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賊捕掾

賊捕掾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漢朝為縣掾吏,主收捕盜賊事。晉朝亦置。


官名,漢置,為郡縣佐吏,掌捕盜賊事。《漢書·敞傳》:“敞使賊捕掾絮舜有所案驗。”註:“師古曰:賊捕掾,主捕賊者也。”其後,晉沿置。《晉書·職官志》:“縣大者置令,小者置長,有主簿、錄事史、主記室史……賊曹掾史、兵曹史、吏曹史、獄小史、獄門亭長、都亭長、賊捕掾等。”

詞語分解

  • 賊捕掾的解釋 漢 代主捕盜賊的小吏。《漢書·張敞傳》:“ 敞 使賊捕掾 絮舜 有所案驗。 舜 以 敞 劾奏當免,不肯為 敞 竟事,私歸其家。” 顏師古 註:“賊捕掾,主捕賊者也。”亦省稱“ 賊捕 ”。《後漢書·劉玄
  • 賊捕的解釋 見“ 賊捕掾 ”。
  • 掾的字典解釋 掾 à 原為佐助的意思,後為副官佐或官署屬員的通稱:掾史。掾吏。掾屬。掾佐。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歷史官職推薦:散侯

爵名。北魏中期置,位第五等,低於侯。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定為從二品。 爵位名。北魏置,秩從二品,地位在開國縣侯之下,開國縣伯之上。

賊捕掾_賊捕掾介紹_歷史知識
賊捕掾_賊捕掾介紹_歷史知識糾錯

猜你喜歡:


賊捕掾_賊捕掾介紹_歷史知識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