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注車鼻可汗

歷史字典解釋

?—650

即阿史那斛勃。東突厥。建牙金山北。唐貞觀四年(630)頡利敗亡,突厥餘眾推以為主,臣於薛延陀。薛延陀可汗夷男忌其驍悍,將加害,因奔還本部,自立為乙注車鼻可汗,統結骨、葛邏祿、拔悉蜜諸部。二十一年薛延陀亡,先遣子入貢於唐,後又攻殺唐使。二十三年高侃唐騎及回紇、仆骨兵大破其部,永徽元年(650)被俘送長安。高宗釋之,授左武衛將軍,其餘眾在郁督軍山者,置狼山都督府,隸瀚海都護府

詞語分解

  • 可汗的解釋 中國古代柔然、突厥、回紇、蒙古等族的君長的稱號詳細解釋亦作“ 可罕 ”。古代 鮮卑 、 柔然 、 突厥 、 回紇 、 蒙古 等民族中最高統治者的稱號。《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梁鼓角橫吹曲》:“昨夜見

歷史知識推薦:取夫

清代各級官府向民間征派民夫和斂取物資之統稱。例定五十家出一名,但吏胥保甲常以一而派十,且名目繁多,擾民最甚。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乙注車鼻可汗歷史

相關歷史

乙注車鼻可汗_乙注車鼻可汗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