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 書法字典>>王僧虔書法>> 王僧虔百科介紹字帖

王僧虔百科介紹

簡介

  王僧虔,琅琊臨沂人。南朝齊書法家。字簡穆,王羲之四世族孫。官至尚書令。喜文史,善音律,工真、行書。書承祖法, 豐厚淳樸而有骨力。 《齊書》本傳稱:“僧虔善隸楷書, 宋文帝見其書素扇,嘆曰:‘非惟跡逾子敬,方當器雅過之。’”唐代張懷瓘《書斷》稱:“祖述小王,尤尚古直,若溪澗含冰, 岡巒被雪, 雖極清肅,而寡於風味。”竇臮《述書賦》稱其書:“致豐富,得能失剛。鼓怒駿爽,阻負任強。然而神高氣全,耿介鋒芒。髮捲伸紙,滿目輝光。”墨跡有《王琰帖》。著有《論書》等

生平

  
《王琰貼》

《王琰貼》

王僧虔(426~485年),字簡穆,祖籍琅琊臨沂,南北朝時期人,仕宋、齊兩朝,書法家,官至尚書令。為王導五世孫,王羲之四世族孫。曾祖父王洽 ,東晉吳郡內史,善書。祖父王珣,東晉司徒,善書。父親王曇首,右光祿大夫。王僧綽之弟。喜文史,善音律,解星象,工真、行書。書承祖法,豐厚淳樸而有骨力。墨跡有《王琰帖》,著有《論書》、《伎錄》等。  宋孝武帝大明時期,授御史中丞。甲族向來多不居御史之職,王氏子弟居於烏衣巷的仕宦稍差,王僧虔得授此官,說:“此是烏衣諸郎坐處,我亦可試為耳。”  《南齊書》本傳稱:“僧虔善隸楷書, 宋文帝見其書素扇,嘆曰:‘非惟跡逾子敬,方當器雅過之。’”齊高帝蕭道成善書,即位後仍篤好不已。曾就書法詢問王僧虔:“誰為第一?”僧虔說:“臣書第一,陛下亦第一。”高帝笑道:“卿可謂善自為謀矣。”另有一說,高帝問:“我書何如卿?”僧虔答道:“臣正書第一,草書第二;陛下草書第二,而正書第三。臣無第三,陛下無第一。”高帝大笑說:“卿善為辭;然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唐代張懷瓘《書斷》稱:“祖述小王,尤尚古直,若溪澗含冰,岡巒被雪,雖極清肅,而寡於風味。”竇臮《述書賦》稱其書:“致豐富,得能失剛。鼓怒駿爽,阻負任強。然而神高氣全,耿介鋒芒。髮捲伸紙,滿目輝光。”  永明三年(485年),去世,時年六十。追贈司空,侍中如故。謚簡穆。

藝術特色

  父曇首,伯父弘。宋文帝時,為太子舍人,累遷尚書令,戒盈守滿,屈己自容。兄僧綽遇害,或勸之逃,涕泣不可。撫兄子儉逾所生,然訓誡有方,儉為朝宰,仍不少假借,齊世祖即位,遷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固辭不受。僧虔好文史,解音律。少時,父曇首兄弟集會,弘子僧達下地作彪子,僧虔累十二博棋,即不墜落,亦不重作,僧作采蠟燭為鳳皇,僧達奪取打壞,亦復不惜。王僧虔是南朝齊的著名書法家。他不僅才學極高,而且十分幽默機警,很會處理與君王相伴時的關係,他先後侍奉過三位皇帝,深受他們的讚賞。王僧虔,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王羲之
王僧虔

王僧虔

四世族孫,官至侍中。工正、行書,繼承祖法,他的書法為當時所推崇,影響及唐宋。宋文帝劉義隆對王僧虔的書法比較欣賞,經常召他寫字潑墨。王僧虔則是寵辱不驚,不卑不亢,因而更加受到劉義隆的器重。有一次,王僧虔在白絹扇面上作書,宋文帝看後非常高興,讚嘆說:“你不僅書法直追王獻之,就是才氣和雅量也比王獻之有過之而無不及呀!”王僧虔聽後,心中也很高興,做為一個臣子,能受到皇上這樣的賞識也算是莫大的榮耀了。可王僧虔並沒飄飄然,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忙接上說:“皇上聖明,大宋江山固若金湯千秋萬代,如果沒有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臣縱然有些塗鴉的喜好,怕也是喪於沛亂了。”一席話把劉義隆說得心花怒放,命庫吏重重地賞了王僧虔。後來孝武帝劉駿即位,王僧虔一改前轍,很少顯露自己的書法才能。原來,這個劉駿不僅在政治上專權,在書法上他也想獨占鰲頭。他知道王僧虔的書法名氣很大,便總想找茬滅一滅王僧虔的威風。這王僧虔決不是看不出眉眼高低的呆子,便夾起“尾巴”做人,不讓孝武帝難堪。有一次,孝武帝召集一群儒生雅士,設案揮毫,王僧虔當然也在其中。他故意露出敗筆,使自己的書法任人評頭論足。到後來,他乾脆專門用壞筆寫字,結果這一時期他的字既無“二王”之風,又不合章法。這樣一來,劉駿的書法真的比他勝上一籌了。孝武帝見王僧虔也不過如此,有他在還能給自己當“襯托”便容納了他,不再對他冷言冷語的旁敲側擊了。到了齊高帝蕭道成的時候,王僧虔可以說是人書俱老,書法更加遒勁古樸。這個蕭道成比孝武帝開明得多,也喜愛書法。他經常與王僧虔同案揮毫,一比高低。王僧虔見齊高帝真誠比試書法並無他意,便也放開了手腳。有一次蕭道成與王僧虔比試書法,兩人各書一幅之後,齊高帝問:“你看咱倆的書法誰可以得第一名?”王僧虔眨眨眼睛,沉吟了一會兒,回答說:“我的書法,在臣子當中要算是最好的,而陛下您的書法,在皇帝中是首屈一指的。”齊高帝聽罷哈哈大笑說:“你這個王僧虔呀,真算得上既會奉承別人,又善於標榜自我了! ”

人物傳說

  王僧虔雄發劉代  兩晉南北朝時期,世家大族中擅長書法的人很多,其中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縣)王氏家族,更是家學醇厚,造就出一代又一代書法名家。先是王羲之和他的父子妻媳、叔伯兄弟,以書法藝術在兩晉享有盛名,形成了聲勢浩大的“王家軍”,雄視當時的書法聖壇。此後,王氏家族人才輩出,源源不斷。如果說,王羲之和王獻之是兩晉時期“王家軍”的傑出代表,那么,王僧虔就是南朝“王家軍”有代表性的後起之秀。  王僧虔(426—485年)是王羲之的四世族孫。他父親王縣首是劉宋時代著名的書法家。受家學的影響,王僧虔從小就對書法感興趣,苦學勤練,經年累月。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少年時代的王僧虔就以一手漂亮的隸體字征服了周圍的許多人。據說,有一次,宋文帝劉義隆目睹了王僧虔在白扇上題字的情景後,由衷地讚嘆說:“王僧虔的字不僅在形象上比王獻之的漂亮,在氣勢、骨力上也要高出一籌。”從此,王僧虔聲名大振。青壯年時期的王僧虔,更是名聞退還,深受愛好書法的宋孝武帝劉駿和齊高帝蕭道成的賞識、器重。得到皇帝的青睞,固然是件好事,但也有麻煩;稍有不慎,
王僧虔

王僧虔

就會引禍上身,王僧虔深諳此道,所以平安無事。不過,為這事,他真是煞費苦心。比如:  王僧虔  自以為書法技藝精湛的劉駿圖慕虛榮,渴望將“書壇第一”的桂冠戴在自己的頭上,王僧虔每次應召同他比字時,就有意留一手,把字寫得差一些,以滿足這位皇上爭強好勝的虛榮心。王僧虔因此越發得到劉駿的寵愛。後來,齊代開國皇帝蕭道成慕名召見王僧虔,要同他比試書法,決一高低。待雙方都亮出拿手絕活,表演結束後,蕭道成故意問道:“誰為第一?”王僧虔不慌不忙地答道:“臣下的書法在群臣中數第一,陛下的書法在皇帝中為第一。”王僧虔機智圓滑的回答令蕭道成滿心歡喜。王僧虔敢將自己與當朝皇帝相提並論,同時列為“第一”,皇帝不但沒有怪罪他,反而引以為榮,沾沾自喜,足以說明他的書法在當時確實很有名望,連皇帝也想“高攀”他呢。由此看來,梁代有人評論歷代書法時,說“王僧虔雄發劉代”,絕不是什麼溢美之辭,拔高之論,王僧虔當之無愧。他的書法作品有《王琰帖》等傳世。  王僧虔不僅工於書法,能寫一手好字,在書法理論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從現存他的幾篇書法論文《書賦》、《論書》等來看,他在書法理論上的獨特建樹主要表現在這么兩個方面:  首先,他提出書法要創造出完美的藝術形象。在他看來,書法不是下門單純再現的藝術,它沒有具體可見的對象,書法家必須通過感情和想像把不可見的東西化為具體可見的藝術形象。為此,他在創作中,就得一邊想著要遵循一定的法則,一邊又要想像出可見的書法形象,做到心得手應。使書法形象具有感人的生命力,在美艷之中透出深厚的功力。既要循規蹈矩,又得馳騁想像,這是不是互相矛盾呢?當然不。因為王憎虔這裡所說的“想像”,不是不著邊際的憑空幻想,而是與現實生活中美的形象相通的一種思維活動,如把握下筆的輕重時,就要分別想像輕而薄的蟬翼和濃而重的雲塊。因此他反覆強調,書法藝術既要遵循一定的規矩法度,又要放開手腳,富於想像,不為規矩法度所束縛,這樣才有創造性,才能創造出完美的藝術形象。這一主張,實際上對包括書法在內的一切藝術
王僧虔

王僧虔

的創作活動,都具有指導意義。  其次,他提出“天然”與“功夫”,“媚”與“力”這些美學範疇。這裡的“天然”,是指書法家的天賦條件,在書法方面的天資;“功夫”是指後天用心學習和書法實踐的程度。“力”指書法骨力,是先天才能同後天學習相結合的結果;“媚”是美好的意思,指書法藝術的形象美。他認為,對書法藝術來說,這幾種因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只有把這些因素結合起來,才能創造出完美的書法藝術形象。根據這個道理,他對歷代書法名家及其作品逐一進行評價,指出他們或天然有餘,而功夫不足;或媚氣十足,而骨力恨弱。總之,各有所長,又各有所短。  別人的字都有欠缺,王僧虔自己的字有沒有呢?梁武帝說他的字“奕奕皆有一種風流氣骨”。看來,他的字在天然與功夫、媚與力的結合上,確實是體現得比較好的。

人物故事

  王僧虔誡子   知汝恨吾不許汝學,欲自悔厲,或以闔棺自欺,或更擇美業,且得有慨,亦慰窮生。但亟聞斯唱,未睹其實。請從先師聽言觀行,冀此不復虛身。吾未信汝,非徒然也。往年有意於史,取《三國志》聚置床頭,百日許,復從業就玄,自當小差於史,猶未近彷佛。曼倩有云:“談何容易。”見諸玄,志為之逸,腸為之抽,專一書,轉誦數十家注,自少至老,手不釋卷,尚未敢輕言。汝開《老子》卷頭五尺許,未知輔嗣何所道,平叔何所說,馬、鄭何所異,《指例》何所明,而便盛於麈尾,自呼談士,此最險事。設令袁令命汝言《易》,謝中書挑汝言《莊》,張吳興叩汝言《老》,端可復言未嘗看邪?談故如射,前人得破,後人應解,不解即輸賭矣。且論注百氏,荊州《八帙》,又《才性四本》、《聲無哀樂》,皆言家口實,如客至之有設也。汝皆未經拂耳瞥目,豈有庖廚不脩,而欲延大賓者哉?就如張衡思侔造化,郭象言類懸河,不自勞苦,何由至此?汝曾未窺其題目,未辨其指歸——六十四卦,未知何名; 《莊子》眾篇,何者內外;《八帙》所載,凡有幾家; 《四本》之稱,以何為長——而終日欺人,人亦不受汝欺也。由吾不學,無以為訓。然重華無嚴父,放勛無令子,亦各由己耳。汝輩竊議亦當云:“阿越不學,在天地間可嬉戲,何忽自課謫?幸及盛時逐歲暮,何必有所減?”汝見其一耳,不全爾也。設令吾學如馬、鄭,亦必甚勝;復倍不如今,亦必大減。致之有由,從身上來也。汝今壯年,自勤數倍許勝,劣及吾耳。世中比例舉眼是,汝足知此,不復具言。  吾在世,雖乏德素,要復推排人間數十許年,故是一舊物,人或以比數汝等耳。即化之後,若自無調度,誰復知汝事者?舍中亦有少負令譽弱冠越超清級者,於時王家門中,優者則龍鳳,劣者猶虎豹,失蔭之後,豈龍虎之議?況吾不能為汝蔭,政應各自努力耳。或有身經三公,蔑爾無聞;布衣寒素,卿相屈體。或父子貴賤殊,兄弟聲名異。何也?體盡讀數百卷書耳。吾今悔無所及,欲以前車誡爾後乘也。汝年入立境,方應從官,兼有室累,牽役情性,何處復得下帷如王郎時邪?為可作世中學,取過一生耳。試復三思,勿諱吾言。猶捶撻志輩,冀脫萬一,未死之間,望有成就者,不知當有益否?各在爾身己切,豈復關吾邪?鬼唯知愛深松茂柏,寧知子弟毀譽事!因汝有感,故略敘胸懷。  點 評:  這篇家訓是有關於讀書問題而提出的告誡。王僧虔認為張衡思侔造化,郭象口若懸河,都是他們勤勞辛苦的結果,“不自勞苦,何由至此?”作者勉勵兒子們要刻苦讀書,萬不可滿足於一知半解。作者用淺近形象的比喻說明了一些深刻的道理,這一筆法亦值得玩味。  經典故事: 王僧虔巧妙回答皇帝的問話   王僧虔  在南朝時,齊高帝曾與當時的書法家王僧虔一起研習書法。有一次,高帝突然問王僧虔說:“你和我誰的字更好?”  這問題比較難回答,說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違心之言;說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會使高帝的面子擱不住,弄不好還會將君臣之間的關係弄得很糟糕。  王僧虔的回答很巧妙:“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  皇帝就那么幾個,而臣子卻不計其數,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很清楚的。  高帝領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罷,不再提這事了。  啟示:在許多場合,有一些話不好直說不能直說也無法明說,於是,旁敲側擊繞道紆迴,就成為人們所採用的方法。

作品欣賞

  《王琰帖》,見於遼寧省博物院藏的《唐摹萬歲通天帖》,傳為王僧虔書,唐摹本。 王僧虔(426—485) 琅琊臨沂人。南朝齊書法家。字簡穆,王羲之四世族孫。官至尚書令。喜文史,善音律,工真、行書。書承祖法, 豐厚淳樸而有骨力。《齊書》本傳稱:“僧虔善隸楷書, 宋文帝見其書素扇,嘆曰:‘非惟跡逾子敬,方當器雅過之。’”唐代張懷瓘《書斷》稱:“祖述小王,尤尚古直,若溪澗含冰, 岡巒被雪, 雖極清肅,而寡於風味。”竇臮《述書賦》稱其書:“致豐富,得能失剛。鼓怒駿爽,阻負任強。然而神高氣全,耿介鋒芒。髮捲伸紙,滿目輝光。”墨跡有《王琰帖》。著有《論書》、《筆意贊》等。  《論書》一篇  宋文帝書,自雲可比王子敬,時議者雲“天然勝羊欣,功夫少于欣”。王平南廙,右軍叔,過江之前以為最。亡曾祖領軍書,右軍雲“弟書遂不減吾”。變古制,今唯右軍、領軍;不爾,至今猶法鍾、張。亡從祖中書令書,子敬雲“弟書如騎騾,駸駸恆欲度驊騮前”。庾征西翼書,少時與右軍齊名,右軍後進,庾猶不分,在荊州與都下人書雲“小兒輩賤家雞,皆學逸少書,須吾下,當比之”。張翼,王右軍自書表,晉穆帝令翼寫題後答,右軍當時不別,久後方悟,雲“小人幾欲亂真”。張芝、索靖、韋誕、鍾會、二衛並得名前代,無以辨其優劣,唯見其筆力驚異耳。張澄當時亦呼有意。郗愔章草亞於右軍。郗嘉賓草亞於二王,緊媚過其父。桓玄自謂右軍之流,論者以比孔琳之。謝安亦入能書錄,亦自重,為子敬書嵇康詩。羊欣書見重一時,親受子敬,行書尤善,正乃不稱名。孔琳之書天然放縱,極有筆力,規矩恐在羊欣後。丘道護與羊欣俱面受子敬,故當在欣後。范曄與蕭思話同師羊欣,後小叛,既失故步,為復小有意耳。蕭思話書,羊欣之影,風流趣好,殆當不減,筆力恨弱。謝綜書,其舅雲緊生起,是得賞也,恨少媚好。謝靈運乃不倫,遇其合時,亦得入流。賀道力書亞丘道護。庾昕學右軍,亦欲亂真矣。
返回
王僧虔_王僧虔介紹_書法字典小程式
王僧虔_王僧虔介紹_書法字典
王僧虔_王僧虔介紹_書法字典糾錯
王僧虔_王僧虔介紹_書法字典

王僧虔_王僧虔介紹_書法字典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
王僧虔_王僧虔介紹_書法字典 載入中....

書法推薦

精彩推薦

上拉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