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行尚書省

行尚書省

官署名。金朝尚書省大臣出鎮地方時,臨時設定,掌一方軍政。元朝建國前於燕京設定。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改行中書省置,為一級地方行政機構,有固定治所、轄境。尋復舊。武宗至大二年(1309)又改,尋又復舊。設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參知政事、郎中、員外郎、都事等官,皆與行中書省同。參見“行中書省”。

多學一學:行糧【歷史知識】

軍糧名。明代于軍士執行任務如操備、出哨、守墩、瞭高、燒荒、修邊、防秋、行軍等期間,驗日計程支給。有本色米麥,折色銀、鈔等。事畢停發。因時地任務不同,月支四至五斗不等。各級軍官除俸餉外,亦給之。一般由沿途供給,戶部統一管理。

行尚書省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