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 書法字典>>弘曆書法>> 弘曆百科介紹字帖

弘曆百科介紹

個人檔案

  
乾隆皇帝青年朝服像

乾隆皇帝青年朝服像

出生: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9.25)  卒年: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2.7)  享年:八十九歲   屬相:兔  執政時間:在位六十年(1736~1796),實際掌權六十四年(1735~1799)   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簡稱“純皇帝”)  廟號:高宗   陵寢:清東陵裕陵   父親:胤禛(雍正帝)   母親: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  配偶: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烏拉那拉氏、孝儀純皇后  子女:17子,10女   繼位人:愛新覺羅·顒琰(嘉慶帝)

生平簡介

  
青年時期吉服像(郎世寧繪《心寫治平》圖)

青年時期吉服像(郎世寧繪《心寫治平》圖)

愛新覺羅·弘曆(1735-1795年在位)是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雍正元年(1723年)被密立為太子,十一年封為和碩寶親王,開始參預軍國要務。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弘曆即位。  乾隆帝即位後,在政治上矯其祖寬父嚴之弊,實行“寬嚴相濟”之策,整頓吏治,厘定各項典章制度;優待士人,安撫起復雍正朝受打擊之宗室;經濟上獎勵墾荒,興修水利,蠲免錢糧,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繁榮;軍事上多次平定西部少數民族貴族叛亂,反擊廓爾喀對西藏的入侵,完善了清朝對新疆和西藏等地區的管理,進一步鞏固了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統一,奠定了今日中國的版圖;文化上編修了《四庫全書》等大型文化典籍;外交上乾隆時清朝繼續以“天朝上國”自居,和周邊屬國友好往來,而對西方則堅持“閉關鎖國”。他六下江南,大修宮殿、園林;大興文字獄加強思想統治。後期寵信大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年事已高,吏治敗壞,弊政叢出,激化了社會矛盾。  乾隆六十年(1795年)宣布於次年將皇位禪讓給皇十五子永琰,改元嘉慶,自己稱太上皇帝,後仍掌握實權。  嘉慶四年(1799年) 正月初三,乾隆病逝,終年八十九歲。謚“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葬河北遵化清東陵馬蘭峪裕陵。

生平詳解

少年時期

  
乾隆皇帝晚年像

乾隆皇帝晚年像

清高宗乾隆(1711-1799),全名愛新覺羅·弘曆,雍正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弘曆自幼聰明,六歲就學,過目成誦。據說康熙六十年的一天,康熙帝在雍親王府就是後來的雍和宮第一次見到了孫子弘曆,當時弘曆十二歲,一下子就為其祖父康熙帝所喜愛,令養育宮中,親授書課。此間據說弘曆曾經隨同祖父康熙前往木蘭圍場行圍,康熙開槍將一隻黑熊射中倒地,康熙為鍛鍊小皇孫的膽量,即命前往再射。弘曆來到近前,不料黑熊並未射死,僅是受傷倒地,見有人近前突然立起,撲向弘曆。弘曆面對危險,毫不驚慌,鎮定自若,虛與周旋。康熙在一旁見事不妙,急忙又發一槍,將黑熊射死。康熙在去世前預言他“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這也為乾隆登上皇位增加了一個砝碼。  雍正元年,雍正書立儲密旨,立弘曆為繼承人,藏於錦匣,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雍正十一年弘曆被封為和碩寶親王,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去世,內侍取出諭旨,宣布弘曆即位,改明年為乾隆元年。

政治成就

  乾隆帝即位後首先緩和雍正朝造成的政治緊張氣氛。乾隆二年,他就釋放了雍正末因貽誤軍機而判死罪的岳鍾琪、傅爾丹,賜予允禟、允禩公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還為多爾袞昭雪,復其王爵。這些措施緩和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對穩定王朝的局勢是有意義的。  然而把雍正年間因貪贓被革職的官吏一齊復職,對貪污案不予追究,放鬆對官吏的考績,結果吏治又壞,貪風再起。乾隆覺察後,從乾隆三年起他開始嚴肅處理侵貪案件,將性質嚴重,核實無誤的貪污犯即行正法。乾隆六年(1741),處死了納賄銀千兩的兵部尚書兼九門提督鄂善。從乾隆二十年開始到四十年代,還處死了10餘名職位很高的巨貪,如雲貴總督恆文、雲南布政使錢度、山東巡撫國泰、陝甘總督勒爾謹、浙江巡撫王亶望都被賜死、正法。慧哲皇貴妃的親兄高恆擔任內務府總管,侵貪兩淮提引,慧哲皇貴妃親侄高朴擔任兵部右侍郎,濫索金寶、盜賣官玉,乾隆帝也都未予以寬待。乾隆國中期,乾隆帝重視吏治,首先他重視官吏的選拔。他強調官吏應該年富力強。五十五歲以上的官吏要詳細甄別,六十五歲以上的官員要帶領引見,能否繼任他要親自定奪。他將不稱職的官吏分成8類: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疲軟無力、不謹、貪、酷,並給予不同的處理。在乾隆一朝,因考績不合格受到降級或處分的官吏達6萬多人。第二,禁止向皇帝進獻。在國中期他禁止各省大員向皇帝進獻方物、土產。第三,注重考績。為了整頓吏治,乾隆帝嚴格運用“京察”、“大計”考核官吏。過去那些不用考核的藩臬(布政史與按察司),乾隆帝也要考績。他要京官以密折報告屬吏是否賢良。第四,注意解決官員及其家屬的生活費問題,給京官加薪,給外官發放養廉銀,使官員安心職守。第五,處置貪官。這是指國中期的情形。  乾隆帝善於駕馭群臣。乾隆初年,朝廷中以鄂爾泰與張廷玉為代表的滿漢兩派鬥爭十分激烈,互相拆台。乾隆帝不是打一派拉一派,而是對他們都進行嚴厲警告,並採取抑制手段,不讓一派打壓另一派,始終讓他們保持平衡,避免了大分裂。  乾隆帝重視對太監的約束。乾隆帝即位後就發表上諭,告戒太監不得越軌。“若太監略有放縱,許內務府總管先拿後奏。”二十三年(1758)乾隆帝將泄露朱批的太監高雲從處以磔刑。

經濟成就

  乾隆帝和祖父康熙、父親雍正一樣,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他要求北方向南方學習耕種技術。以前貴州遍地桑樹,但不養蠶紡織,他便責成貴州地方官向外省招募養蠶紡織能手傳授技術。他令地方官注意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他鼓勵開荒,擴大種植面積。雍正二年,全國可耕面積683萬餘頃,乾隆三十一年擴大到741萬餘頃。烏魯木齊地廣人稀,他資助甘肅貧民前去墾種。  他關心水利建設。下令完成的水利工程,較大的有:河南南陽至商丘黃河河堤新築170餘里,清口及江南運河疏浚,江南淮陽運河挑浚,清河千里堤岸培築。此外,在他關心下,修了江蘇寶山至金山242里長的塊石簍塘和浙江金山至杭縣500裏海塘。這些水利工程起了防洪、保護農業生產的作
姑蘇繁華圖(局部)

姑蘇繁華圖(局部)

用。乾隆帝重視發展商業並給予寬鬆政策。  他也採取了一些恤商政策。規定商人到歉收的地方銷售糧食,可以免關榷米稅,允許百姓販運少量食鹽(這在雍正朝是不允許的)。金融機構(經營匯兌和存款、信貸的票號)在乾隆朝也開始出現。  由於生產的發展,國家財政收入從乾隆二十八年開始逐年提高。原來每年財政收入是三四千萬兩,二十八年就達到47063610兩,四十二年達到最高點81824044兩。後來降低一些,但也達到6、7千萬兩。  乾隆帝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受災百姓,執政期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據統計乾隆帝執政時期蠲免了正額賦銀2億兩,加上歷年“災蠲”等的1億多兩,總計3億兩以上。

軍事成就

  乾隆帝武功赫赫,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乾隆初年的大清帝國

乾隆初年的大清帝國

平貴州苗疆之亂:乾隆帝即位初年,他任命張廣泗替換張照採取安撫為主、征討為輔的手段迅速鎮壓了古州、台洪苗疆之亂。之後他免除苗賦、尊重苗俗、實行屯田、慎選苗疆守令,減少了苗民的牴觸情緒。這些因地制宜的措施,使得貴州苗族地區基本上安定下來。   一征金川:乾隆十二年(1747)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公開叛亂,乾隆三次派兵進攻大金川,損兵折將,用了兩年時間仍未將其完全打敗,為此還殺了四川總督張廣泗和大學士納親。後改用岳錘琪,分兩路進攻大金川,莎羅奔潰敗乞降。乾隆找到了台階下,立刻從金川之役抽身。  安定西藏:乾隆十五年(1750),藏王珠爾墨特陰謀叛亂被駐藏大臣傅清和拉布敦設計殺死,他的餘黨攻擊殺害駐藏大臣。班第達受達賴委託代理藏務,班第達抓捕逆黨,平息了叛亂,乾隆命策楞率八千兵入藏。第二年制訂《西藏善後章程》,廢除了藏王制度,確立了達賴喇嘛為政教合一的代表和駐藏大臣共治西藏的體制。  統一新疆:乾隆十年(1745),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策零病逝,準噶爾內部為爭奪汗權內訌,其領袖和牧民絡繹不絕地歸附清朝,輝特部台吉阿睦爾撒納和準噶爾部強臣達瓦奇聯手在內訌中崛起,後與其爭權失敗,歸附清朝。達瓦奇昏庸無能、不得人心。乾隆帝果斷抓住時機,於二十年(1755)二月出兵,於五月進占伊犁。達瓦齊逃往南疆烏什,為烏什阿奇木伯克霍集斯擒獲送交清軍。當時北疆厄魯特蒙古有四大部族,平準後,清廷採取“眾建而分其力”的政策,封阿睦爾撒納等人分別為四部汗,釋放被準部扣為人質的南疆伊斯蘭教領袖大、小和卓木。  阿睦爾撒納圖謀當四部總汗未遂,於當年八月又發動反清叛亂。乾隆帝又派兵鎮壓,阿睦爾
乾隆大閱圖

乾隆大閱圖

撒納多次使詭計逃脫追捕,在北疆煽動叛亂。至乾隆二十二年,由於內訌加之北疆地區痘疫流行,叛軍不戰自潰。阿睦爾撒納逃往哈薩克,後又逃入沙俄,染天花病死。沙俄將其屍體交給清朝。乾隆帝認為準噶爾人反覆無常、不可信任,平準過程中他命令對準噶爾人進行屠殺。在戰爭、瘟疫、屠殺多重打擊下,除了早先歸附清朝和逃亡他國的部眾,再有婦女兒童被擄掠充賞外,準噶爾作為一個部族在新疆銷聲匿跡了。   被清軍解救的小和卓木也參加了阿睦爾撒納的叛亂,兵敗後投奔大和卓木和清朝對抗,二十三至二十四年,清軍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打敗了叛軍,大、小和卓逃奔巴達克山(今阿富汗東部)。清軍派人與當地部族交涉,巴達克山部族首領執殺大、小和卓,把屍首送交清朝。清王朝統一了西北地區,天山南北從此完全歸入清朝版圖。  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帝在新疆設伊犁將軍,實行軍府制,修築城堡,駐紮軍隊;設定卡倫,巡查邊界;移民實邊,進行屯墾。鞏固和完善了清朝對新疆地區的管轄。在南疆實行因俗而治,保留伯克制,但改由清廷任命。並設參贊大臣(駐葉爾羌)等官,分駐各城,加強統轄。制訂《回部善後事宜》,對南疆管理體製做出改革。達瓦齊在乾隆三十九年獲赦,免死加恩封為親王,入旗籍,賜地京師,充分顯示了乾隆皇帝懷柔遠人的用心。  明末,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土爾扈特部離開他們世居的塔爾巴哈台(今塔城)西遷至俄國伏爾加河下游。乾隆三十五年(1770),首領渥巴錫汗率領他們16.9萬人踏上回國路程。他們越過千山萬水,克服重重險阻,於翌年六月到達伊犁,到達時只有6.6萬人。乾隆帝十分重視土爾扈特部的回歸,他不懼沙俄開戰威脅,令當時駐烏什任都統銜參贊的舒赫德前往伊犁協助伊犁將軍安置他們。土爾扈特部的回歸是乾隆朝民族團結的壯麗篇章,是康乾盛世的一大盛事。  征金川:乾隆中期,大金川土司再次叛亂,不斷侵掠鄰近土司。從乾隆三十一年起,乾隆三次派兵,花費7000萬兩白銀才最終平定大小金川。此後清朝在這一地區廢除土司制,改置州縣。鞏固和發展了西南地區自雍正以來“改土歸流”的成果,加強了邊疆和內地的經濟文化交流。  反擊廓爾喀入侵西藏:乾隆五十三年(1788)與五十七年,乾隆帝兩次派兵反擊廓爾喀入侵西藏,第一次清軍作戰不利,地方政府接受屈辱條件而議和,向中央謊報戰功;不久廓爾喀兵再次入侵。第二次反擊廓爾喀,乾隆帝決心堅定,福康安指揮果斷,清軍翻越喜馬拉雅山連續作戰,大敗廓軍,保衛了祖國領土。於乾隆五十八年正月制訂《欽定藏內善後章程》,規定駐藏大臣與達賴喇嘛地位平等,並制定“金瓶掣籤”制度來認定達賴、班禪的轉世靈童,加強了清朝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  對邊疆的經營是乾隆帝最大的功績。清朝的疆域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努力而最後
乾隆時清朝疆域

乾隆時清朝疆域

形成:東北到外興安嶺、庫頁島、鄂霍次克海,西北到巴爾喀什湖、蔥嶺,北到恰克圖(貝爾加湖以南,色愣格河以北),南到南沙群島,奠定了中國今天的版圖。  乾隆帝自詡“十全老人”,實際上他的武功不全是正義和福音,疆域開拓過程中,殺戮甚眾。他的“十全武功”,不少是湊數的,比如緬甸、安南之役損兵折將,最後對方懾於清朝的強大主動議和才勉強找到了台階下;二征金川雖然有較大意義,但損失巨大,勝之不武;況且其中有的武功並不正義,例如鎮壓林爽文起義、出兵安南就是。

文化成就

  乾隆效法康熙帝,積極籠絡漢族知識分子。乾隆元年就模仿康熙舉行了一次博學鴻詞科考試。南巡時利用機會接見漢族知識分子。乾隆巡幸12次,途中召試士子,試以一詩一賦,一論或一策。進入高等的,授予進士、舉人,馬上任為中書;是生員,就賞給舉人,準予會試。  乾隆帝漢文水平很高,能詩善畫,精於騎射。清朝皇帝中對文化事業的重視和功績當以他為最。在他統治期間,各種官修書籍達100餘種,完成了順治朝開始編撰的《明史》和康熙下令開始編寫的《大清一統志》,他又令臣下編成《續文獻通考》、《皇朝文獻通考》、《大清會典》。除了這些歷史、制度方面的著作外,其他類別的著作,著名的有文字音韻《清文鑒》、文學《唐宋詩醇》、乾隆大閱圖地理《大清一統志》、農家《授時統考》、醫學《醫宗金鑒》、天文曆法《曆象考成後編》等重要文獻。
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

圖書編撰方面的最大成就是親自倡導並編成了大型文獻叢書《四庫全書》,共收錄古籍三千五百零三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保存了大量古典文獻,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然而,乾隆毀書多,則是他的一大罪過。  由於乾隆帝對文化事業的熱心,漢學從乾隆朝愈益興盛,至嘉慶朝,形成了著名的“乾嘉學派”。  在建築藝術方面,乾隆在北京及京畿保護、擴修、興建的皇家宮殿園林,如皇宮的寧壽宮及其花園、天壇祈年殿(換成藍色琉璃瓦)、清漪園(頤和園)、圓明園三園、靜宜園(香山)、靜明園(玉泉山)、避暑山莊暨外八廟和木蘭圍場等,其中清漪園改瓮山為萬壽山,上建大報恩延壽寺(排雲殿),又建佛香閣。這些皇家園林,無不體現著清代園林文化的輝煌,是園林藝術史上的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除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外,多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此外,乾隆時期中國的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乾隆帝八十大壽時,徽班進京,中國的國粹京劇開始形成。

六下江南

  乾隆帝最受百姓津津樂道的就是六下江南,這在現在的電視劇里就可以體現。  乾隆下江南是仿其皇祖父康熙,目的之一是為了探訪民情,古代信息不發達,皇帝要想了解民情,就得多到民間走走。  其二是為了加強中央政權與江南地主士紳的聯繫。江南是明朝起家之地,當地居民對明朝最擁護,清軍入關後反抗最激烈,而江南經濟發達,國家財賦又大半來源於此,所以康熙,乾隆都利用下江南為加強與江南地主士紳的聯繫,以鞏固統治。  其三是為了河工,康熙時期主要是治理黃河;乾隆下江南除了視察黃河大壩,還視察浙江
乾隆南巡圖(局部)

乾隆南巡圖(局部)

海塘等水力工程。乾隆自己說:“南巡之事,莫大於河工”。  然而,和康熙相比,乾隆下江南遊樂的目的大大增加。康熙帝六次南巡輕車簡從“所有巡狩行宮,不施彩繪,每處所費,不過一二萬金。較之河工歲費三百餘萬,尚不及百分之一。”而乾隆帝則是前呼後擁,大批后妃、王公親貴、文武官員相隨。沿途修行宮,搭彩棚,舳艫相接,旌旗蔽空。為搬運帳篷、衣物、器具,動用馬六千匹,騾馬車四百輛,駱駝八百隻,徵調夫役近萬人。不僅沿途地方官要進獻山珍海味,還要從全國各地運來許多食品,連飲水都是從北京、濟南、鎮江等地遠道運去的著名泉水。

文字冤獄

  乾隆帝才識過人,即位時正是他血氣方剛之時。他在康熙、雍正創建的業績基礎上更上一層樓,使清朝的經濟、文化事業都獲得極大的繁榮,將“康乾盛世”推向最高峰,然而“康乾盛世”是一個不完美的盛世,其中“文字獄”是乾隆時期最重要的一大弊政。  “文字獄”並非乾隆首創,也非清朝首創,以言獲罪是很早就有的事。清王朝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對漢族知識分子心懷戒備,因而從順治起就開始興文字獄,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搞了十餘起文字獄,雍正在位十三年搞了數十起文字獄。  乾隆帝為加強思想統治,也效法祖先大搞文字獄。乾隆帝把文字獄當成家常便飯,製造130多樁,占整個清朝文字獄的80%,其中47案的案犯被處以死刑,這意味著生者凌遲、死者戮屍、男性親族十五歲以上者連坐立斬,好多是捕風捉影。而由牽強附會、望文生義、捕風捉影造出的文字獄,如脫韁野馬不可控制。甚至一些瘋子胡亂塗抹也被定為“逆案”,凌遲處死,荒唐到極點。王錫侯《字貫》案、胡中藻《堅磨生詩抄》案、徐述夔《一柱樓詩》案都是發生在乾隆朝的文字獄大案。  為了搞思想統治,乾隆帝還屢下禁書令,銷毀了大量有價值的圖書。他在編《四庫全書》時,燒毀了大量“違禁”書籍,成為中國文化的浩劫。  文字獄、毀書、禁書加上“八股取士”等政策嚴重地限制了人的創造力,禁錮了人的思想。近代中國落後於西方,這些政策是很重要的原因。

盛世危機

  乾隆帝在位60年創造了巨大的功績,也埋下了深深的隱患。  從清王朝自身發展來看,主要存在如下幾個問題:  1. 人口壓力。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人口就是生產力。為了增加人口,康熙時期宣布“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時期“攤丁入畝”;另外,康乾時期社會穩定、精耕細作推廣、玉米、馬鈴薯等高產作物引進等等原因都使中國人口激增,乾隆五年清查人口時,全國人口1.4億,到了乾隆二十七年,已經超過2億人,乾隆五十五年突破3億大關。然而耕地數目的增長卻遠遠趕不上人口的增長,乾隆末年人均耕地占有量只有3.5畝,而當時的警戒線是4畝,因而經濟上取得的成就就被眾多的人口抵消,人民生活在飢餓貧窮之中。英使馬戛爾尼來華期間,發現北京街頭乞丐很多,許多百姓甚至蓬頭垢面,衣杉襤褸;他們當垃圾扔掉的食物被搶著吃。乾隆朝後期起各地爆發的一系列農民起義也與此有很大的關係。  2. 八旗生計。八旗制度創立於關外時期,適應戰事情況,是清朝的根本制度。清軍入關後,隨著統治的確立,八旗子弟被國家供養起來,“以清語騎射為本務”,不工、不農。不商。當兵者按一定標準發放錢糧,然而兵額有限,錢糧標準是祖宗定下的,不能調整。隨著八旗人口劇增,每家人越來越多,而錢糧不變,加上物價上漲,生活奢侈,旗人的生計愈發艱難。八旗生計問題康熙末年出現,到乾隆時就很嚴重了。為此,康熙、雍正、乾隆三帝也採取了一些措施,如增加兵額,添加“養育兵”;政府撥款給八旗子弟還債;資助部分在北京的八旗子弟遷居東北開荒等,然而效果都不理想,增加兵額遠遠趕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加重國家財政負擔又不能增強戰鬥力;政府撥款給八旗子弟還債助長了八旗子弟“等靠要”的心態;養尊處優慣了的八旗子弟也不願意到東北開荒。這個問題困擾了此後歷代清
白蓮教和苗民起義形勢圖

白蓮教和苗民起義形勢圖

帝,直到清朝滅亡。  3. 吏治敗壞。乾隆後期好大喜功,生活奢侈,對吏治也沒有國中期抓得緊了,在位後期重用大貪官和珅二十餘年,致使這二十年間貪污成風,政治腐敗。吏治的腐敗又給人口壓力,土地兼併等社會矛盾火上澆油,從乾隆三十九年(1774)山東王倫起義起,各地農民起義頻繁:乾隆四十六年甘肅、青海發生蘇四十三、田五起義;乾隆五十一年,台灣林爽文起義;乾隆六十年貴州、湖南發生苗民起義;乾隆剛一退位,嘉慶元年,就爆發了持續九年的白蓮教起義。清朝迅速走向衰落。  從中國和世界關係來看,主要的問題是:  1. 閉關鎖國。乾隆以後,清廷開始實行全面的閉關鎖國政策,一開始是四口通商,到後來只開放廣州一口對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壟斷其進出貿易,對出口貨物的種類也多有限制。清廷的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中國與西方世界的接觸,使中國喪失了與世界同步發展的最佳時期,為後來中國百年積弱落後埋下伏筆,而乾隆帝對此負有責任。當時西洋的科技發展蓬勃,漸漸地超越了以奧斯曼帝國為首的伊斯蘭世界和以清朝為首的東方世界。2. 與西方國家差距越來越大。在西方世界發生一系列劃時代巨變的時候,中國不僅閉關鎖國,自己的發展也陷於停滯。“八股取士”、“文字獄”禁錮了人們的思想;“重農抑商”壓制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在西方工業革命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清朝統治者卻視科技發明為“奇技淫巧”,既不鼓勵科技發明,也不學習西方先進科技,使中國的科技水平越來越落後;在西方國家相繼發生資產階級革命的情況下,清朝統治者還在不斷加強皇權,中國的政治制度也落後於西方。  世界發生了劃時代性巨變,清政府卻仍固步自封,妄自尊大。雖然康雍乾時期在一些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終究趕不上西方國家日新月異的發展,中國和西方實力的此消彼長終於在幾十年後的鴉片戰爭得到體現,中國從此進入苦難的近代。

英使訪華

  18世紀末的英國正處於資本主義的上升階段,迫切需要開闢新的市場。
馬戛爾尼

馬戛爾尼

乾隆五十七年(1792),英國以補祝乾隆皇帝八十大壽的名義派出以馬戛爾尼和副使斯當東為首800多人的使團訪問中國,次年到達中國。   乾隆皇帝接到兩廣總督關於英使來華“進貢”的奏報十分高興,他命人專門負責接待英國使團。英國使團到了北京,在圓明園休息幾天后前往承德避暑山莊,參加乾隆皇帝八十三歲壽辰的慶典。   清政府擬定了一套接待方案,包括朝見、賞賜、宴請、看戲、遊覽等活動。雙方都興致勃勃等待正式會見的時候,卻在禮儀問題上發生了嚴重的分歧。按清朝規定,外國使臣朝見中國皇帝必須行三跪九叩禮。而馬戛爾尼認為這樣有損大英帝國的尊嚴,主張行單膝下跪的英式禮節。   乾隆帝得知後非常生氣。經過磋商雙方達成妥協:八月初六萬樹園歡迎宴會上行英式禮節;八月十三日,正式舉行乾隆萬壽典禮時行三跪九叩禮。   英使帶來的禮品共19宗、590餘件,都是當時英國先進科技的代表作,有座鐘,天球儀,地球儀,望遠鏡,還有能夠測報氣象的儀器,手槍、步槍、榴彈炮等。乾隆帝看過禮單震驚之餘指示負責接待的官員“可於無意之中向彼閒談,爾國所貢之物天朝原亦有之。”清朝本著“薄來厚往”的原則,分別賞賜英王及使臣、隨員一行絲綢絨、瓷器、玉器及各類工藝品三千多件。   英使團參加完慶典返京後,馬戛爾尼遞送的表文由在京的傳教士翻譯了出來,原來是英國要求派人常駐北京。乾隆帝以諭旨的形式斷然拒絕了這個要求,交馬戛爾尼帶回。這時乾隆帝已隱隱感到英使來華另有企圖,便催令他們趕快起程回國。   馬戛爾尼離開英國時,英國國王讓他把一封信轉交乾隆。馬戛爾尼多次想通過和珅向乾隆帝轉達信中的意思,都被和珅轉移了話題。於是馬戛爾尼就按信的內容直接給乾隆帝寫了一封信,提出如下請求:  開放珠山(今舟山)、寧波、天津等口岸通商;允許英國商人仿俄羅斯例在北京設一個貨棧買賣貨物;取消澳門和廣州之間的轉口稅,或照1782年的稅率減免;禁止向英國商人在海關關稅之外另行勒索;在珠山附近劃一個沒有城寨的小島供英國商人居住、囤貨;在廣州附近劃出一塊地方允許英商居住,並自由往返澳門;允許英國人在華自由傳教等等。  不難看出,英國在要求雙方貿易的同時,也掩藏著殖民擴張的野心。對此乾隆帝斷然拒絕,乾隆在給英王的敕書中逐條加以批駁。九月初三,乾隆帝任命侍郎松筠為欽差,專門護送英國使團一行起程離京。並傳令沿途地方提高警惕,以防英國人滋事。   馬戛爾尼訪華失敗了,但通過這次訪問馬戛爾尼看出了中國這個“紙老虎”的真面目。乾隆帝完全拒絕英國的要求,使中國失去了一次與世界接軌的機會。41年後的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乾隆時期英國使團想得到而沒有得到東西,英國軍隊用堅船利炮都得到了。

寵信和珅

  
和珅

和珅

和珅原名善保,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比乾隆帝小近四十歲。  和珅是乾隆帝從一個三等輕車都尉一手提拔起來的,確有不少長處——相貌出眾、語言才華超群:通漢、滿、藏、蒙古語。和珅被重用初期,確實做過幾件好事,比如查辦雲貴總督李侍堯受賄案,在乾隆心中留下了清正廉潔的印象。皇帝交代的事他都能辦得井井有條。於是和珅平步青雲、恩寵無比。  和珅在乾隆面前不擺國家大臣的架子,乾隆帝一咳嗽,他就能立即捧上痰盂或者幫他捶背。公事餘暇和珅還給乾隆講笑話,或一起作詩。和珅和乾隆皇帝的詩都不高明,兩個人互相切磋研究,覺得棋逢對手,是個知音。  乾隆晚年十分孤獨:他中宮空虛不設皇后;嬪妃的地位低,在等級森嚴的皇家輕易見不到皇帝,況且乾隆皇帝六十五歲以後也基本上不見這些嬪妃了;皇子公主少數還活著且大多住在宮外;乾隆帝早年提拔的大臣或死或退休,新提拔的官員跟他年齡相差懸殊,話不投機,都躲著乾隆帝。多虧和珅上下溝通,既能讓國家機器保持運轉,又使乾隆皇帝不至於寂寞。而且和珅還能幫皇帝辦成很多別人辦不成的事,能幫皇帝背黑鍋,能為老年乾隆的奢侈揮霍提供財源,所以乾隆帝離不開和珅。  於是從乾隆晚年以來,和珅逐漸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他可以影響乾隆皇帝,被人們私下稱作“二皇帝”。他攬權受賄,對依附自己的人百般庇護。和珅十分貪婪,他不僅大肆受賄,還公開索賄。地方督撫為了息事寧人,每當給皇帝進貢都著給他帶一份。久而久之,和珅積累起了巨額的家產。

禪位嘉慶

  乾隆擇儲  乾隆帝即位初年效法漢族立“嫡長子”的做法,在乾隆元年(1736),密立嫡出的永璉為皇太子。然而乾隆三年永璉就死了,還不到十歲。乾隆又立皇后生的二兒子永琮為皇太子,不久永琮也死了,才兩歲。一年後皇后富察氏死在東巡途中,乾隆帝十分傷心,遂遷怒於庶出的皇長子,皇長子不久憂懼而死,立儲的事讓乾隆傷透了心,他命令大臣不準再提立儲之事。  轉眼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六十三歲的乾隆帝已經沒有任何理由迴避立太子的問題了,這個時候,還活著的皇子只有六人,這六人中,又有兩個過繼給了兄弟,所以可供選擇的就只有四人: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乾隆帝覺得誰都不是理想的人選,相對而言永琰的缺點最少,於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冬,乾隆帝下定決心,立皇十五子永琰為太子,按照雍正定下的規矩“秘密立儲”,他書寫了立儲諭旨,將諭旨藏在一個硬木匣子裡,再命人將匣子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完成了立儲工作。  禪讓皇位  
弘曆_弘曆介紹_書法字典

乾隆元年,剛剛登上皇帝寶座的乾隆帝焚香默禱:“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紀元六十一載之數。”本來這事兒只有天知己知,後來卻弄得天下皆知。  乾隆四十三年,一個叫金從善的秀才上請願書,請求他立太子、皇后,還質問:“大清不宜立太子,豈以不正之運自待耶?”乾隆氣得火冒三丈,殺了金從善,又詔告天下把已經秘密立儲和乾隆元年發的誓都說了出來。這時離乾隆六十年還有17年,所以只圖一時痛快。六十年轉眼就到了,乾隆帝陷入深深的苦惱之中,經過幾年的思想鬥爭,他決定踐行諾言,按時傳位。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1795年10月15日),圓明園勤政殿,乾隆帝當眾開啟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宣布永琰為皇太子,改名顒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內毓慶宮。以明年為嘉慶元年,正月初一舉行傳位大典,自己退位稱太上皇帝,仍自稱“朕”,太上皇諭旨稱為“敕旨”。皇帝處理“尋常事件”,如果有重要軍國大事以及官員任免,由太上皇親自指導處理,新授府道以上官員,都要到太上皇前謝恩。太上皇每天還要對皇帝“訓諭”。  嘉慶元年的正月初一日(1796年2月9日),一場千年罕見的傳位大典在紫禁城舉行。八十六歲的乾隆皇帝不靠攙扶,邁著穩健的步伐登上太和殿寶座的台階,就皇帝位。寶座前地上放著拜墊,寶座東側案上陳放著傳位詔書和皇帝玉璽,皇太子顒琰立在西側,侍衛近臣分立太和殿內外,大殿前廣場文武百官按文東武西原則,分班肅立。朝鮮、安南、暹羅、緬甸等屬國也派使臣前來朝賀,場面莊嚴、壯觀。  據說乾隆曾臨時決定不把玉璽授給顒琰,只念一下傳位詔書即可。這可急壞了幾位大學士,因為這樣一來典禮就不圓滿了,傳播天下也有損乾隆帝的形象。於是連哄帶勸,最後乾隆答應交出玉璽。  授璽後,禮部鴻臚寺官員詣天安門城樓,恭宣嘉慶帝欽奉太上皇帝傳位詔書,金鳳頒詔,宣示天下。  禪讓之說,起自堯舜,但只是史冊傳聞之詞,是否真有其事,不得而知,至少秦漢以來,鮮有嘗試。像乾隆帝這樣為了踐行諾言而主動傳位者,稱之為前無古人,稱為開天闢地的大事情,毫不過分。即使退位退得不徹底,也夠令人感動的了!

上皇時期

  
乾隆晚年像

乾隆晚年像

乾隆帝在禪位之後仍居住在養心殿掌控朝政。嘉慶元年正月十九日,乾隆太上皇在圓明園召見屬國使臣,告訴他們:“朕雖然歸政,大事還是我辦。”  嘉慶帝對乾隆十分順從,當時朝鮮使臣向國內報告中國情況,說嘉慶帝“侍座太上皇,太皇喜則亦喜,太皇笑則亦笑。” 隨著乾隆太上皇的身體逐漸衰邁,和珅逐漸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  乾隆剛一退位,湖北、四川多處爆發起義,後有數十萬人參加,波及川、陝、鄂、豫、甘5省。乾隆立即分兵鎮壓各支起義軍,戰局進展很不順利,白蓮教起義軍雖遭到一些打擊但仍如火如荼。和珅怕影響太上皇的心情和健康,對他往往報喜不報憂。  乾隆太上皇有一個聽話的兒子;還有一個能幹的和珅替他處理國家大事,自己把心思放在了兒孫身上,據說他這個時候最關心的是他的重孫子能早日當爺爺,這樣他就六代同堂了,可惜最後沒有如願。  嘉慶三年十二月,乾隆病重。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辰時(1799年2月7日晨7~8點),乾隆太上皇在養心殿病逝,終年八十九歲。謚“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孝慈神聖純皇帝”,廟號“高宗”,葬河北遵化清東陵馬蘭峪裕陵。

乾隆時期著名文字獄

  乾隆年間,文字獄則達到頂峰,共發生一百三十餘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處以死刑,這意味著生者凌遲、死者戮屍、男性親族十五歲以上者連坐立斬。而由牽強附會、望文生義、捕風捉影造出的文字獄,如脫韁野馬不可控制。甚至一些瘋子胡亂塗抹也被定為“逆案”,凌遲處死,荒唐到極點。 乾隆一向“高己卑人,雄才易事”,所以雖在即位初期準行“請寬妖 言”,假造“言論寬鬆”,一旦根基穩固,“得志便猖狂”,在六十年的帝王生涯中,竟創造了130多起酷刑“文字獄” ,創造了比此前中國歷史上“文字獄”總和還多一倍多的空前奇蹟。

王錫侯《字貫》案

徐述夔《一柱樓詩集》案

乾隆勤政與博學

  趙翼(1727-1814)於乾隆十九年(1754)入值軍機,曾親見乾隆勤政情況。  乾隆帝總是卯時(早上5:00-7:00)起床。要是夏天,這時天已亮了;要是冬天,五更才盡。在軍機值班的10多人,每晚留一人值班。恐怕第二天一早有事,非一人對付得了,便每日輪一人早上班相助,於是也在五更上班。平時大家不知乾隆帝何時起床。但從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後,乾隆帝從他寢室出來,每過一門,必響鞭炮一聲,憑此就知道乾隆聖駕已到乾清宮了。這個時候,要燃一寸長的蠟燭天才亮。軍機處的十多人,過五六天才輪上一個早班,已覺辛苦,但乾隆帝則是天天這么早就上朝了。  平時無事時乾隆帝也是如此。當西北用兵征準噶爾部和回疆之時,軍事情報到達,即使是半夜,乾隆帝也一定要起來親自過目,如有要事立即召集軍機大臣指示機宜,說很多話。趙翼作記錄,有時從起草到恭楷謄正,得要一兩個時辰,這時乾隆帝還披著衣服等他。  
乾隆帝書法作品

乾隆帝書法作品

乾隆帝是雍正帝的第4個兒子。其祖父康熙帝在去世前就預言他“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乾隆自幼聰明,六歲就學,過目成誦。  乾隆帝每天召見大臣後,或作詩,或繪畫。他的詩作達4萬多首。他寫詩,用珠筆起草,讓內監交有文學造詣的軍機大臣看。詩中有典故,乾隆帝要他們注出。諸大臣往往要回去遍查典籍,有時幾天才找到出處。  有一次,著名詩人趙翼,因為入值軍機,隨乾隆帝到木蘭圍場打獵,讀到乾隆《雨獵》詩,內有“著制”二字,竟不知出處。後來他才想起《左傳·哀公二十七年》陳子帥師救鄭篇有“衣制戈杖”語,才明白。杜預註:制,雨衣也。乾隆古裝像又有一次,乾隆在作戰命令中用珠筆添了“埋根首進”四字,趙翼見了也不知意思。後來偶讀《後漢書·馬融傳》,才找到出處,是決計進兵的意思。  乾隆帝語言能力超群,乾隆精通滿語(包括老滿文和新滿文)、漢語和蒙古語,藏語和維吾爾語也達到了“能之”的程度,這在中國古代帝王中是絕無僅有的。  乾隆御製詩文集像七幀(7張) 乾隆帝在位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文化建設的政策並指示編了很多有價值的書。他開博學宏詞科,招納天下人才,下令徵求書籍,完成《明史》、《清文獻通考》、《大清會典》、《大清一統志》,尤其是《四庫全書》。這些成就與他的博學不無關係。  乾隆帝不僅有文才,還善射。每年夏天乾隆接見武官後就在宮門外比試射箭。賽三次,每次射三箭。乾隆九箭一般中六七箭。二十八年十月,他在大西門射九箭,箭箭中的。  但是,乾隆帝的視野僅限於中國本土,對同時期蓬勃發展的歐洲各國的科學文化既不關心,也不了解。中國在乾隆時期和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大。

家族人物

父母

  父親:  愛新覺羅·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滿族,母為康熙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清聖祖玄燁第四子,是清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號雍正,死後葬於清西陵之泰陵,廟號世宗,諡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  生母:  孝聖憲皇后(1693-1777),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四品典儀凌柱女。後年十三,事世宗潛邸,號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進熹貴妃。高宗即位,以世宗遺命,尊為皇太后,居慈寧宮。四十二年正月庚寅,崩,年八十六。葬泰陵東北,曰泰東陵。初尊太后,上徽號。國有慶,屢加上,曰崇德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純禧恭懿安祺寧豫皇太后。既葬,上謚。嘉慶中,再加謚,曰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后。子一,高宗。

皇后

  孝賢皇后(1712-1748),富察氏。乾隆帝之元配嫡皇后。滿族鑲黃旗,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雍正五年,七月十八日奉旨成婚,封為皇子弘暦之嫡福晉。乾隆帝即位後,冊立為皇后。史載:後恭儉,平居以通草絨花為飾,不御珠翠。歲時以鹿羔沴毧制為荷包進上,仿先世關外遺制,示不忘本也。上甚重之。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還蹕,三月乙未,崩於德州舟次,年三十七。上深慟,兼程還京師,殯於長春宮,服縞素十二日。並制述悲賦,曰:“易何以首乾坤?詩何以首關睢?惟人倫之伊始,固天儷之與齊。念懿後之作配,廿二年而於斯。痛一旦之永訣,隔陰陽而莫知。昔皇考之命偶,用掄德於名門。俾逑予而屍藻,定嘉禮於渭濱。在青宮而養德,即治壼而淑身。縱糟糠之未歷,實同甘而共辛。乃其正位坤寧,克贊乾清。奉慈闈之溫凊,為九卿之儀型。克儉於家,爰始繅品而育繭;克勤於邦,亦知較雨而課晴。嗟予命之不辰兮,痛元嫡之連棄。致黯然以內傷兮,遂邈爾而長逝。撫諸子如一出兮,豈彼此之分視?值乖舛之疊遘兮,誰不增夫怨懟?況顧予之傷悼兮,更怳悢而切意。尚強歡以相慰兮,每禁情而制淚。制淚兮淚滴襟,勞,促歸程兮變故遭。登畫?強歡兮歡匪心。聿當春而啟轡,隨予駕以東臨。抱輕疾兮念舫兮陳翟褕,由潞河兮還內朝。去內朝兮時未幾,致邂逅兮怨無已。切自尤兮不可追,論生平兮定於此。影與形兮難去一,居忽忽兮如有失。對嬪嬙兮想芳型,顧和敬兮憐弱質。望湘浦兮何先徂,求北海兮乏神術。循喪儀兮愴徒然,例展禽兮謚孝賢。思遺徽之莫盡兮,詎兩新昌而增?字之能宣。包四德而首出兮,謂庶幾其可傳。驚時序之代謝兮,屆十旬而迅如。慟兮,陳舊物而憶初。亦有時而暫弭兮,旋觸緒而欷歔。信人生之如夢兮,了萬事之皆虛。嗚呼,悲莫悲兮生別離,失內位兮孰予隨?入淑房兮闃寂,披鳳幄兮空垂。春風秋月兮盡於此已,夏日冬夜兮知復何時?”謚曰孝賢皇后;嘉慶、道光累加謚,曰孝賢誠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順輔天昌聖純皇后。祔葬裕陵  純帝繼皇后(1718——1766),烏拉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佐領那爾布之女。雍正時,封為皇子弘暦之側福晉。乾隆帝即位後,初封嫻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晉嫻貴妃;十三年七月初一晉嫻皇貴妃,攝六宮事。十五年八月初二,冊立為皇后。三十年正月隨駕南巡,閏二月十八日忤旨截髮失寵,提前送回京;五月十四日收繳歷次冊寶夾紙。三十一年七月薨,以皇貴妃禮葬。葬裕陵妃園寢純惠皇貴妃地宮之東側。且不設神牌、無祭享。  孝儀純皇后(1727—1775),魏佳氏,本漢軍旗;乾隆時抬入滿洲旗,改魏佳氏。內管領魏清泰之女。乾隆十年初封魏貴人;同年十一月封令嬪。十三年七月初一晉令妃;二十四年晉令貴妃;三十年六月晉令皇貴妃,攝六宮事。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薨,年四十九。謚令懿皇貴妃。祔葬裕陵。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永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其母令懿皇貴妃為皇后,追謚曰孝儀皇后。嘉慶、道光累加謚,曰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后。

嬪妃

  皇貴妃   慧賢皇貴妃(?-1745)高佳氏,大學士高斌之女。雍正時,事高宗潛邸,為側室福晉。乾隆帝即位後抬入滿洲鑲黃旗,嘉慶年間改姓高佳氏。初封貴妃,十年正月二十三,晉皇貴妃;正月二十五日薨。謚曰慧賢皇貴妃。祔葬裕陵。   淑嘉皇貴妃(1713-1755),金佳氏,本漢軍旗;乾隆帝即位後抬入滿洲旗,嘉慶年間改金佳氏。上駟院卿三保之女。乾隆元年初封貴人;二年晉嘉嬪;六年晉嘉妃;十三年晉嘉貴妃。二十年十一月十五日薨;十六日追晉皇貴妃。謚曰淑嘉皇貴妃。  哲憫皇貴妃,(?-1735),富察氏。佐領翁果圖之女。雍正初,入侍藩邸為格格(庶福晉)。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薨。乾隆帝即位後,追封哲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四,追晉皇貴妃。謚曰哲憫皇貴妃。祔葬裕陵。  純惠皇貴妃(1713-1760),蘇佳氏。蘇召南之女。雍正時,入侍藩邸為格格。乾隆帝即位後,初封純嬪。二年晉純妃;十年晉純貴妃。二十五年四月晉純皇貴妃;同月十九日薨,年四十八。謚曰純惠皇貴妃。葬裕陵妃園寢,位諸妃上。  慶恭皇貴妃(1724—1774),陸氏。陸士隆之女。乾隆十三年四月十二日,初封陸貴人。十六年晉慶嬪;二十四年晉慶妃;三十三年晉慶貴妃。三十九年七月十五日薨,年五十一。葬裕陵妃園寢。嘉慶四年正月初四,即太上皇駕崩次日,嘉慶帝以曾受其撫育,追晉皇貴妃。謚曰慶恭皇貴妃。  貴妃  婉貴妃 穎貴妃 愉貴妃 忻貴妃 循貴妃   妃:皆葬裕陵妃園寢。  舒妃 豫妃 容妃 芳妃 晉妃 惇妃  嬪:皆葬裕陵妃園寢。  儀嬪 怡嬪 恂嬪 慎嬪 誠嬪 恭嬪  貴人:  順貴人 壽貴人 秀貴人 白貴人 鄂貴人 瑞貴人 祿貴人 / 陸貴人 福貴人 金貴人 新貴人 慎貴人 武貴人  常在:  張常在 寧常在 揆常在平常在

皇子

  皇長子,永璜(1728-1750),母為哲憫皇貴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南巡,孝賢純皇后駕崩,永璜以大阿哥身份迎喪,但其間因與三弟永璋表現得不夠傷感,被高宗斥責二人不合體統,亦不懂禮節,被取消立儲資格。1750年薨,年二十三。高宗雖感後悔,但為時已晚,遂痛心地下諭曰:“皇長子誕自青宮,齒序居長。年逾弱冠,誕毓皇孫。今遘疾薨逝,朕心悲悼,宜備成人之禮。”追封定親王,謚曰安。子二,綿德、綿恩。  皇次子,永璉(1730-1738),母孝賢皇后。雍正帝賜名,隱示承宗器之意,“聰明貴重,氣宇不凡”,乾隆元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儲緘其名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1738年薨,乾隆帝極為傷感,冊贈皇太子,謚端慧。  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純惠皇貴妃,乾隆二十五年薨,年二十六。 追封循郡王。子一,殤。過繼永瑆次子綿懿為嗣。  皇四子,永珹(1739-1777),履端親王。母淑嘉皇貴妃。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繼和碩履懿親王允祹後,四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辰時薨逝,終年三十九歲,謚曰“端”。  皇五子,永琪(1741-1766),母愉貴妃,少習騎射,嫻國語,上鍾愛之。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榮親王。乾隆三十一年薨,年二十六。謚曰純。 子五,四皆殤;綿億。  皇六子,永瑢(1743-1790)母純惠皇貴妃,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出繼為慎靖郡王允禧子,封貝勒。乾隆三十七年,進封質郡王。善詩文、繪畫,兼通天算。  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賢皇后。“性成夙慧,歧嶷表異,出自正嫡,聰穎殊常”,乾隆帝欲立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殤,方二歲。上諭謂:“先朝未有以元後正嫡紹承大統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獲之福,此乃朕過耶!” 命喪儀視皇子從優,謚曰悼敏。嘉慶四年三月,追封哲親王。  皇八子,永璇(1746-1832),母淑嘉皇貴妃,初封儀郡王,後晉親王,時人品評其“沉湎酒色,又有腳病。”卒於道光十二年,謚“慎”,  皇九子,未命名,幼殤,未封。母為淑嘉皇貴妃。  皇十子,未命名,幼殤,未封。母舒妃。  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母淑嘉皇貴妃,幼工書,高宗愛之,每幸其府第。但為人為人刻薄吝嗇,道光三年三月三十,永瑆薨,年七十二,謚哲。子綿勤,襲親王爵  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母繼皇后。在生時僅被封貝勒,死後也沒得到追封。乾隆四十一年薨,年25歲。  皇十三子,永璟,幼殤,未封。母繼皇后。  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殤,未封。母孝儀純皇后。  皇十五子,永琰(1760-1820),即嘉慶帝。母為孝儀純皇后。  皇十六子,未命名,幼殤,未封。母孝儀純皇后。  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儀純皇后。和珅誅,沒其宅賜永璘。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晉慶親王,三月十三日去世。謚曰僖。 子六。

公主

  皇長女(1728—1729),幼殤,未封。母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皇次女(1731),幼殤,未封。母哲憫皇貴妃。皇三女(1731—1792),固倫和敬公主。母孝賢純皇后。乾隆十二年,封固倫和敬公主;三月下嫁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色布騰巴勒珠爾。乾隆五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卒,年六十二。子一,鄂勒哲特穆爾額爾克巴拜,乾隆帝親自為外孫改的名,意為鋼鐵。  皇四女(1745—1767),和碩和嘉公主。母純惠皇貴妃,乾隆二十五年正月封和碩和嘉公主;三月下嫁傅恆之子富察氏福隆安。乾隆三十二年九月初七日卒,年二十三。子一,豐紳濟倫。  皇五女(1749—1755),幼殤未封。母繼皇后。皇六女(1751—1758),幼殤未封。母忻貴妃。  皇七女(1756—1775),固倫和靜公主。母孝儀純皇后乾隆三十五年正月封固倫和靜公主;七月,下嫁博爾濟吉特氏拉旺多爾濟。乾隆四十年(1775)正月初十日卒,年二十。  皇八女(1757—1767),幼殤未封。母忻貴妃。  皇九女(1758—1780),和碩和恪公主。母孝儀純皇后,乾隆三十六年十二月封和碩和恪公主。三十七年八月嫁烏雅氏札蘭泰。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九卒,年二十三。女一。  皇十女(1775—1823),固倫和孝公主。母敦妃,乾隆帝最寵愛的女兒,“素所鍾愛,未嫁賜金機轎。性剛毅,能彎刀弓,少嘗男裝隨上狡獵,射鹿麗黽,上大喜,賞賜優厚。乾隆五十四年下嫁和珅之子豐紳殷德。道光三年九月初十日卒,年四十九。子一,殤。過繼一子福恩。

學者評價

  當代學者張宏傑語(亦可作為對乾隆帝生平的簡要評述):  他的正面像當然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政治家,這個結論有五點有力證據。第一,他是世界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君王。有人說,統治紀錄的創造者應該歸為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此人在位72年之久。然而眾所周知,太陽王5歲登基,22歲才對統治國家產生興趣。他的實際掌權時間不過50年。而從雍正咽氣那一分鐘起,到自己咽氣那一刻,乾隆皇帝手握專制皇權64年,一天也沒有與他人分享。第二,他是中國最長壽的君王。 從公元前22世紀到公元1911年,從夏禹開始到末代皇帝溥儀為止,中國大一統時代的君王近500名,只有梁武帝、武則天、宋高宗、乾隆活到了80歲,唯有乾隆一直到89歲高齡,仍然有力地掌握著權力。  第三,他是世界上運氣最好的君王之一。其一,他一生身體健康,沒有遇到大災大病。其二,他在25歲的盛年繼位,獲得最高權力的過程非常順利,毫無波折。其三,他在一個恰到好處的歷史節點登上帝位。在此之前,兩位偉大的皇帝—康熙和雍正七十多年的統治,已經給他打下了史上最好的統治基礎。第四,他是世界上統治成績最輝煌的君王之一。他統治下的中國,縱向比,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中人口最多的時期。橫向比,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乾隆年間的大清帝國,政治安定,沒有任何人敢挑戰皇權;經濟繁榮,人口比以往數千年歷史的最高點高出了近三倍。他遠征新疆,一舉拓土二萬餘里,國家的統一,從沒有如此鞏固。此時的大清氣派恢宏,威震遐邇,環顧四周,悉為屬國,“通譯四方,舉踵來王”。甚至以前從來和中國沒有交往的國家也紛紛遣使來朝,“以亘古不通中國之地,悉為我大清臣僕,稽之以牒,實為未有之盛事”。第五,他是世界上最會享受的君王之一。 在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權勢和最豐厚的財富的同時,他還擁有世界上最敏感的味蕾、最挑剔的眼睛和最精微的觸覺。從文的方面來說,他兼具學者、詩人、藝術家氣質,在詩詞、曲賦、書法、繪畫、音樂上都有很深的造詣。他還是古往今來搜羅最富的收藏家和鑑賞家。從武的方面來說,他繼承了先祖們終生征戰鍛鍊出來的良好身體素質和勇武精神,愛好騎馬、射箭、圍獵、冰嬉、摔跤,樂此不疲。他還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旅行家之一,生性好動,被稱為馬上朝廷,六次南巡,四次東巡,還有無數次其他巡幸,領略了中華大地各處奇景。除了統治的成功之外,他在許多方面也都很成功。他是一個深情而專一的丈夫。他17歲與出身名門的富察氏(即孝賢皇后)結為夫婦,兩人感情極好,伉儷情深,可謂舉案齊眉,恩愛無比。皇后不幸於乾隆十三年去世後,他悲痛欲絕,追念終生,寫下數百首悼亡之詩,其辭句感情真摯,令人動容,是他所有詩詞中最見真情的上乘之作。他是一個極為孝順的兒子。戴逸先生在《乾隆帝及其時代》中說:“乾隆對他的母親,感情深摯,發自天性。故禮敬有加,始終不渝。”他平時3天問安,5天侍膳,對母親的生活起居,關心備至。皇太后逝世後一年之內,本來幾乎每天都要寫詩的他詩興大減,作品寥寥。還有一個身份也很有意思:他還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詩人。他一生作詩41863首,而《全唐詩》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餘首。他壽命89歲,折合成天是32000多天,除去童年,能用來寫詩的不到30000天,平均每天寫詩超過一首。世界第一,當之無愧。除了這些光輝的正面外,這個人的另一面也讓人過目不忘。第一,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專制者。他積六十餘年努力,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縝密、最完善、最牢固的專制統治,把皇權推到了頂點。他的乾綱獨斷,嚴重壓抑了民眾甚至官僚階層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加深了中國人性格中的奴性和被動性,強化了同時也僵化了專制體制的堅不可摧,給中國後來的發展製造了巨大障礙.他蠻不講理地利用專制權力,對社會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嚴密控制,使所有人都不敢亂說亂動,消滅了任何不穩定的萌芽。在他眼中,皇帝、官員和百姓,是父親、兒子和孫子的關係。“臣奉君,子遵父,妻從夫,不可倒置也。”不管父親如何虐待兒子,兒子也不許有絲毫反抗。因此,老百姓無論被貪官污吏如何壓榨剝削,走投無路,也只能聽天由命,不得“越級上訪”。對於民眾的聚眾抗議,維護自己的權利,他總是視如大敵,一再強調要“嚴加處置”,甚至“不分首從,即行正法”;而對受百姓反對的官員,加以保護,“於官員應得處分,不即汲汲究治。獨慮匪徒因此長奸,不可不防其漸也”。他曾打過一個著名的比方:州縣之官,是百姓的父母,我則相當於百姓的祖父。子民動不動就告訐其父母,我怎么能聽子民們的一面之詞,聽任他們挾制自己的父母官。就好比祖父雖然喜歡自己的孫子,也決不會糊塗到讓他以自己為靠山去反抗自己的父母。所以,百姓動不動控告州縣之官,這種刁風斷不可長!第二,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殘忍、最瘋狂的文字獄製造者。乾隆年間的文網之密,文禍之多,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64年間,大的文字獄就製造了130件。為了把一切不穩定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許多精神病患者在發病之際隨手亂畫幾個不知所云的字,也會被乾隆定性為大逆不道,本人凌遲,親人連坐,這樣的文字獄居然多達21起。第三,他是中國歷史上最陰鷙的文化毀滅者。乾隆皇帝借修書而禁書的陰謀實在比秦始皇還要陰險。他一生禁毀圖書有記載者三千一百多種,十五萬一千多部,而民間因懼禍而自行毀掉的書,更是不計其數。比起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乾隆有過之而無不及。第四,他固步自封,錯過了了解西方世界的最佳機會。乾隆時期,一方面是中國史上最大的盛世,另一方面,也是中國歷史被世界甩下的時期。西方世界這艘新式戰艦,正是在乾隆自我陶醉之際,與中國擦肩而過,迅速超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