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 書法字典>>司馬丕書法>> 司馬丕百科介紹字帖

司馬丕百科介紹

生平

  哀帝司馬丕,是成帝司馬衍的兒子。生於公元340年,卒於公元365年。終年25歲,在位三年零九個月(361——365)。史稱“晉哀帝”。   司馬丕是成帝司馬衍的兒子,父親與康帝是同胞兄弟,成帝死時庾冰出於私心,沒有立司馬丕,現在穆帝無子,禇太后反過來立了司馬丕。也就是說康帝司馬岳一門帝氣已盡,那曾經私慾勝過理智的司馬岳,想自己一門子孫永久嗣帝的幻想很快破滅。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歲月輪迴,推陳出新,歷史不可能永遠定格在一個基準點上,它會變幻莫測。   哀帝五月即位,九月才立王氏為皇后。他無心春花秋月,也不管
司馬丕

司馬丕

冬去春來,一門心事在尋訪巫術、仙道。秦始皇,漢武帝的求仙之路,在他眼裡好像沒有完成似的,他要用他年輕的生命接著走下去:   帝信方士言,斷谷餌藥以求長生。侍中高崧諫曰:“此非成乘所宜為;陛下茲事,實日月之食。”不聽。辛未,帝以藥發,不能親萬機,褚太后復臨朝攝政(《資治通鑑》興寧二年三月)。   蓬山遠在天邊,哀帝求不老之丹沒有求到,服了二年的仙藥,仙境難去而身體瘦骨嶙峋地躺在了病榻上,一個個惡夢,一次次驚恐,讓他覺得自己離蓬萊仙山的路太遙遠了。正因為哀帝是一個無心帝業的人,所以他沒管燕國人,秦國人,涼州人,匈奴人,代國人和桓溫;桓溫也不客氣,他毫不留情地清除異己:   徐、兗二州刺史范汪,素為桓溫所惡,溫將北伐,命汪帥眾出梁國。冬,十月,坐失期,免為庶人,遂廢,卒於家(《資治通鑑》昇平五年十月)。

登上皇位

  哀帝司馬丕(341—365年),字乾齡。性格懦弱無能。東晉第六位皇帝,成帝司馬衍長子,穆帝司馬聃之堂兄弟,司馬聃死後繼位。曾用年號:隆和(362)興寧(363)   昇平五年(361年)5月25日,司馬丕即皇帝位,實行大赦。27日,改封東海王司馬奕為琅邪王。   司馬丕本應繼晉成帝司馬衍之後即位(344年),成為東晉的第四位皇帝,但是由於當時他尚在襁褓之中,只好由司馬岳繼位,司馬岳死後,又由其長子司馬聃繼位。司
司馬丕

司馬丕

馬聃死後他才終於登上皇帝寶座。此時,司馬丕已經21歲。   司馬丕,鹹康八年(342年),封為琅邪王。永和元年(345年)拜散騎常侍,永和十二年(357年)加中軍將軍。昇平三年(359年)除驃騎將軍。昇平五年(361年)5月,穆帝司馬聃崩。由於司馬聃沒有兒子,褚太后和會稽王司馬昱便於同月庚申日迎立司馬丕為帝。9月14日,立皇后王氏。穆帝皇后何氏稱永安宮。第二年改年號為“隆和”。但是大將桓溫當國,司馬丕形同傀儡。

執政事端

  隆和元年(362年)正月20日,東晉實行大赦,改年號為隆和。3月,桓溫上疏請求遷都洛陽,將自從永嘉之亂以來遷徒流落到長江以南的人,全部北遷,以充實河南地區的力量。後來,由於朝廷的干預,桓溫上疏遷都洛陽一事擱淺(幸虧擱淺,否則就不會有後來的宋、齊、梁、陳,“六朝”也就不會存在了)。   興寧元年(363年)3月17日,皇太妃周氏死於琅邪的宅第。18日,哀帝司馬丕前往周氏宅第辦理喪事,詔令司徒會稽王司馬昱總攬朝廷內外的各種事務。
司馬紹

司馬紹

  東晉自鹹康七年(341年),司馬岳在位期間實行土斷後,又在興寧二年(364年)3月1日再次推行,史稱“庚戌土斷”。所謂土斷,就是東晉政府整理戶籍及調整地方行政區劃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劃定州、郡、縣領域,居民按實際居住地編定戶籍。這一政策有利於行政統一和節省開支。時哀帝下令各地檢閱戶口把800寓戶口編入所在郡縣,嚴行法禁,因本年3月1日是庚戌日,故此制亦稱“庚戌制”。此制頒行後,彭城王司馬玄隱匿5戶,被查出後收付廷尉。在當時收效較大,但桓溫死後,此法亦止。

辭世原因

  興寧二年(364年),哀帝司馬丕相信方術之士的話,迷上了長生術,按照道士傳授的長生法,“斷谷、服丹藥(不吃飯,只吃丹藥),”以求長生不老。侍中高崧勸諫說:“這不是帝王應該幹的事。如果這樣,陛下實在就像出現日食月食一樣犯了過失。”司馬丕不聽勸諫。22日,司馬丕因為藥性發作,不能親臨政事,褚太后又臨朝攝政。   興寧三年(365年)正月,皇后王氏崩。2月22日,司馬丕也中毒死於建康宮西堂。在位4年,終年25歲。司馬丕無廟號,諡號哀帝。2月29日,葬司馬丕及靜皇后王氏於安平陵(今南京雞籠山)。   哀帝沒有後嗣,23日,皇太后下達詔令,讓琅邪王司馬奕繼承帝位。朝廷百官到琅邪王的宅第去迎接他。當天,司馬奕即皇帝位,實行大赦。

桓溫專政

  范汪最早的功勞要算鹹和三年(328)四月,他冒險到尋陽,把蘇峻攻打京城叛亂的情況向尋陽的溫嶠作了匯報,溫嶠才率兵攻打建康。如今三十三年過去,桓溫對這位曾經在永和三年(347)幫他出兵成都的老戰友也厭惡起來,他把范汪貶回家當了百姓。范汪也許是年老、加上生氣,死在了家中。  三月,建康城裡沒有春風拂面,更沒有人面桃花,看上去暮氣沉沉,桓溫在司馬衙門踱步,想了一會哀帝信奉巫術、方士,想了一會秦、燕二國,想了一會篡位的心事,當他看到街面上這一蕭條的景象時,臉上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意。於是,他有了新的主張:  
桓溫

桓溫

  溫上疏請遷都洛陽。自永嘉之亂播渡江表者,一切北徙,以實河南。朝廷畏溫,不敢為異。而北土蕭條,人情疑懼,雖並知不可,莫敢先諫。散騎常待領著作郎孫綽上疏曰:“昔中宗龍飛,非惟信順協於天人,實賴萬里長江畫而守之耳。今自喪亂已來,六十餘年,河、洛丘墟,函夏蕭條。士民播流江表,已經數世,存者老子長孫,亡者丘隴成行,雖北風之思感其素心,目前之哀實為交切。若遷都旋軫之日,中興五陵,即復緬成遐域。秦山之安,既難以理保,烝烝之思,豈不纏於聖心哉!溫今此舉,誠欲大覽始終,為國遠圖;而百姓震駭,同懷危懼,豈不以反舊之樂賒,而趨死之憂促哉!何者?植根江外,數十年矣,一朝頓欲拔之,驅踧於窮荒之地。提挈萬里,逾險浮深,離墳墓,棄生業,田宅不可復售,舟車無從而得。舍安樂之國,適習亂之鄉,將頓仆道塗,飄溺江川,僅有達者。此仁者所宜哀矜,國家所宜深慮也!臣之愚計,以為且宜遣將帥有威名、資實者,先鎮洛陽,掃平梁、許,清壹河南。運漕之路既通,開墾之積已豐,豺狼遠竄,中夏小康,然後可徐議遷徙耳。奈何舍百勝之長理,舉天下而一擲哉!”綽,楚之孫也。少慕高尚,嘗著《遂初賦》以見志。溫見綽表,不悅,曰:“致意興公,何不尋君《遂初賦》,而知人家國事邪!”(《資治通鑑》隆和元年三月)。  桓溫提出遷都洛陽,表面上是出於戰略的考慮,因為河南一帶由於戰爭死亡、搶掠的人口占去了百分之七十,導致老的老,寡的寡,人煙稀少,如果東晉一度北伐,地方供給成為問題,這對他提出遷都有一定的理論依據;他內心深處在琢磨著趁遷都之機進一步樹立自己的威信,因為洛陽是他第二次北伐從燕國人手裡奪回的,一度遷到洛陽,誰要反對他當皇帝,也要看看洛陽是怎么回來的。朝中大臣怕遷都,多半是為了家產,因此不想遷。但這些人又怕當著桓溫的面反對,只有作家孫綽向桓溫寫信說:“中宗司馬睿能在建康當皇帝,不僅僅是靠信譽讓天下和諧,關鍵是有萬里長江天險。六十年的戰爭,許昌、洛陽成為了廢墟,華夏蕭條,讓江東父老遠離祖業,捨棄富饒的江東,是棄百利而就一害。”孫綽的意思很明確,東吳有萬里長江天險,不應該遷都。孫綽是一位少年懷志的人,他曾經著有《遂初賦》,抒發過他的理想。桓溫見到孫綽的表章後,不愉快地對送表章的人說:“你跟我致意孫綽,讓他把《遂初賦》也送來;一個空懷志向的人,怎么能知道國家大事呢!”一句話,桓溫瞧不起孫綽。他執意要遷都,朝廷憂慮、恐懼,派侍中阻止桓溫時,揚州刺史王述猜透了桓溫:  時朝廷憂懼,將遣侍中止溫,揚州刺史王述曰:“溫欲以虛聲威朝廷耳,非事實也;但從之,自無所至。”乃詔溫曰:“在昔喪亂,忽涉五紀,戎鍬肆暴,繼襲凶跡,眷言西顧,慨嘆盈懷。知欲躬帥三軍,蕩滌氛穢,廓清中畿,光復舊京,非夫外身徇國,孰能若此?諸所處分,委之高算。但河洛丘墟,所營有廣,經始之勤,致勞懷也。”事果不行(《資治通鑑》隆和元年三月)。  王述讓哀帝廷滿口答應桓溫遷都的請求,他認為桓溫遷都是為了虛張自己的威望,等朝廷答應下來,他自然會停止遷都。哀帝聽王述這樣一說,枯乾的手握著發抖的筆,下了一道詔書,遣詞謙恭:恭維說只有姑父(桓溫娶明帝女南康公主為妻)才能完成如此壯舉,現在國難當頭,看來一切都得靠你南郡公了。這道詔書一下,桓溫果然不出王述所料,再也不提遷都。桓溫雖然沒有再提遷都,但心裡不舒服,他覺得沒有遷都自己有些失面子,又找出一樁事來想挽回面子,讓朝廷遷移洛陽宮殿里掛鍾柱子:  溫又議移洛陽鍾虡。述曰:“永嘉不競,暫都江左,方當蕩平區宇,旋軫舊京。若其不爾,宜改遷園陵,不應先事鍾虡!”溫乃止(《資治通鑑》隆和元年五月)。  可能虡(指鍾柱。這裡泛指象徵皇權禮器的鐘)在桓溫眼裡這時非常神聖,他建議把洛陽的鐘虡移到建康來,對他沒有實現遷都也有一個補充說法。這次王述當面對他說:“永嘉年間失去洛陽,晉朝定都建康是暫時的,如果收復了失地,將來會還都洛陽;就是將來不還都,也應該是先遷司馬氏先帝的陵墓,不應該先遷鍾虡。”桓溫見自己理虧詞窮,也就不了了之。我想:他提出遷都是虛張聲譽的需要;他提出移鍾虡,既是在試探朝中還有多少人反對他,計畫著自己篡位的對策。看來桓溫並不高明,他想到的只是精神信仰方面的小事,而此時秦王苻堅抓的是人才教育方面的大事:  秦王堅親臨太學,考第諸生經義,與博士講論,自是每月一至焉(《資治通鑑》隆和元年五月)。  面對秦國興辦教育,燕國擴疆拓土,一心求仙的晉哀帝在興寧元年(363)五月,乾脆把大權都交給了桓溫:  五月,加征西大將軍桓溫侍中、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假黃鉞。溫以撫軍司馬王坦之為長史。坦之,述之子也。又以征西掾郗超為參軍,王珣為主簿,每事必與二人謀之。府中為之語曰:“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溫氣概高邁,罕有所推。與超言,常自謂不能測,傾身待之,超亦深自結納。珣,導之孫也,與謝玄皆為溫掾,溫俱重之。曰:“謝掾年四十必擁旄杖節,王掾當作黑頭公,皆未易才也。”玄,奕之子也(《資治通鑑》興寧元年五月)。  桓溫有了黃鉞,標誌著他離皇權不遠了。於是,他把當時的精英王坦之、郗超、王珣、謝玄等人都籠絡在他的名下。  這年八月,涼州政變,張天賜殺了涼主張玄靚:  張玄靚祖母氏卒,尊庶母郭氏為太妃。郭氏以張天錫專政,與大臣張欽等謀誅之。事泄,欽等皆死。玄靚懼,以位讓天錫,天錫不受。右將軍劉肅等勸天錫自立。閏月,天錫使肅等夜帥兵入宮,弒玄靚,宣言暴卒,謚曰沖公。天錫自稱使持節、大都督、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時年十八。尊母劉美人曰太妃。遣司馬綸騫奉章詣建康請命,並送御史俞歸東還(《資治通鑑》興寧元年八月)。  十八歲的張天錫當了大將軍、涼州牧、西平公,看來此人也是一個專橫的人。張天錫雖然專橫,但還聽祖先的遺訓,連忙派人到晉朝稱臣。晉哀帝辜負了張天錫的一片苦心,沒有加封張天錫。到興寧二年(364)三月,他服下仙丹倒床之後,再次讓禇太后攝政。四月,燕國派李洪攻許昌、汝南,穎川太守李福戰死,汝南太守朱斌逃到壽春,陳郡太守朱輔退保彭城。桓溫派袁真等人迎敵,他本人率水兵屯合肥。  燕軍掠奪河南一萬多戶遷徙到幽州、冀州,再次占領許昌。面對許昌淪陷,桓溫不主觀找自己的失策,而是把失敗的責任推到袁真,導致後來袁真投奔燕國。  外面的世界錯綜複雜,瞬息萬變,晉哀帝本人像吸毒難拔的癮君子,日益消瘦,到了興寧三(365)年正月,哀帝的王皇后可能也服了仙藥,死在哀帝前一個月,哀帝死前,洛陽守將陳祐留下沈勁和五百弱兵守著,等於把洛陽也交給了燕國。哀帝聽到這一訊息,無動於衷,丹藥讓他連兒子也沒有生一個,伴隨著裊裊的青煙,在一群如花似玉的妃子們的哭泣聲中,他那醜陋乾癟的嘴唇動了動,就命歸黃泉:  丙申,帝崩於西堂,事遂寢。帝無嗣,丁酉,皇太后詔以琅邪王奕承大統。百官奉迎於琅邪第,是日,即皇帝位,大赦(《資治通鑑》興寧三年二月)。  二月十九日,哀帝枯乾的臉上由青轉為蒼白,死在了西堂……成帝的長子就這樣走了。

史籍記載

  晉書 帝紀第八  哀皇帝諱丕,字千齡,成帝長子也。鹹康八年,封為琅邪王。永和元年拜散騎常侍,十二年加中軍將軍,昇平三年除驃騎將軍。五年五月丁巳,穆帝崩。皇太后令曰:「帝奄不救疾,胤嗣未建。琅邪王丕,中興正統,明德懋親。昔在鹹康,屬當儲貳。以年在幼沖,未堪國難,故顯宗高讓。今義望情地,莫與為比,其以王奉大統。」於是百官備法駕,迎於琅邪第。庚申,即皇帝位,大赦。壬戌,詔曰:「朕獲承明命,入纂大統。顧惟先王宗廟,蒸嘗無主,太妃喪庭,廓然靡寄,悲痛感摧,五內抽割。宗國之尊,情禮兼隆,胤嗣之重,義無與二。東海王奕,戚屬親近,宜奉本統,其以奕為琅邪王。」秋七月戊午,葬穆皇帝於永平陵。慕容恪攻陷野王,守將呂護退保滎陽。八月己卯夜,天裂,廣數丈,有聲
晉哀帝司馬丕

晉哀帝司馬丕

如雷。九月戊申,立皇后王氏。穆帝皇后何氏稱永安宮。呂護叛奔於莫容?。冬十月,安北將軍范汪有罪廢為庶人。十一月丙辰,詔曰:「顯宗成皇帝顧命,以時事多艱,弘高世之風,樹德博重,以隆社稷。而國故不巳,康穆早世,胤祚不融。朕以寡德,復承先緒,感惟永慕,悲育兼摧。夫昭穆之義,固宜本之天屬。繼體承基,古今常道。宜上嗣顯宗,以修本統。」十二月,加涼州刺史張玄靚為大都督隴右諸軍事、護羌校尉、西平公。  隆和元年春正月壬子,大赦,改元。甲寅,減田稅,畝收二升。是月,慕容?將呂護、傅末波攻陷小壘,以逼洛陽。二月辛未,以輔國將軍、吳國內史庾希為北中郎將、徐兗二州刺史,鎮下邳;前鋒監軍、龍驤將軍袁真為西中郎將、監護豫司並冀四州諸軍事、豫州刺史,鎮汝南,並假節。丙子,尊所生周氏為皇太妃。三月甲寅朔,日有蝕之。夏四月,旱。詔出輕系,振睏乏。丁丑,梁州地震,浩釁山崩。呂護復寇洛陽。乙酉,輔國將軍、河南太守戴施奔於宛。五月丁巳,遣北中郎將庾希、竟陵太守鄧遐以舟師救洛陽。秋七月,呂護等退守小平津。進琅邪王奕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鄧遐進屯新城,庾希部將何謙及慕容?將劉則戰於檀丘,破之。八月,西中郎將袁真進次汝南,運米五萬斛以饋洛陽。冬十月,賜貧乏者米,人五斛。章武王珍薨。十二月戊午朔,日有蝕之。詔曰:「戎旅路次,未得輕簡賦役。玄象失度,亢旱為患,豈政事未洽,將有板築、渭濱之士邪!其搜揚隱滯,蠲除苛碎,詳議法令,鹹從損耍。」庾希自下邳退鎮山陽,袁真自汝南退鎮壽陽。  興寧元年春二月己亥,大赦,改元。三月壬寅,皇太妃薨於琅邪第。癸卯,帝奔喪,詔司徒、會稽王昱總內外眾務。夏四月,慕容?寇滎陽,太守劉遠奔魯陽。甲戌,揚州地震,湖瀆溢。五月,加征西大將軍桓溫侍中、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假黃鉞。復以西中郎將袁真都督司、冀、並三州諸軍事,北中郎將瘦希都督青州諸軍事。癸卯,慕容?陷密城,滎陽太守劉遠奔於江陵。秋七月,張天錫弒涼州刺史、西平公張玄靚,自稱大將軍、護羌校尉、涼州牧、西平公。丁酉,葬章皇太妃。八月,有星孛於角亢,入天市。九月壬戌,大司馬桓溫帥眾北伐。癸亥,以皇子生,大赦。冬十月甲申,立陳留王世子恢為王。十一月,姚襄故將張駿殺江州督護趙毗,焚武昌,略府藏以叛,江州刺史桓沖討斬之。是歲,慕容?將慕容塵攻陳留太守袁披於長平。汝南太守朱斌承虛襲許昌,克之。  二年春二月庚寅,江陵地震。慕容?將慕容評襲許昌,潁川太守李福死之。評遂侵汝南,太守朱斌遁於壽陽。又進圍陳郡,太守朱輔嬰城固守。桓溫遣江夏相劉岵擊退之。改左軍將軍為游擊將軍,罷右軍、前軍、後軍將軍五校三將官。癸卯,帝親耕藉田。三月庚戌朔,大閱戶人,嚴法禁,稱為庚戌制。辛未,帝不豫。帝雅好黃老,斷谷,餌長生藥,服食過多,遂中毒,不識萬機,崇德太后復臨朝攝政。夏四月甲申,慕容?遣其將李洪侵許昌,王師敗績於懸瓠,朱斌奔於淮南,朱輔退保彭城。桓溫遣西中郎將袁真、江夏相劉岵等鑿陽儀道以通運,溫帥舟師次於合肥,慕容塵復屯許昌。五月
司馬丕手跡

司馬丕手跡

,遷陳人於陸以避之。戊辰,以揚州刺史王述為尚書令、衛將軍。以桓溫為揚州牧、錄尚書事。壬申,遣使喻溫入相,溫不從。秋七月丁卯,復征溫入朝。八月,溫至赭圻,遂城而居之。苻堅別帥侵河南,慕容?寇洛陽。九月,冠軍將軍陳祐留長史沈勁守洛陽,帥眾奔新城。  三年春正月庚申,皇后王氏崩。二月乙未,以右將軍桓豁監荊州揚州之義城雍州之京兆諸軍事、領南蠻校尉、荊州刺史;桓沖監江州荊州之江夏隨郡豫州之汝南西陽新蔡潁川六郡諸軍事、南中郎將、江州刺史,領南蠻校尉,並假節。  丙申,帝崩於西堂,時年二十五。葬安平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