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佚名 《易傳·乾文言》

名句出處

摘自《易傳·乾文言》

解釋:同樣的聲音能產生共鳴,同樣的氣味會相互融合,即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回響,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原文摘要:
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恆,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

佚名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佚名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書法作品欣賞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書法作品

佚名名句,易傳·乾文言名句

詩詞推薦

  • 秋晚謁秉文有詩遂有其韻

    李復宋代〕庭木葉蕭蕭,廣文官舍冷。閉門過客稀,讀書秋夜永。病起絮帽額,聞風挈裘領。一堂東西橫,乍若登虛艇。相對
  • 過鄰家

    陸游宋代〕扶杖過吾鄰,相夸自在身。年豐稱貸少,酒賤往來頻。群散雞歸柵,聲喧雀噪囷。丁寧語兒子;切勿厭沉淪。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詩詞名句
  • 答裴寄卿書因寄長篇

    王洋宋代〕裴郎短身衣弊服,衣長過身幾半幅。高裙大袖領占肩,要是精神大於腹。古書古字談古人,洗盆滌盎供慈親。慈親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詩詞名句
  • 通判桃花廳

    梅堯臣宋代〕種桃西庭下,有意延東風。東風與雨至,染出枝上紅。花底有小鳥,其字曰桃蟲。既於桃得名,為桃言女工。翦羅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詩詞名句
  • 點絳唇 次呂叔泰韻

    許有壬元代〕雲海茫茫,何人尋得春歸處。年年遲暮。不逐春歸去。何日真歸,歷歷江湖路。舟橫渡。青山無數。醉吸荷心露。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詩詞名句
  • 觀兵

    蘇籀宋代〕錯捐金帶子輿台,李典張遼安在哉。濟溺我應知大略,摧鋒人自得高才。伍符勤選加搜練,戎閫徐圖妙鑒裁。引領
  • 聲聲慢 賦柑花

    朱唏顏元代〕**微露,熏骨濃芳,清暑絕點珠璣。不夢風寒,繁艷自有冰肌。盡任蠻煙瘴雨,向炎州、偷換朱衣。情緣短,絕
  • 鷓鴣天 寄翟德溫

    曹伯啟元代〕六度他鄉指月牙。旅懷無日不思家。歸來漫讀蘇秦傳,愁比他鄉日更加。貧活計,拙生涯。幾人曾愛屋頭鴉。一襟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詩詞名句
  • 貧女

    曹衍宋代〕自恨無媒出嫁遲,老來方始遇佳期。滿頭白髮為新婦,笑殺豪家年少兒。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詩詞名句
  • 和九日堯章送菊

    王炎宋代〕花品若將人品較,此花風味似吾儒。秋英餐罷含清思,曾有離騷續筆無。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詩詞名句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