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奏

九奏怎么寫好看

九奏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明代禮樂儀式。祭祀天地時圜丘樂章、方丘樂章用,宮中宴會宴享樂章等亦用。嘉靖中改祭祀方丘樂章為八奏。為最高禮樂儀式。如洪武元年(1368)定圜丘樂章:一、迎神,奏中和之曲;二、奠玉帛,奏肅和之曲;三、進俎,奏凝和之曲:四、初獻,奏壽和之曲;五、亞獻,奏豫和之曲;六、終獻,奏熙和之曲;七、徹饌,奏雍和之曲;八、送神,奏安和之曲;九、望燎,奏時和之曲。三年,又定宴享樂章,後屢更定,永樂、嘉靖間又有變更。如永樂十八年(1420)定所奏九曲:一奏上萬壽之曲;二奏仰天恩之曲;三奏感天地之曲;四奏民樂生之曲;五奏感皇恩之曲;六奏慶豐年之曲;七奏集禎應之曲;八奏永皇圖之曲;九奏樂太平之曲。一奏至五奏間每曲後並有舞曲及舞蹈。

詞語分解

  • 九奏的解釋 指古代行禮奏樂九曲。《書·益稷》“《簫韶》九成,鳳凰來儀” 孔 傳:“備樂九奏而致鳳凰” 孔穎達 疏:“成,謂樂曲成也。 鄭 云:‘成,猶終也。每曲一終,必變更奏。’故經言九成,傳言九奏,《周禮》謂之
  • 九的字典解釋 九 ǔ 數目,八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玖”代):九歸。 泛指多次或多數:九死一生。九霄雲外。 筆畫數:; 部首:丿; 筆順編號:
  • 奏的字典解釋 奏 ò 作樂(?),依照曲調吹彈樂器:演奏。奏國歌。奏鳴曲。 封建時代臣子對皇帝陳述意見或說明事情:啟奏。奏議。奏疏。奏摺。奏本。奏對。 呈現,取得:奏效。奏功。奏捷(取得勝利)。大奏奇功。 筆畫數

歷史知識推薦:

古代禮儀用器。六種瑞玉之一。一般以玉製成,呈方柱形,中有圓孔如筒。有的體外四隅有饕餮紋一類紋飾。用石製成的稱為石琮。始見於新石器時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九奏歷史

相關歷史

九奏_九奏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