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 書法字典>>管道升書法>> 管道升百科介紹字帖

管道升百科介紹

人物簡介

  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瑤姬,華亭人(今上海青浦人),又說為德清茅山(今乾山
管道升_管道升介紹_書法字典

鎮茅山村)人,元代著名的女性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  自幼聰慧,能詩善畫,嫁趙孟頫,元延祐四年(1317)冊封魏國夫人。趙孟頫晚年晉升為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貴傾朝野,但趙孟頫以宋室後裔而入元為官,依然受擺布而不得施展抱負,常因自慚而心情鬱悶,故潛心於書畫以自遣。管道升曾填《漁父詞》數首,勸其歸去。其一曰:“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吟風弄月歸去休!”延祐五年,管道升腳氣病復發,經趙孟頫多次上書請求,次年四月,方得準送夫人南歸。四月二十五日從大都(今北京)出發,五月十日至山東臨清,延祐六年五月十日管道升病逝於舟中,葬東衡里戲台山(今德清縣洛舍鎮東衡村)。三年後,趙也去世。兩人合葬於湖州德清縣東衡山南麓。  管道升相夫教子,傳承書香畫藝,栽培子孫後代,“趙氏一門”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個大畫家。趙雍、趙麟、趙彥正名冠一時。王蒙有此外婆,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獨厚。

生平

  管道升,景定三年(1262年),一說1271年(鹹淳七年),出生於湖州吳興(今浙江吳興),一
管道升

管道升

說德清縣茅山(今屬乾山鄉)。天生才資過人,聰明慧敏,性情開朗,儀雅多姿,“翰墨詞章,不學而能”,生而知之的極高天賦,加上長期而全面的、學習,在她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培養了多方面的藝術才能。 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至京,疑是年與趙孟頫認識並成婚。不知是一見鍾情,還是相互傾慕,使兩位曠世才人相成眷屬,在之後的一生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同心同德、相敬如賓,既能各自獨立、各有千秋,又能相得益彰、珠聯壁合。她與趙趙孟頫確實是久經考驗的天造地設的絕配。儘管唇齒亦相磨,但充滿和具有全面智慧的她,在與趙孟頫發生摩擦或出現隔膜的時刻,都能遊刃有餘地、及時地、甚至是預見性地解除她們之間的危機,維持、甚至以此加深她們之間的關係。中年的她,“玉貌一衰難再好”,長期以來的各種家庭瑣事及社會應酬,將她以前的月華水色消磨殆盡,思想變得更成熟、性情變的暴躁,趙孟頫對婚姻的忠貞便開始動搖,準備且堅持納妾,在這婚姻危機的關鍵時刻,她一不嚴聲厲色、二不依來順受,而是以一種高雅通達而積極嚴肅的態度和情懷作了這首《我儂詞》表達自己的感受: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qin,念二聲),死同一個槨(guo,念三聲)。” 詞中反映了重塑你我的批評自我批評評的科學態度,也反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命運和家庭責任,成為表達伉伉儷情深意篤千古絕唱。當趙孟頫看到她的這首詞後,不由的被深深地打動了,從此,也就再沒有提過納妾之事。   1289年(至元二十六年),其子趙雍(字仲穆)出生。從趙雍日後的書畫等藝術成就來看,管道升不僅是一位絕代蓋世的才女,溫柔嫻淑的良妻,同樣也是一位循循善誘、言傳身教的慈母。管道升曾在一首《題畫竹》的詩中寫道:“春晴今日又逢晴,閒與兒曹竹下行。春意近來濃幾許,森森稚子日邊生!”借森森竹筍表達母親對兒女的殷切期望。 1317年(延禧四年),元仁宗冊封趙孟頫為魏國公,冊封管道升為魏國夫人,“管夫人”的世稱,即源於此,並因為她的書法成就,與東晉的女書法家衛櫟“衛夫人”,並稱中國歷史上的“書壇兩夫人”。儘管她身為命婦,享受著榮華富貴,但她同狄飛一樣認為“三十功名塵
管道升

管道升

與土”,同趙孟頫一樣嚮往“歸去來兮”,她曾在一首《漁父詞》中寫道:“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風歸去休。”還有一首《漁父詞》同樣寫道“南望吳興路四千,幾時閒去雲水邊?名與利,付之天,笑把漁竿上畫船。”反映了她嚮往閒逸、自由的清淡生活,淡漠凡俗塵世的功名利祿。   1319年(延禧六年)五月十日,管道升病卒,葬東衛里山(今洛舍鄉東衡村)。趙孟頫為她親筆撰寫了《魏國夫人管氏墓誌》,其中充滿了趙孟頫對其妻的深切懷念和沉痛悼挽,同時也反映了一代文化藝術大家對良知益友、對近乎同等高度的另一位文化藝術大師的崇高敬意和公正評價。

社會評價

  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婦女,在“女子無才便是德”封建文化偏見下如此的博學多才,在上侍公婆、中從夫君、下教子女的社會倫理義務的沉重負擔下,還能夠表現出那樣詩情畫意的浪漫情趣,是多么得難能可
管道升作品

管道升作品

貴! 管道升在繪畫方面,以墨竹見長,兼工山水、佛像。其筆筆下之竹,勁挺有骨兼具秀麗之姿,“筆意清絕,頗有韻味”,名靡時世。墨竹師承“文湖州”(文同),為文人畫風,始創晴竹新篁。曾經畫有懸雀朱竹一枝,由楊廉夫為之題詩。  管道升既能超脫凡塵世俗之外,又能被社會歷史交口稱譽;既能處理好古代婦女在家庭社會中的日常瑣事,又能擺脫封建束縛,極大地發展和展示出自己全面而傑出的才華。她無愧於中國歷史上位數不多的偉大女性之一。

特長

  管道升擅畫墨竹、梅、蘭。筆意清絕。又工山水、佛像、詩文書法。

作品

  著《墨竹譜》1卷。傳世作品有《水竹圖卷》、《秋深帖》、《山樓繡佛圖》、《長明庵圖》等。她於仁宗皇慶三年畫了一副竹子長卷,畫面上竹枝竹葉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還題有“竹勢撒崩雲觸石,應是瀟湘夜雨時”的詩句。

書畫成就

  擅畫墨竹梅蘭,筆意清絕。又工山水、佛像、詩文書法。其書牘行楷,風格與趙孟頫相似。曾手寫
墨竹圖

墨竹圖

《璇璣圖詩》,五色相間,筆法工絕。手書《金剛經》等數十卷,遍贈名山名僧。著《墨竹譜》1卷。傳世作品有《水竹圖卷》(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秋深帖》、《山樓繡佛圖》、《長明庵圖》等。詩文不俗,曾作《觀世音菩薩傳略》。元仁宗嘗命書《千字文》,將趙孟頫、管道升及子趙雍的三段書法合裝一捲軸,藏之秘書監,曰:“使後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婦父子皆善書,亦奇事也。”曾在湖州瞻佛寺粉壁上繪竹石圖,高約丈余,廣一丈五六尺。兼工山水、佛像。

我儂字典故

  管道升有一首著名的《我儂詞》,據說趙孟頫50歲時想效仿當時的名士納妾,又不好意思告訴老婆,老婆知道了,寫下這首詞,而趙孟頫在看了《我儂詞》之後,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動了,從此再沒有提過納妾之事。《我儂詞》全文如下:“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秋深帖詳介

  值得一提的是《秋深帖》,縱26.9厘米、橫53.3厘米,字總計十八行,全帖為行書,其筆力紮實、體
管道升

管道升

態修長,秀媚圓潤,暢朗勁健。   《秋深帖》整篇文字斷句、起筆不拘一格,結構錯落有致,研讀觀賞之下,每一處的起筆、停頓、運勢,都有其章法,卻又化章法於無形,體現出書法家的藝術技巧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這封家書以趙孟頫的妻子管道升的口吻寫道:“道升跪復嬸嬸夫人妝前,道升久不奉字,不勝馳想,秋深漸寒,計惟淑履請安。” 當時季節漸入深秋,書信表達了他們關心長輩的思念。信中還向嬸嬸講述了家裡的親戚往來,“近尊堂太夫人與令侄吉師父,皆在此一再相會,想嬸嬸亦已知之”。   只是在這帖頁末尾的落款,字跡模糊,雖然署了夫人管道升的名字,卻一眼看得出是經過塗改的。   趙孟頫與管夫人感情至深,所以大部分專家認為,《秋深帖》應該是趙孟頫代替夫人管道升所寫。從字跡上看,《秋深帖》筆體溫和、典雅,正與趙孟頫的行書特點相契合。專家推測,可能是趙孟頫代夫人回復家信,而他信筆寫來一時忘情,末款署了自己的名字,發覺之後,深愛妻子的趙孟頫覺得屬自己的名字不妥,所以連忙又改了過來。   至於《代管道升札》(或稱《深秋貼》)中的題名問題,是由於丈夫意識寫的興致勃勃,不小心題了自己的名字上去,因為這通手札寫的太漂亮了,自己也不捨得毀棄,便在名字上略作塗改,原文題字為趙孟頫的字——子昂,修改為道升(升在手札上為繁體字升)。手札可於《明前名人手札賞評》——靳永,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一書56頁中明顯看出,“道”字由“子”字修改而來,“升”字是由“昂”字修改而來。

其它相關

詩文

  管道升留下詩文並不多,僅就所見幾首詩詞中,其文采也很素雅,富有感情,詩中見畫,情景交融。前面提到皇太后在興聖宮召見她時,奉懿旨寫下了一首題梅花詩:  雪後枝瓊嫩,霜中玉蕊寒;   前村留不得,移入畫中看。  管道升是一位典型的賢妻淑婦,趙孟頫曾經稱讚她“處家事,內外整然,歲時奉祖先祭禮,非有疾必齊明盛服。躬致其嚴。夫族有失身於人者,必贖出之。遇人有不足,必周給之無所吝,至於待賓客,應世事,無不中禮合度”。   趙孟頫來到大都,不久,因為害怕“為人所忌”“力請外補”,於是先後調任濟南等地。後來又發行江浙等外儒學提舉,去主管那裡的官府學校。江南是繁華的風流之地,仲姬留在大都,見丈夫出任江浙一
管道升

管道升

去兩年有餘,憑著女人的敏感心理,預感到有不祥的兆頭,所以她畫竹一幅寄給外出的郎君,《畫竹》詩云:   夫君去竹日新栽,竹子成林夫未來;  容貌一衰難再好,不如花落又花開。

傳承

  管道升相夫教子,傳承書香畫藝,栽培子孫後代,“趙氏一門”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個大畫家。趙雍、趙麟、趙彥正名冠一時。王蒙有此外婆,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獨厚。元仁宗曾將趙孟頫、管道升及子趙雍的三段書跡裝為捲軸,“命藏之秘書,曰使後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婦父子皆善書也。”趙孟頫晚年晉升為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貴傾朝野,但趙孟頫以宋室後裔而入元為官,依然受擺布而不得施展抱負,常因自慚而心情鬱悶,故潛心於書畫以自遣。管道升曾填《漁父詞》數首,勸其歸去。其一曰:“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吟風弄月歸去休!”延佑五年,管道升腳氣病復發,經趙孟頫多次上書請求,次年四月,方得準送夫人南歸。五月中旬,途經山東臨清,管道升病逝於舟中。三年後,趙也去世。兩人合葬於湖州德清縣東衡山南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