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 書法字典>>陳邦彥書法>> 陳邦彥百科介紹字帖

陳邦彥百科介紹

南明抗清官員

人物大事記

  天啟元年(1621),考中秀才,以後屢次參加鄉試均落榜,旋在家鄉開學堂講學;在治學授徒之餘,密切關注國家大事,對府、縣的大事,每能提出切當的建議。  順治二年(1645),著《中興政要》,具體開列了32條抗敵救國方略;秋初,躊躇滿志地隻身赴南京進呈弘光帝。  順治三年(1646),弘光朝覆亡後,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建立隆武朝,陳邦彥被任命為監紀推官。不久升兵部職方司主事,監粵兵入江西。同年隆武朝滅亡,桂王朱由榔在肇慶即位,建元永曆。  順治四年(1647)正月,陳邦彥聯合甘竹灘綠林豪強余龍,救永曆。隨後收復縣城大良,轉戰廣東各地,八月在清遠縣兵敗被俘,不屈遇害。

人物綜評

  八面玲瓏,光彩耀人  精通《明史》的李少魁先生認為,陳邦彥是明末清初具有歷史影響的重要人物,在大變革的時代,其忠心不二,披肝瀝膽的人生態度至今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好文人  《明史》(清·張廷玉等著)卷二百七十八稱其:“為諸生,意氣豪邁。”著有《雪聲堂詩文集》,在明清之際影響頗大,他的詩老健多感,一時無兩。  陳邦彥除深具民族氣節外,詩文也飲譽當時,有《雪聲堂集》十卷、《南上草》、《易韻數法》等遺世。他的詩無論思想性、藝術性都達到相當高度,與著名詩人黎遂球、鄺露並稱為“嶺南三家”。他還工書法,在獄中時,吏員們愛他一筆好字,爭著拿紙來獄中求字,邦彥來者不拒,揮灑自如。《嶺南書風》說:“陳邦彥,號岩野……書法少見,今所陳列,或是真跡,有剛健之氣”。  好將軍  史載,“邦彥自起兵來,日一食,夜假寐不就枕,與士卒同勞苦。故其下人人感動,即小衄無思叛者”(乾隆十八年《南雄府志》卷十七《編年》)  他的學生  屈大均(1630~1696年),清初文學家、詩人,廣東番禺(今廣州)人。少年時從陳邦彥讀書於廣州越秀山麓。永曆元年(1647年)參加陳邦彥等組織的反清起義,廣州起事失利後,陳邦彥殉難,屈大均輾轉到肇慶。  他的家庭  陳邦彥育有四子一女,女已嫁人。其餘三子,陳馨尹戰死於沙場,陳和尹、陳虞尹被清人殺害,只有長子陳恭尹,因為清兵突襲時他已離開了順德,躲藏在增城湛粹家的複壁中,僥倖逃過大難,後來成長為一代詩人,與番禺屈大均、南海梁佩蘭同享盛譽,並稱“嶺南三大家”。

人物小傳

  起書平戎策,竟被譏迂儒  陳邦彥祖籍安徽銅陵。遠祖陳璽,在宋端宗時南遷廣東,死在廣州。他的兒子陳大謨率家遷居南海龍山鄉,到陳邦彥時為十二世,而家庭亦由龍山遷到大良附近的錦岩。明景泰元年(1452年),陳邦彥老家龍山劃歸順德。陳邦彥少小聰明勤學,十八歲考取秀才,以後屢次參加鄉試均落榜,於是隨父在大良設館授徒,人稱岩野先生。他精研《周易》、《毛詩》和經世致用之學,在治學授徒之餘,密切關注國家大事,對府、縣的大事,每能提出切當的建議。地方政府官員遇有政事不決,常常徵詢他的意見。邦彥滿腹經綸,於科場上並不得志,多次應考均未能中舉。人們深為之不平,而他卻不以為意。  崇禎十七年(1644年),清兵入關,定鼎中原。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弘光小朝廷。國難當頭,邦彥五內俱焚,疾呼:“此時不思報國者,非丈夫也!”隨即結束講學,針對時局,精心撰寫了數萬言的《中興政要》,具體開列了32條抗敵救國方略,躊躇滿志地隻身赴南京進呈弘光帝。弘光元年(1645年)秋初,邦彥告別家人北上時,寫下了意氣豪邁、筆墨酣暢飛動的賦別之作《舟發珠江承諸子攜酒餞送次韻賦別》:揚塵伐鼓發江乾,變徵聲高七月寒。夜渡可能知大漠?日邊何處是長安!杯因惜別兼賢聖,策為憂時雜管韓。燕石自慚仍躍冶,歸來休笑舊儒冠。  可憐,陳邦彥殫思竭慮撰成的《中興政要》被弘光帝輕蔑的一句“褐衣徒步一迂儒”而棄如秕草。而弘光朝也就注定了是一個短命的王朝。  金榜題名得從戎,庸官無能埋奇才  弘光朝覆亡後,朱元璋的九世孫唐王朱聿鍵被一批文臣武將擁戴在福州稱帝,建立隆武朝,並訪求賢能,組織抗戰。讀了陳邦彥的《中興政要》之後,隆武帝備加讚賞,稱陳邦彥為“奇才”,並下“旨”請陳邦彥速速赴閩,共商國是。可能是因為一身不能事二主的緣故吧,陳邦彥當時並沒有馬上到福州去。只是到了第二年的五月,南明政權被清兵摧毀之後。他才下了歸附聿鍵的決心,並且參加了六月舉行的隆武朝唯一的一次鄉試,得中第七名舉人。發榜前三天,他被聿鍵任命為監紀推官。  翌年,陳邦彥升兵部職方司主事,監粵兵入江西,協助蘇觀生防守北線。清兵壓境,猛攻贛州,蘇觀生按兵不動,逡巡觀望,陳邦彥雖一再請戰而未獲批准。贛州失守後,清軍大舉入閩,攻下福州。隆武朝的武將鄭芝龍公開投敵,隆武帝被俘遇害,隆武朝也步了弘光朝的後塵。此時,蘇觀生急於回廣州擁立新主,置邦彥的憑藉五嶺和韓江天險,抵擋北、東兩面來敵,以保住廣東,建立鞏固的根據地的建議於不顧,下令全軍撤防。邦彥要蘇觀生火速率主力取道惠州和潮州,救援尚在苦撐的泉(州)、漳(州)前線守軍,並請求自領一軍扼守南安,抵抗北路清軍的請求也未被採納,只好一同南撤。  救主心切聯眾軍,家破眷亡終無悔  1647年,清將李成棟攻陷肇慶,深入廣西腹地追趕永曆君臣。不久,佟養甲、李成棟部清軍偷襲廣州,紹武政權覆亡。在廣東肇慶的永曆帝聞風而逃到了廣西。李成棟軍乘勝追入廣西,永曆朝廷岌岌可危。  陳邦彥救主心切,跑到順德請余龍幫忙。余龍等人本是當年明將萬元吉在廣東招募的援贛部隊,贛州失陷之後,生活無著,便在甘竹灘落草為寇,原隊人馬加上歸附的潰兵也有二萬多人。經說服,他們同意協助陳邦彥攻打廣州。另一方面,陳邦彥又聯絡上了東莞的抗清義士張家玉,張也同意助他一臂之力。  眼看著大兵壓境,老奸巨猾的佟養甲忽生妙計,他下令關閉城門,不準出戰,一邊派出快馬到廣西急召李成棟回師。一邊四出散播謠言說,李成棟的大軍已經在回穗途中了,很快就要殺到甘竹灘去了。余龍是個大老粗,不知就裡,急著要保衛他的老巢,也不知會陳邦彥,顧自撤圍先走;剩下陳邦彥孤掌難鳴,也只好黯然收隊。後來知道,李成棟接到廣州的告急文書後,確實是很快就放棄了對桂林的包圍,轉而回援廣州。永曆君臣這回能脫離虎口,得歸功於陳邦彥圍魏救趙法的妙用。  之後,陳邦彥派門生馬應房與之合兵收復順德。接著他又相繼串連東莞張家玉,南海陳子壯,順德胡靖、梁斌,新興梁信灼,新會黃公輔、何世熊,恩平王興,陽江莫廷蘭,東安(今雲浮)何仕璋舉義,合力牽制清軍。李成棟被迫放棄追擊永曆帝,回師東下。邦彥得報,派馬應房等率水軍到順德黃連鄉北攔江截擊,奈何寡不敵眾,敗於敵手。邦彥又趁李成棟進攻張家玉部之機,會同高明麥而炫、歐懷昊一舉攻下江門。  順治四年(1647年)初,視邦彥為心腹大患的巡撫佟養甲,用卑劣手段突襲順德,抓走了在龍山避難的陳邦彥的兩個兒子和尹、虞尹和一個姓何的妾,把他們作為人質,招降陳邦彥。邦彥在招降書上凜然批覆:“妾辱之,子殺之,皆唯命。身為忠臣,義不顧妻子也。”這一妾二子,後來都被清軍殺害。  中興大計未成,竟成清廷俘虜  這年七月,陳邦彥在廣州物色到被迫降清的楊可觀、楊景燁、黃天錫等三位前明軍官,讓他們在城中做內應;又布置三千“花山盜”向清軍詐降,混跡於清軍之中,伺機起事。他和前明禮部尚書陳子壯(南海人)則計畫好兵分兩路,同時進攻廣州。陳子壯兵出九江,負責攻打西南方,陳邦彥統率水軍,集中突擊西北。三方面約定七月七日為舉事之日。然而由於某些尚不清楚的原因,事情的進展不能如意。陳子壯的部隊提早了兩天到達廣州,駐紮在五羊驛。他的一名家僮被清軍俘虜,供出實情(一說有叛僧告密),結果城內三千“花山盜”和楊可觀等三人均被清軍查獲處死。  形勢對二陳十分不利。這時李成棟在東莞擊敗張家玉,回城途中,船隊駛到禺珠洲,與陳邦彥水軍碰個正著,雙方於是展開了一場血戰。陳軍借著風勢發動火攻,李成棟抵敵不住,往後敗走,陳軍在後緊追不捨。當時,陳子壯的部隊正埋伏在白鵝潭附近,準備隨時接應陳邦彥。邦彥軍船上插朱飾青旗,他們原來是知道的,但由於時值黃昏,暮色蒼茫,士兵們竟然不能分辨旗色,望見前面黑壓壓一片戰船,乘風破浪而來,以為大隊清兵殺到,心下不免著慌,及至看清楚在敵人的背後還有自己人時,陣腳已經大亂了,終竟大敗虧輸。  之後,陳邦彥糾合敗卒轉攻三水,又轉攻高明,繼而與清兵接仗於新會和香山,後來得到故明清遠指揮白常燦接應,遁人清遠,在江口設木柵頑抗。清兵追到,再次施以火攻,陳軍連戰失利,部將霍師連連陣亡,不得已而退入城中固守。  清軍包圍清遠城,猛攻十日不下。戰鬥從早晨打到下午,陳邦彥身上多處受傷,次子馨尹死難,他本人亦肩中三刀,鮮血淋漓。心知大勢已去,便退走到朱氏園,在園壁上題了三首詩,其中一首六言詩寫道:  “平生報國懷深,日望西方好音。已共萇弘化碧,還同屈子俱沉”。  另一首云:  “無拳無勇,無餉無兵。聯絡山海,矢助中興。天命不佑,禍患是嬰。千秋而下,鑒此孤貞!”寫畢,一頭扎進池水中以圖一死報國,誰料卻被追兵拉起,他仰天大笑:“我就是陳兵科陳邦彥!”  死不投降,英勇就義  陳邦彥被押到廣州後,佟養甲派醫生為他治傷,送上佳肴想勸降,可是邦彥笑而卻之,他以文天祥為榜樣,寫了《獄中步文丞相韻》詩,謂“泉路若逢文相國,不知雙眼可誰青?”在獄中絕食五日。佟養甲眼見勸降無望,於是下令將邦彥押往四牌樓(故址在今解放南路)殺害。  臨刑時,邦彥慷慨寫下《獄中五日不食臨命歌》:“天造兮多艱,臣之江也滸。書生漫談兵,時哉不我與。我後兮何之?我躬兮獨苦。崖山多忠魂,先後照千古!”歌罷,從容就義。九月二十八日,佟養甲下令把他“寸磔於市”。死後,永明王贈邦彥兵部尚書,謚忠愍,廕子錦衣指揮。(見《明史》)

恭尹詩悼泣陳

  《崖門謁三忠祠》  山木蕭蕭風更吹,兩崖波浪至今悲。  一聲望帝啼荒殿,十載愁人來古祠。  海水有門分上下,江山無地限華夷。  停舟我亦艱難日,畏向蒼苔讀舊碑。  《崖門謁三忠祠》是陳邦彥的兒子陳恭尹所寫,這首詩作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明清易代之際,陳恭尹尚年少,父親陳邦彥即因抗清而殉難。年長後,他曾任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僉事。永曆政權失敗後,避跡隱居,誓不事清。他的詩多寫亡國之痛、黍離之悲,這首詩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開頭兩句蒼涼沉鬱,感慨遙深,為全詩奠定了悲壯的基調。詩人登上崖門山,聽到蕭蕭的風聲,似乎又見到了風雨飄搖、岌岌可危的國家局勢;看見兩崖的波浪,似乎又映現陸秀夫從容抱帝赴海的悲壯景象。南宋的這一幕在幾百年後的南明又再次重演,怎能不使詩人悲慟萬分?“至今悲”三字,點明了詩人不是在單純弔古,而更是在傷今,語調渾厚有力。  第三句詩人借望帝的傳說抒寫亡國之痛。三忠祠荒涼的大殿上,猛然傳來一聲杜鵑的啼叫,驟然令詩人想起其聲中的亡國哀思,因而悲不自勝。下句“十載愁人來古祠”,大殿只有杜鵑聲,而無人聲,可見人們已久不來祭拜了。他們或是忘卻了這三位英烈,或是迫於高壓不敢來此。從清兵入關(順治二年)到本年,正好是十年。在這十年中,詩人時時刻刻是個“愁人”,是為故國憂愁的人。這句將詩人謁祠的用心昭示於讀者:正是為了一釋十年的愁苦,使愁懷有一慟之處啊!  五六句變客觀敘事為主觀抒情。“海水有門分上下”,是說波濤洶湧、橫無際涯的大海,在海港入口處尚有上、下海門之別;“江山無地限華夷”緊對上句,大好的錦繡河山被異族占領,以至於無法分別華、夷的界限。這兩句即景成對,表現了對清朝統治者的極大義憤,又能屬對工切,是詩中警句,後世多重視和稱譽。  最後兩句,詩人以三位忠烈的事跡激勵自己,永葆節志。永曆帝失敗之後,陳恭尹曾避於江漢一帶,現返回廣東,故曰“停舟”;雖然結束了避難逃離的亡命生涯,但生活依然充滿了艱難險惡。即便如此,詩人也決不改變初衷。“畏向蒼苔讀舊碑”是說自己懼怕去誦讀表彰三位英烈的碑文。言下之意,對自己未能像三位英烈那樣捨身明志,卻苟活於世深感不安。這是詩人的自責之詞,但苟活尚且不安,屈節當然更不可能,所以,這句也表明了詩人誓不與清統治者合作的決心。  陳恭尹上表永曆帝陳父為國殉難   三千死士,衝突於東西南北之間;一片孤忠,照耀於山川之表。……山林感奮,義勇顧忠。兩攻廣州,五復郡邑。一妾屠戳,三子喪亡,指揮依然,鬚眉益厲。……慷慨偽庭,強一屈之不可。從容俎上,甘萬死之如飴……

清代學者

人物簡介

  陳邦彥(1678~1752)清代海寧鹽官人。著名學者、書法家。字世南,亦作思南,號匏廬,一號春暉,又作春暉老人,又號匏廬。少孤,由伯父陳元龍撫養。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入值南書房,後升侍讀學士。乾隆初官至禮部侍郎,詩文典雅有致。善書法,尤工小楷,行草宗法二王,字型寬展秀髮,行草出入二王深得董其昌筆意,晚年所作幾可亂真。即顏、歐、虞、褚及宋四家,無不研究。在侍直內廷時,常奉命校讀御製碑版文,並奉敕繕寫。《康熙字典》御製序,《御製圓明園十景詩》,都出自他手筆。書法名聲遠播,“鹹以得他尺幅作為傳家之寶”。一時南方假冒、摹仿其筆跡者多至百人,他知之毫不在意。其書法有《春暉堂書課》傳世。著作有《墨莊小稿》、《春駒小譜》、《春暉堂集》,輯有《全唐文》、《宋詩補遺》,康熙四十六年奉敕編《佩文齋歷代題畫詩類例》120卷、30門,收詩8962首。   子陳師曾、陳延嗣並工書法。

書法作品

  
陳邦彥_陳邦彥介紹_書法字典

陳邦彥_陳邦彥介紹_書法字典

陳邦彥_陳邦彥介紹_書法字典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