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三太子案

歷史字典解釋

明崇禎帝第三子朱慈炯,系周皇后所生,封定王,李自成北京後受封宅安公。李自成退出北京後下落不明。漢人謀反清復明,往往詐稱朱三太子,以組織和號令民眾,清代歷史上出現的“朱三太子”事件有:(1)康熙十二年(1673),北京楊起隆稱朱三太子,組織 * ,失敗後出逃。(2)約在康熙十三年,福建漳州白頭軍寅稱朱三太子,有眾數萬,與鄭經聯合,同清朝作戰,被海澄總兵芳世擊敗。(3)康熙十九年,旗下逃人在漢中謀舉事詐稱楊起隆,即詐稱朱三太子,被捕殺。(4)康熙四十六年,四明大嵐山起義軍奉朱三太子為首。清廷到處搜捕,旋在山東捉獲王士元,雲系朱三太子。清廷明知非真,仍加殺害。(5)雍正七年(1729),傳說朱一貴的兒子稱朱三太子,活動在交趾小西天

詞語分解

  • 朱三的解釋 五代 後梁 太祖 朱溫 排行第三,故稱。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雜識》:“ 後村 詩謂:‘未必 朱三 能跋扈,祗因 鄭五 欠經綸。’” 清 錢謙益 《徐州建保我亭記》:“登斯亭也,西北望

歷史知識推薦:陳繼儒

— 明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字仲醇,號眉公、麋公、一腐儒、掃花頭陀、頑仙等。初以文才為三吳官宦、名士所器重。因屢試不中,於萬曆十四年焚棄儒士衣冠,絕意仕進,隱居崑山,後移居佘山,杜門著述,賣文為生。博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朱三太子案歷史

相關歷史

朱三太子案_朱三太子案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