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 書法字典>>鄭道昭書法>> 鄭道昭百科介紹字帖

鄭道昭百科介紹

  
鄭道昭_鄭道昭介紹_書法字典

鄭道昭(?~516)北朝魏詩人、書法家。字僖伯。滎陽開封(今屬河南)人。北魏大臣鄭羲幼子。孝文帝時,官至通直散騎常侍。太和十九年(495)隨孝文帝南征,在懸瓠君臣聯句作歌,傳為佳話。宣武帝初,遷秘書監,因從弟鄭思和事株連,出為光州刺史,轉青州刺史。後復入為秘書監。死後追贈鎮北將軍、相州刺史,諡文恭。  在北朝文學開始興起之際,鄭道昭是較有成就的詩人之一。其詩長於寫景,略具清拔之氣,風格與南朝的謝靈運和鮑照相近,跟其他北朝詩人模仿齊梁不同。如《與道俗□人出萊城東南九里登雲峰山論經書》的雙闕承漢開,絕□虹縈□;澗□禽朝迷,竇狹鳥過亟,《登雲峰山觀海島》的山游悅遙賞,觀滄眺白沙,筆力勁健,較有氣勢。他的文章,兩篇是章表,無甚特色,僅《天柱山銘》尚有文采。  《魏書·鄭羲附道昭傳》說他好為詩賦,凡數十篇,但今僅存詩4首,文3篇。輯入逯欽立的《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和嚴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鄭道昭喜歡修身養性,鍊氣化丹,曾於延昌元年(512年)在萊州大基山依車、西、南、北、中虛設青煙寺、白雲堂、宋陽台、玄靈宮、中明壇等鍊氣之處,並刻字志之,還做了一首《置仙壇詩》題刻於壁。從此,萊州雲峰山、大基山光彩大增,名揚四海。熠熠生輝的石刻,使海內外遊人墨客嚮往。  他還是我國古代著名書法家,魏碑體鼻祖,工書善正書,體勢高逸,作大字尢佳。被譽為“書法北聖”,南與王羲之齊名,有“南王北鄭”之譽。史稱鄭道昭“少而好學,博覽群言,……博學經書,才冠秘穎。”他書刻於青、光二州山崖的眾多題刻,總稱“雲峰刻石”(包括掖縣的雲峰山、太基山,平度縣的天柱山,益都縣玲瓏山)。清嘉慶、道光間山東雲峰山、天柱山等處,發現鄭道昭所書40多處,成為北魏書法藝術的三大寶庫之一。其中以《鄭文公上碑》、《鄭文公下碑》、《論經書詩》、《觀海童詩》等摩崖刻石最為著名。從鄭道昭的這些書法藝術代表作來賞析,他的書藝風格特點是,下筆多用正鋒(偶用側鋒),大起大落;起落轉折,處處著實;間用側鋒取勢,忽而峻發平鋪,既有鋒芒外耀,尤多筋骨內含。妙在方圓並用,不方不圓,亦方亦圓。或體方而用圓,或用方而體圓。故能給人以結體寬博,筆力雄強的感受。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把鄭道昭雲峰刻石42種列於“妙品”上。稱“雲峰山刻石,體高氣逸,密緻而通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