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霜風裡,落日伴人愁。

袁去華 《水調歌頭·定王台》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袁去華的《水調歌頭·定王台》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劉。尚想霓旌千騎,依約入雲歌吹,屈指幾經秋。嘆息繁華地,興廢兩悠悠。
登臨處,喬木老,大江流。書生報國無地,空白九分頭。一夜寒生關塞,萬里雲埋陵闕,耿耿恨難休。徙倚霜風裡,落日伴人愁。

袁去華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袁去華徙倚霜風裡,落日伴人愁。書法作品欣賞
徙倚霜風裡,落日伴人愁。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定王台建在洞庭湖之濱,位於古湘州地界上。定王台雖然在歷經千年之後已經堙沒,但是遺蹟尚存,那殘存的台基,依然高聳百尺,令我想到定王台的修建者西漢的劉發。想當年定王到此遊玩時,一定是華蓋如雲,旌旗招展,如虹霓當空;千乘萬騎前呼後擁,聲勢浩大;急管高歌之聲似乎直抵雲霄。然而,屈指已幾度春秋,昔日的繁華盛地變成了一派衰敗蒼涼,盛衰無常,興廢兩茫茫。
登台遠望,只見高大的樹木枝葉枯落,長江無止息地向東奔流。對此情景,想到國家的支離破碎,滿目瘡痍,而自己空懷一腔報國熱情卻無路請纓、壯志難酬,不由得發出了悲憤蒼涼的感慨:書生報國無門,空自白頭,而金兵猝然南下,侵占中原,猶如一夜北風生寒,導致萬里河山支離破碎、殘破不堪。京都淪陷,皇家陵闕黯然被埋沒在厚厚的雲霧之中,令人愁恨不已。念及此,我耿耿於懷,悲憤難休,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徘徊往來在秋風寒霜中,夕陽將落,更增人恨愁。

注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台城游”“水調歌”,雙調九十五字,上闋九句四平韻、下闋十句四平韻。
定王台:在今湖南長沙市東,漢景帝之子定王劉發為望其母唐姬墓而築,故名。
楚望:楚地的望郡。唐、宋時,州、郡、縣按地勢、人口及經濟狀況劃分為畿、赤、望、緊、上、中、下若干等級,形勝富庶的地區稱“望”。
湘州:東晉永嘉時初置,唐初改潭州,詞中指長沙。
危基:高大的台基。
自西劉:始建於西漢劉發。
霓(ní)旌(jīng):旗幟如雲霓,形容儀仗之盛。
依約:連綿不斷。
空白九分頭:徒然白首。詞中用陳與義《巴丘書事》“未必上流須魯肅,腐儒空白九分頭”,來表達作者請纓無路的悲憤。
一夜寒生關塞:比喻金人猝然南侵,攻破關塞。
雲埋陵闕(què):皇宮與陵寢都埋沒在遠方的雲霧中,詞中指宋都汴京淪於敵手。陵闕:帝王陵墓、京都城闕,均為存亡的象徵。
耿(gěng)耿:不安的樣子。
徙(xǐ)倚(yǐ):走走停停。

簡評

《水調歌頭·定王台》大約作於詞人擔任善化(在今長沙市內)縣令期間。詞人在一個深秋時節登上定王台覽勝,感慨頓生,並將不勝今昔之感升華為感時傷事的愛國之情,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袁去華名句,水調歌頭·定王台名句

詩詞推薦

  • 逍遙亭獨游

    孔武仲宋代〕城上飛檐出百尋,迴環古木自成陰。涼生白畫收團扇,影入斜陽剪碎金。茂密卻遮西望眼,逍遙未有北歸心。淵明
  • 頌四賓主

    釋印肅宋代〕何處更容絲髮許,脫體無依誰會舉。玄玄玄了說玄玄,究竟談玄猶寐語。
    徙倚霜風裡,落日伴人愁。 詩詞名句
  • 好事近·梅片作團飛

    雷應春宋代〕梅片作團飛,雨外柳絲金濕。客子短篷無據,倚長風掛席。回頭流水小橋東,煙掃畫樓出。樓上有人凝佇,似舊家
    徙倚霜風裡,落日伴人愁。 詩詞名句
  • 聚蚊

    梅堯臣宋代〕日落月復昏,飛蚊稍離隙。聚空雷殷殷,舞庭煙冪冪。蛛網徒爾施,螗斧詎能磔。猛蠍亦助惡,腹毒將肆螫。不能
  • 上巳日州園東樓

    蔡襄宋代〕地上多於枝上花,東樓凝望惜年華。潮頭正對伍員廟,燕子爭歸百姓家。粉籜漸高山徑筍,綠旗初展石岩茶。流芳
  •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

    李賀唐代〕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 * 。復宮深殿竹風起,新翠舞衿淨如水。光風轉蕙百餘里,暖霧驅雲撲天地。軍裝
  • 壽湖南宗憲五首

    廖行之宋代〕斯文不於政,體用方殊觀。頗聞罷謀曹,渠肯先學官。而公獨古意,首欲尊儒冠。果哉此道振,善俗良非難。
    徙倚霜風裡,落日伴人愁。 詩詞名句
  • 昌英叔門外小樹木犀早開

    楊萬里宋代〕觸鼻無從覓,年林小綴黃。旋開三兩粟,已作十分香。入夜偏相惱,挽先有底忙。移床月枝下,坐對略傅觴。
    徙倚霜風裡,落日伴人愁。 詩詞名句
  • 觀潮二首

    李處權宋代〕雪屋銀山滿上頭,年年偉觀近中秋。只言滄海無回浪,豈信長江有逆流。一一檣帆如過鳥,時時煙雨要沉牛。青衫
    徙倚霜風裡,落日伴人愁。 詩詞名句
  • 新婦石

    林小山宋代〕瘦骨崚嶒立海湄,綠苔曾是嫁時衣。江郎去作三衢客,目斷天涯竟未歸。
徙倚霜風裡,落日伴人愁。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