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漕正耗

歷史字典解釋

清代漕項之一種。清制,凡漕糧皆加征耗米,以折運輸與倉貯之耗損,謂之正耗。山東河南正兌米每石加耗二斗五升至二斗八升不等,其中小部分,在水次給丁,備補沿途折耗,大部分隨正兌米起運入倉。改兌米每石加耗一斗七升,隨改兌米起運入倉。其餘省分漕糧正兌米每石加耗四斗,改兌米每石加耗三斗,以一斗五升至八升不等為隨船作耗外,余小部分在水次給丁,大部分隨正起運入倉。

詞語分解

  • 隨的解釋 隨 (隨) í 跟著:隨從。隨員。隨葬。隨即(立刻)。隨行(妌 )。隨身。隨喜。隨波逐流。隨行(俷 )就市。 順從,任憑:隨意。隨口。隨宜。隨和。隨俗。隨筆。隨遇而安。 順便,就著:隨帶。隨手關門。
  • 正耗的解釋 明 清 在漕糧正稅外向民戶徵收漕運損耗的一種附加稅。 清 運往 北京 的正兌米每石征正耗米二斗五升至四斗。《清會典事例·戶部·蠲賦三》:“本年應徵地丁正耗錢糧,全行蠲免。”《清會典事例·戶部·蠲賦三

歷史知識推薦:吳淵

— 南宋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字道父。嘉定進士。調建德簿,累遷提點浙西刑獄,鎮壓衢州、嚴州人民反抗。朝議欲趁金亡收復河南,他以為國力衰弱,力陳不可。出知江州,改江、淮、荊、浙、福建、廣東都大提點坑冶,抄沒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隨漕正耗歷史

相關歷史

隨漕正耗_隨漕正耗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