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軍節度使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唐肅宗上元元年(760),以伯玉充任,擊史朝義於陝州。後又以陝州節度使郭英乂兼任。寶應元年(762)郭英乂入朝,神策軍遂統於觀軍容使,不再置節度使。

詞語分解

  • 神策的解釋 .亦作“ 神筴 ”。卜筮所用之蓍草。《史記·封禪書》:“ 黃帝 得寳鼎神策。”《孝武本紀》作“神筴”。 南朝 宋 顏延之 《大筮箴》:“無曰余逆,神策不豫,南人司箴,敢告馳騖。” 明 張居正 《
  • 節度使的解釋 古代集地方軍政大權的官職。唐初在邊境設定。後遍設於內地,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至北宋初解除了節度使的兵權。成為一種榮銜 詳細解釋官名。 唐 初沿 北周 及 隋 舊制,於重要地區設總管,後改稱都督,總攬

歷史知識推薦:候衛

唐左右金吾衛在隋煬帝時稱左右候衛。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神策軍節度使歷史

相關歷史

神策軍節度使_神策軍節度使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