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官考課之法

歷史字典解釋

三國考察百官優劣之法令。明帝景初時散騎常侍劭奉命而制,以四科(儒學、文吏、悌、從政)考士,以家世、品狀、道德、才能等選舉,凡七十二條。為考察官吏的依據。後因過於煩瑣,反對者多而不行。

詞語分解

  • 都官的解釋 隋 唐 時指刑部尚書。 唐 楊炯 《遂州長江縣先聖孔子廟堂碑》:“ 符偉明 以都官謝職,逢有道而相推; 趙元淑 以郡吏從班,見司徒而不拜。”

歷史知識推薦:不更

爵位名。春秋已見,一說為秦國爵名,一說為官名,或即車右。戰國秦國置,為秦二十等爵第四級。《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傳食律》:“不更以下到謀人,粺米一斗,醬半升,采菜羹,芻、稿各半石。”《漢書·百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都官考課之法歷史

相關歷史

都官考課之法_都官考課之法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