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邊鹽

邊鹽

明代存積鹽。灶丁煎辦交納灶課鹽,存積以專供商人開中,接濟邊餉之用。

邊鹽字典分解

邊鹽的解釋 銷往邊地之鹽。《大清會典事例·戶部·鹽法》:“再查該督前奏邊鹽增收銀兩,除本省支留外,尚能肆應有餘。”

邊的解釋 邊 (邊) biān 物體的周圍部分,外緣:邊緣。邊沿。 國家或地區交界處:邊疆。邊界。邊防。邊境。邊陲(邊境)。 幾何學上指夾成角或圍成多角形的直線:等邊三角

鹽的解釋 鹽 (鹽) yán 無機化合物,一種有鹹味的無色或白色結晶體,成分是氯化鈉,用來製造染料、玻璃、肥皂等,亦是重要的調味劑和防腐劑(有“海鹽”、“池鹽”、“井鹽”

多學一學:邊門鎮【歷史地名】

在遼寧省鳳城市南部。面積403.7平方千米。人口2.8萬。鎮人民政府駐邊門,人口 2800。以清代柳條邊鳳凰城邊門得名。1956年設邊門鄉,1958年併入兆明公社。1961年改邊門公社,1983年復鄉,1985年改鎮。2002年玉龍鎮併入。主產玉米、大豆。有皮革、制磚等廠。沈丹、鳳上鐵路和304國道經此。古蹟有烏骨城遺址。

邊鹽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