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

陳維崧南鄉子·邢州道上作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陳維崧的《南鄉子·邢州道上作》

秋色冷並刀,一派酸風卷怒濤。並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櫟林中醉射鵰。
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憶昨車聲寒易水,今朝,慷慨還過豫讓橋。

陳維崧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陳維崧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書法作品欣賞
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秋風就像凌厲淒冷的並刀,一派令人酸目的狂風,席捲呼嘯而來聲如怒濤。荊州一帶少年們並馬馳騁,長得粗獷豪放,躺臥櫟林,醉後彎弓射擊大雕。
微微醉意中回憶著荊軻高漸離,燕趙之地至今悲歌未消,回憶往昔而今仍覺易水淒寒,今天我又慷慨豪邁地跨過豫讓橋。

注釋
南鄉子:詞牌名,又名《好離鄉》《蕉葉怨》。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韻。
邢州:今河北邢台。古時屬的燕趙地區。
並(bīng)刀:古并州(山西北部)一帶出產的刀具,以鋒利著稱。
一派:一片。
酸風:北風;指冬天的風,也指寒風。
三河年少客:指好氣任俠之輩。三河:河東、河內、河南,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帶。古屬燕趙之地。
皂櫟(lì)林:櫟,樹名,產於北方。杜甫《壯遊》“呼鷹皂櫟林”。註:地在齊地。
荊高:荊指荊軻。高指高漸離,此代指行俠仗義的刺客。
燕趙悲歌:指荊高送別事。韓愈《送董邵南序》:“燕趙古稱多慷慨悲歌之士”。
易水:河名,在河北易縣附近。
豫讓橋:即豫讓隱身伏擊趙襄子之地,在邢台北,不存。

簡評

康熙七年(1668年),正值文字獄盛行之日,作者自北京南遊開封、洛陽,此詞可能是途中所作,且與《點絳唇·夜宿臨洺驛》同時作。作者行至易水和豫讓橋,這一年他四十四歲,想起當年荊軻、高漸離的燕趙悲歌之事,尚為諸生,潦倒名場,壯志未酬,慷慨懷古,寫下此詞。

陳維崧名句,南鄉子·邢州道上作名句

詩詞推薦

  • 題吳發原南居

    馬戴唐代〕閒居誰厭僻,門掩漢祠前。山色夏雲映,樹陰幽草連。晴光分渚曲,綠氣冒原田。何日遠遊罷,高枝已噪蟬。
    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 詩詞名句
  • 琵琶

    元稹唐代〕學語胡兒撼玉玲,甘州破里最星星。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工夫夜夜聽。
  • 池州和同官詠梅花

    張道洽宋代〕村墅苔為徑,茅檐竹作籬。神清和月寫,香遠隔煙知。老樹有餘韻,別花無此姿。詩人風味似,夢寐也應思。
    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 詩詞名句
  • 端午貼子詞皇帝閣六首

    周麟之宋代〕碧琳宮殿晝翻書,時見龍鸞落寶跗。一念清非能卻暑,不須更展北風圖。
  • 新暑追涼

    楊萬里宋代〕去歲沖炎橫大江,今年度暑臥筠陽。滿園無數好亭子,一夏不知何許涼。待等老夫親勘當,更招幽鳥細商量。朝慵
    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 詩詞名句
  • 清秀山韻

    張自明宋代〕甲子循環各一時,又逢青犬護岩扉。金墉城鎖瑤池苑,蒼玉樓鋪錦地衣。萬里西風生木末,數聲湘竹叫雲歸。明朝
    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 詩詞名句
  • 送王舍人罷兩浙憲赴闕

    林逋宋代〕上閣還旌節,明廷覲冕旒。清溪傾綺席,蠹簡壓歸舟。遠俗今無訟,閒田亦有秋。公期論爵賞,當拜富民侯。
  • 太玉洞吸琴

    劉黻宋代〕無弦不成聲,有弦多失真。真聲在何所,和陶方寸春。文操惜憶遠,也壇嗟復陳。所以桑濮響,鄭衛波嬴秦。詎知
  • 題王詵都尉畫山水橫卷三首

    蘇轍宋代〕摩詰本詞客,亦自名畫師。平生出入輞川上,鳥飛魚泳嫌人知。山光盎盎著眉睫,水聲活活流肝脾。行吟坐詠皆自
  • 村市

    宋伯仁宋代〕山暗風屯雨,溪渾水浴沙。小橋通古寺,疏柳納殘鴉。苜蓿重沽酒,芝麻旋點茶。願人長似舊,歲歲插桃花。
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