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

王國維 《蝶戀花·滿地霜華濃似雪》

名句出處

出自近現代王國維的《蝶戀花·滿地霜華濃似雪》

滿地霜華濃似雪。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一曲陽關渾未徹。車聲漸共歌聲咽。
換盡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舊年時轍。自是浮生無可說。人間第一耽離別。

王國維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王國維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書法作品欣賞
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滿地凝結著寒霜,濃得像覆上一層白雪。人們立在西風中話別,瘦馬也向著殘月不斷悲鳴。送別時,《陽關》一曲猶未奏完,離人就已出發了。咿軋的車聲仿佛應和著歌聲,在痛苦地嗚咽。
天涯芳草青青的顏色已換作枯黃,可是,陌頭上深深的車轍依舊是我來時的模樣。三句為前人未道之語。靜安於是年春跟隨羅振玉入京,數月後即奔喪回里。來去匆匆,情事已更,故深感人生之無常。這虛浮無定的人生,還有什麼可說呢?在人間最令傷心的事莫過於離別了。

注釋
霜華,此指嚴霜。因其每呈結晶狀,故云。張祜《旅次上饒溪》詩:“秋竹靜霜華。”
陽關,指《陽關三疊》曲。為古代送別的曲調。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後來譜入樂府,即以詩中“渭城”或“陽關”名曲。
浮生,《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老莊學說認為人生世事虛幻無定,故云。
耽(dān):指沉溺、迷戀;也有停留、拖延、延誤的含義。

簡評

光緒三十二年(1906)秋,靜安曾奔父喪南歸故里。這期間所寫的詩詞充滿著悲涼的情調。本詞寫離別時的情景,殘月出門,西風瘦馬,詞人不幸的遭遇加上他憂鬱的天性,使他更感到人生的虛幻了。

詞的第一句作者上來就點明了時間,大雪飄零,萬物冰凍,首先在時間上為作者下文抒情奠定了基調。瘦馬,殘月,都是一組淒涼的意象,作者在這裡用他們渲染氣氛。陽關自古就是人們分別的地方,作者在這裡使用主要是表明自己的離別之情,用了暗喻的手法。作者接下來說分別的時候,車輪嗚咽的也哭泣了,暗含對分別的傷痛。

下句作者重點以情馭景,他開始感嘆時間還在,但是物是人非,昔人不再。他開始回憶起自己以前與人相處的美好時光,想到這裡,作者想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但是他突然發現自己什麼也說不出,只能感慨的說一句:離別。

王國維名句,蝶戀花·滿地霜華濃似雪名句

詩詞推薦

  • 林泉生宋代〕桃花公門者,將蕪胡不歸。
    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 詩詞名句
  • 柑花

    張九成宋代〕群芳落盡只青青,獨有柑花照眼明。已許江梅來結友,未容岩桂擅清名。芬芬蘭麝三春底,濯濯冰霜一座傾。更待
    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 詩詞名句
  • 漢宮春

    張鎡宋代〕城畔芙蓉,愛吹晴映水,光照園廬。清霜乍雕岸柳,風景偏殊。登樓念遠,望越山、青補林疏。人正在,秋風亭上
  • 雙溪

    陳岩宋代〕二水來從翠嶺頭,相逢澗谷卻同流。冷光如鏡清人骨,探借山間六月秋。
    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 詩詞名句
  • 次韻李大著春日雜詩十首

    喻良能宋代〕二載違枌社,全家客帝都。濁醪充上頓,清俸付中廚。親老唯須養,皇恩詎敢孤。逍遙處山澤,未忍學仙臞。
  • 舟中讀元九詩

    白居易唐代〕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 詩詞名句
  • 卜運算元

    盧祖皋宋代〕續續露蛩鳴,索索風梧語。瘦骨從來不奈秋,一夜秋如許。簟冷捲風漪,髻滑拋雲縷。展轉無人共此情,畫角吹殘
    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 詩詞名句
  • 和唐人異花韻

    衛宗武宋代〕一年陽是花時好,花開莫待鶯呼老。有酒對花勿草草,清唱美人眉淡掃。一觴一詠要相當,櫂喚取黃頭郎。川原紅
    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 詩詞名句
  • 尋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

    白居易唐代〕盡日行還歇,遲遲獨上山。攀藤老筋力,照水病容顏。陶巷招居住,茅家許往還。飽諳榮辱事,無意戀人間。
  • 頌古十首

    釋行鞏宋代〕柴火煎熬擔在身,相逢狹路不堪論。淡煙落日青山外,滿地難收刀斧痕。
    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 詩詞名句
人語西風,瘦馬嘶殘月。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