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炯明叛變

歷史字典解釋

1922年6月,炯明在廣州派兵圍攻總統府,公然叛變孫中山。1920年11月,中山由上海重返廣州,發起第二次護法運動,重組軍政府。1921年4月,孫中山被國會非常會議選舉為中華民國大總統。當時孫中山積極策劃北伐,然而廣東軍閥陳炯明卻極力反對。陳炯明身兼陸軍部長、粵軍總司令、廣東省長三要職,握有廣東的實權。他打著“保境息民”的旗號,並與湖南軍閥趙恆惕勾結,反對孫中山派兵入湘北伐。1922年6月16日,他公然發動武裝政變,派兵圍攻總統府,同時電促孫中山下野。孫不得不避難於永豐艦上,處境極端困難。孫中山下令北伐軍回師靖難,但北伐軍因受陳炯明阻擋而無法回粵。孫被迫於8月9日離粵,退避上海。這是孫中山依靠軍閥反對軍閥路線的又一次失敗。陳炯明的叛變促使孫中山認識到要取得革命勝利,必須尋求新的道路和方法。

詞語分解

  • 叛變的解釋 背叛自己的階級或集團而採取敵對行動或投到敵對的一方去叛變投敵詳細解釋背叛自己的階級或集團而採取敵對行動或投到敵對的一方去。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六:“隔不兩天才在報上看見,他已經叛變了。” 楊沫

歷史事件推薦:咨議局

清政府“預備立憲”期間在各省設立的地方諮詢機構。年光緒三十二年清政府下詔“預備立憲”, 次年月 九月諭令各省督撫在省會籌設咨議局,作為地方的咨議機關, “並為資政院儲才之階”。年月光緒三十四年六月公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陳炯明叛變歷史

相關歷史

陳炯明叛變_陳炯明叛變介紹_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