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 書法字典>>王縉書法>> 王縉百科介紹字帖

王縉百科介紹

唐代宰相王縉

人物簡介

  王縉 王縉科舉及第後,累任侍御史和兵部員外郎等官。“安史之亂”時任太原少尹,協助李光弼守太原,頗有功績和謀略,被輿論所推重,升任憲(刑)部侍郎。後兩次出任宰相,外任河南副元帥、侍中持節都統河南淮西、山南東道諸節度行營事、東都留守、河東節度使兼太原尹、北都留守等軍事要職,並以“才微位高”、“無益時事”、不應“無功增秩”等理由自謙,讓出高位和兼職。在太原少尹任上,他整肅紀律,從嚴治軍,將恃功自居不受約束的太原舊將王無縱、張奉璋等到以軍法處斬,全軍將校再不敢玩忽職守。  “安史之亂”平息後,當王維因被安祿山俘虜而受審查時,他誠懇地要求免除自己的官職來為兄長贖罪,使兄王維得到從寬處理。兄弟之間的情誼,頗受世人稱讚。  王縉晚年身為宰相,但面對權臣元載專斷驕橫的行為,卻不敢進行鬥爭,反而事事附和。大曆十二年(777),元載獲罪受誅,他也被貶為括州(今浙江麗水)刺史。後又被召歸,為太子賓客、分司東都,直到去世。  王縉一生篤信佛法。任宰相時,大興佛教之風,使大曆年間佛教盛極一時,寺廟雲集,沃壤被占,僧徒橫行,寺廟成為藏污納垢之所,導致刑政失修,政治腐敗。  王縉還是一位散文作家兼詩人,惜作品留存不多。散文只有表、碑、冊等體,意義不大,詩作與王維的風格相似,具有一種平淡清新之美。

舊唐書《王縉傳》

  王縉,字夏卿,河中人也。少好學,與兄維早以文翰著名。縉連應草澤及文辭清麗舉,累授侍御史、武部員外。祿山之亂,選為太原少尹,與李光弼同守太原,功效謀略,眾所推先,加憲部侍郎,兼本官。時兄維陷賊,受偽署,賊平,維付吏議,縉請以己官贖維之罪,特為減等。  縉尋入拜國子祭酒,改鳳翔尹、秦隴州防禦使,歷工部侍郎、左散騎常侍。撰《玄宗哀冊文》,時稱為工。改兵部侍郎。屬平殄史朝義,河朔未安,詔縉以本官河北宣慰,奉使稱旨。廣德二年,拜黃門侍郎、同平章事、太微宮使、弘文崇賢館大學士。其年,河南副元帥李光弼薨於徐州,以縉為侍中、持節都統河南、淮西、山南東道諸節度行營事。縉懇讓侍中,從之,加上柱國,兼東都留守。歲余,遷河南副元帥,請減軍資錢四十萬貫修東都殿宇。大曆三年,幽州節度使李懷仙死,以縉領幽州、盧龍節度。縉赴鎮而還,委政於燕將朱希彩。又屬河東節度辛雲京卒,遂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營田觀察等使。縉又讓河南副元帥、東都留守,從之。太原舊將王無縱、張奉璋等恃功,且以縉儒者易之,每事多違約束。縉一朝悉召斬之,將校股慄。  二歲,罷河東歸朝,授門下侍郎、中書門下平章事。時元載用事,縉卑附之,不敢與忤,然恃才與老,多所傲忽。載所不悅,心雖希載旨,然以言辭凌詬,無所忌憚。時京兆尹黎乾者,戎州人也,數論事,載甚病之,而力不能去也。乾嘗白事於縉,縉曰:“尹,南方君子也,安知朝禮!”其慢而侮人,率如此類。  縉弟兄奉佛,不茹葷血,縉晚年尤甚。與杜鴻漸舍財造寺無限極。妻李氏卒,舍道政里第為寺,為之追福,奏其額曰寶應,度僧三十人住持。每節度觀察使入朝,必延至寶應寺,諷令施財,助己修繕。初,代宗喜祠祀,未甚重佛,而元載、杜鴻漸與縉喜飯僧徒。代宗嘗問以福業報應事,載等因而啟奏,代宗由是奉之過當,嘗令僧百餘人於宮中陳設佛像,經行念誦,謂之內道場。其飲膳之厚,窮極珍異,出入乘廄焉,度支具廩給。每西蕃入寇,必令群僧講誦《仁王經》,以攘虜寇。苟幸其退,則橫加錫賜。胡僧不空,官至卿監,封國公,通籍禁中,勢移公卿,爭權擅威,日相凌奪。凡京畿之豐田美利,多歸於寺觀,吏不能制。僧之徒侶,雖有贓奸畜亂,敗戮相繼,而代宗信心不易,乃詔天下官吏不得箠曳僧尼。又見縉等施財立寺,窮極瑰麗,每對揚啟沃,必以業果為證。以為國家慶祚靈長,皆福報所資,業力已定,雖小有患難,不足道也。故祿山、思明毒亂方熾,而皆有子禍。僕固懷恩將亂而死;西戎犯闕,未擊而退。此皆非人事之明徵也。帝信之愈甚。公卿大臣既掛以業報,則人事棄而不修,故大曆刑政,日以陵遲,有由然也。  五台山有金閣寺,鑄銅為瓦,塗金於上,照耀山谷,計錢巨億萬。縉為宰相,給中書符牒,令台山僧數十人分行郡縣,聚徒講說,以求貨利。代宗七月望日於內道場造盂蘭盆,飾以金翠,所費百萬。又設高祖已下七聖神座,備幡節、龍傘、衣裳之制,各書尊號於幡上以識之,舁出內,陳於寺觀。是日,排儀仗,百僚序立於光順門以俟之,幡花鼓舞,迎呼道路。歲以為常,而識者嗤其不典,其傷教之源始於縉也。

宋代名臣王縉

  王縉(公元1073年~公元1159年),字子云,宋分水(今桐廬縣分水鎮)人。東晉丞相王導後裔。宋理學大師張栻在南軒集卷三十八《王司諫縉墓志銘》中稱:“晉司徒導南渡,始家江左。其後有居睦州桐廬者曰朐封,仕唐為和州刺史,生肅清主簿淘,淘生梁烏程丞耕,耕生周明州衙推仁鎬,因家於明而處者,為嚴州分水人。”縉為仁鎬玄孫,崇寧五年(1106)登進士,授歙州(今安徽歙縣)司法參軍,升任英州(今廣東英德縣)知州。吏部考核,其品格與治績皆列一等。高宗詔其入京面對,初擬授任滁州,以固邊備,因朝議未決,改任虔州(今贛州)知州,未幾召回任金部員外郎。復出將任溫州,陛辭時,皇上稱他不宜離開朝廷,即拜為監察御史,擢升殿中侍御史。首陳“正綱紀”、“明賞罰”等六事;又東南大旱,縉提出禁科役、免谷稅等賑災弭變措施,頗受朝廷重視。不久,再遷右司諫。時淮河一帶戰事緊急,某將畏縮不前,請嚴治,以振抗敵保國之軍威。又因大臣間相互傾軋,縉深為憂慮,籲請同僚把猜忌消滅於萌芽狀態,同心同德,共濟國事。紹興七年(1137)八月,淮西軍副統制酈瓊率部叛變投敵,統制張景,兵部尚書呂祉先後遇害。言官歸咎宰相謀帥不善。縉抗聲說:命帥時我輩皆參與其事,豈能獨罪宰臣!因之反遭誣劾,連坐落職,出任常州知州。有舊僚屬某,曾在金庭供職,經常州時謁見縉,縉當面予以詰責,並羞辱之。此人與秦檜有深交,便向檜訴說,檜大怒,罷知州職,管台州崇道觀。乞休歸家後,怡然自樂近20年。既老,朝廷賜三品服,年八十七而卒。臨終,對家人說,生平未做虧心事,死而無憾。  縉任言官多年,做到知無不言。常說:人才難得,特別是國家多事之秋,更要愛惜人才。所以雖身居言路,不專事彈劾,惟論社稷安危大計,以啟悟君心。高宗稱讚他中正不阿,得諫臣體。以後官論事有不當者,帝常說,王縉奏事,可資借鑑。  分水王氏自王縉之後族始盛,有宋一代分水王氏共湧現了十六位進士。王縉六世孫王夢聲在元初因出任崑山州學正而定居江蘇太倉,其後代發展成橫跨明清的衣冠詩書望族——太倉王氏家族,明代中期的文壇盟主、史學巨擘王世貞即為王夢聲的八世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