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歷代書法>> 魏晉>> 北魏楷書《李璧墓誌》正文

北魏楷書《李璧墓誌》

作者:不詳 書體:楷書

《李璧墓誌》,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刻。青石質,高一百零四厘米,寬八十九厘米。系舊碑改作而成,碑陰上截所刻二螭仍在。志銘魏書,三十三行,行三十一字,背面有題名一列。出土時間、地點有二說:一說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出土于山東德州;一說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出土於河北省景縣。後者為是。墓誌出土後不久歸濟南金石保存所收藏,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移藏於山東省博物館。吳士鑑《九鍾精舍金石跋尾甲編》、范壽銘《循園古冢遺文跋尾(三)》、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方若《校碑隨筆》、楊震方《碑帖敘錄》、日本二玄社《書跡名品叢刊》等有著錄。

《李璧墓誌》書法雄強茂密,獨樹一幟。楊震方《碑帖敘錄》評曰:書法峭勁,極似《張猛龍碑》,而兼有《司馬景和》之縱逸,可為習北魏楷書者範本。

李璧墓誌釋文:

君諱璧,字元和。勃海條縣廣樂鄉吉遷里人也。

其先李耳,著玄經於衰周。□靈條神葉,輝弓劍於盛漢。載籍既詳,故余略焉。高祖司空,道協當時,行和州國,登翼王庭,風華帝閣。曾祖尚書,操履清白,鑒同水鏡,銓品燕朝,聲光龍部。祖東搜乘榮違世。考齊郡,養性頤年,並連芳遞映,繼寶相輝。

君締靈結彩,維山育性,韻宇端華,風量淵遠,俶儻不羈,魁岸獨絕,猛氣煙張,雄心泉涌,藝因生機,學師心曉。少好《春秋左氏傳》,而不存章句。尤愛馬班《兩史》,談論事意略無所違。性嚴毅、簡淳言、工賞要、善尺牘。年十六出膺,州命爲西曹從事。十八舉秀才,對策高第,入除中書博士。譽溢一京,聲輝二國。

昔晉人失馭,群書南徙。魏因沙鄉,文風北缺。高祖孝文皇帝追悅淹中,游心稷下,觀書亡落,恨閱不周,與爲連和,規借完典。而齊主昏迷,孤違天意,爲中書郎。王融思狎淵雲,韻乘琳瑀,氣轢江南,聲蘭岱北。聳調孤遠,鑑賞絕倫,遠服君風,遙深紵縞,啟稱在朝,宜借副書。轉授尚書南主客郎,遷浮陽太守。分竹一邦,績輝千里。

以母憂去任,戚深孺慕。服闋。中軍大將軍彭城王,翼陪鸞駕,振旆荊南。召君爲皇子掾。參算戎旅,謀協主襟,府□,除司空掾。毗贊台階,增徽鼎味。每辭父老,申求鄉祿。高陽王親同魯衛,義齊分陝。出鎮冀岳,作牧趙燕。除皇子別駕兼護清河、勃海、長樂三郡。衣錦游鄉,物情影附。既而謠落還,秘臥侍閒宇。京兆王作蕃海服,問鼎冀川。君逆鑒禍機,潛形河外。鎮東李公,出軍□北,都督六州,掃清叛命。復召君兼別駕,督護樂陵郡。君心希祿養,復乞史任。州頻表言朝心,未允。於時,政出權門,事由外戚。君千里遙書,群公交轍,坐使諸王,情深面托,尋丁艱窮,沉哀鄉地,棲游漳里廿餘年。是故,零員亡次,落緒失源。妖賊大乘勢,連海右州牧蕭王。心危懸旆,聞君在邦,人情敬忌。召兼撫軍府長史加鎮遠將軍東道別將。衆裁一旅,破賊千群,漳東妖醜,望旗鳥散。

太傅清河王,外膺上台,內荷遺輔,權寵攸歸,勢傾京野。妙簡才賢,用華朝望。召君太尉府諮議參軍事,獻贊槐庭,風輝天閣。雖希逸之佐,廣陵無以過也。天道芒昧,報善無聞。不幸遘疾,春秋六十。以魏神龜二年歲己亥春二月辛亥朔廿一日辛未,卒於洛陽里之宅。正光元年冬十二月廿一日,遷葬冀州勃海郡脩縣南古城之東堈。山壟之體,義兼遷缺。勒金石於泉阿,令聲猷而不滅。

其辭曰:

至人窅眇,理絕名況。伊君之先,江海匪量。潛魂柱下,飛聲泗上。訓丘教僖,玄言以暢。靈條神葉,傳芳不已。漳海降祥,篤生夫子。學貫丘傳,藝洞遷史。觀物昭心,聞風曉理。賓王流譽,升名鸞池。齊依江㵰,魏薄桑湄。榮風未曙,雲長已知。登員憲省,分竹海湄。投影台庭,披繡還鄉。物情聳附,賓友生光。䩭擊大乘,猛氣煙張。獻軌宰門,槐風增芳。嗚呼天道,芒昧靡分。空傳餘慶,報善無聞。遙途未亢,逸影已淪。骨落青松,魂追白雲。無常之理,義兼山冢。釋之諫漢,文□□□□,心動。汲塋紀襄,魯墳旌孔。鐫銘泉陰,永昭芳涌。

北魏楷書《李璧墓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尾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