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輪沙漏

五輪沙漏怎么寫好看

五輪沙漏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計時器。明初詹希元創造。由五輪組成,每輪三十六齒;分沙池、斗輪、減速齒輪組和時刻顯示器四部分。斗輪的圓周均勻固定十六隻沙斗;以流沙作動力。細沙從沙池漏出而注入其中一隻沙斗,引起兩邊重量失衡而轉動。減速齒輪組是由四對齒數分別為六齒和三十六齒的齒輪組合起來。第一個六齒的齒輪與斗輪的軸相對固定,與之咬合的一隻三十六齒齒輪,又與另一六齒齒輪同軸且相對固定。如此組合下去,第四個三十六齒齒輪的軸則從一個盤面的中心穿出。盤面刻有十二時辰和晝夜百刻標誌,軸端有雲形指針。又,明宋濂《五輪沙漏銘·序言》稱:“旁刻衣童子二,一擊鼓,一鳴。”調節沙池底部小孔大小,使經過齒輪減速後指針在一天中恰好轉一周。此沙漏因漏孔容易堵塞,後由周述學加以改進。《明史·天文志》:“厥後周述學病其竅太小,而沙易堙,乃更制為六輪,其五輪悉三十齒,而微裕其竅,運行始與晷協”,成為六輪沙漏。

五輪沙漏_五輪沙漏介紹_歷史知識

五輪沙漏圖

詞語分解

  • 五輪的解釋 .即五體。 唐 慧琳 《一切經音義》卷四四:“五輪者謂左膝、右膝、左手掌、右手掌、頭頂,是為五輪。五處皆須至地,虔誠作禮。常以此五處至地禮敬三寳,當來成佛之時,五處皆有千輻輪相顯現也。”.佛教謂眼有
  • 沙漏的解釋 .古代一種計時儀器。根據沙從一個容器漏到另一個容器的數量來計量時間。其製法與漏壺相同,因北方天寒易凍,故以沙代水。也稱沙時計。 明 游潛 《博物志補》:“五輪沙漏,北方水善凍,壺漏不下, 新安 詹

歷史知識推薦:政典

書名。唐劉秩撰。三十五卷。成書於開元末。仿《周禮》六官分職體例,採摭經史百家所載,記自傳說中黃帝至開元末年曆代典章制度建置沿革,並論其得失,已佚。見於《新唐書·藝文志三》著錄。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五輪沙漏歷史

相關歷史

五輪沙漏_五輪沙漏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