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族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史稱堅昆、鬲昆、黠戛斯、乞利乞思等,清稱布魯特。1935年始定今名。人口143537人(1990年)。居地東起西部天山,西迄布哈爾(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分東西兩部。東布魯特牧於天山北麓,部落五,最著者三:薩雅克、薩拉巴哈什、塔拉斯。部分牧地為準噶爾人所侵,準噶爾平,始復舊地。西布魯特牧於天山南麓,部落十五,最著者四:額德格拉、蒙科爾多爾、齊里克、巴斯子。各部落自有首領,不相統屬。大首領稱“比”,以下有阿哈拉齊克等大小頭目。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至二十四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亂時,先後臣屬清朝。朝貢貿易頻繁,稅減內地商民三分之一。有求內徙者,授散秩大臣、阿奇木伯克等職。主要從事畜牧業,亦事少量農業。信仰伊斯蘭教。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柯爾克孜語支。無文字。通行維吾爾語文。建國後實行了社會改革,各項事業均有發展。

也學習下:柯劭憼【歷史人物】

字敬儒。山東膠州(今膠縣)人。光緒進士,官安徽知縣。歷貴池、太湖諸縣至直隸州知州。革貴池征賦積弊,改由吏包納為花戶自封投拒。斷案明決,善做古今體詩,當時與孫葆田並稱儒吏。

柯爾克孜族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