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論

策論怎么寫好看

策論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科舉制度。明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農民軍政權在西安開科時始定,改明朝八股文取士為策論取士。入北京後,仍用為取士之法。

詞語分解

  • 策論的解釋 古時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清末科舉廢八股文,用策論代替詳細解釋就當時政治問題加以論說,提出對策的文章。 宋 代以來各朝常用作科舉試士的項目之一。 宋 蘇軾 《擬進士對御試策引狀》:
  • 策的字典解釋 策 è 古代的一種馬鞭子,頭上有尖刺。 鞭打:策馬。鞭策。 激勵,促進:策動。策勉。 古代稱連編好的竹簡:簡策。 古代帝王對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策論。策問
  • 論的字典解釋 論 (論) ù 分析判斷事物的道理:論斷。論點。論辯。論據。論者。議論。討論。辯論。 分析闡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論和言論:理論。輿論。專論。社論。 學說,有系統的主張:系統論。 看待:一概而論。 衡量

歷史官職推薦:時務策

論時政的對策。唐朝科舉考試,明經科,先帖文,後口試問經義,再答時務策三道; 進士科,試時務策五道,帖一大經,經、策全通為甲第。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策論歷史

相關歷史

策論_策論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