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翱《楊烈婦傳》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李翱《楊烈婦傳》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1]汴州;既又將盜[2]陳州,分其兵數千人抵項城縣。蓋將掠其玉帛,俘累[3]其男女,以會[4]於陳州。
縣令李侃,不知所為。其妻楊氏曰:“君,縣令也。寇至當守;力不足,死焉,職也。君如逃,則誰守?”侃曰:“兵與財皆無,將若何?”楊氏曰:“如不守,縣為賊所得矣,倉廩皆其積也,府庫皆其財也,百姓皆其戰士也,國家何有?奪賊之財而食其食,重賞以令死士,其必濟[5]!” 於是,召胥吏、百姓於庭,楊氏言曰:“縣令誠主也;雖然,歲滿則罷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墳墓存焉,宜相與致死[6]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為賊之人耶?”眾皆泣,許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賊者,與之千錢;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賊者,與之萬錢。”得數百人,侃率之以乘[7]城。楊氏親為之爨[8]以食[9]之;無[10]長少,必周而均[11]。使侃與賊言曰:“項城父老,義不為賊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無益也。”賊皆笑。有蜚[12]箭集於侃之手,侃傷而歸。楊氏責之曰;“君不在,則人誰肯固[13]矣,與其死於城上,不猶愈於家乎?” 侃遂忍之,復登陴[14]。
項城,小邑也,無長戟勁弩、高城深溝之固。賊氣吞焉,率其徒將超[15]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賊者,中其帥,墜馬死。——其帥,希烈之婿也。賊失勢,遂相與散走,項城之人無傷焉。
刺史上侃之功,詔遷絳州太平縣令。楊氏至茲猶存。
婦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盡恭順,和於娣姒,於卑幼有慈愛,而能不失其貞者,則賢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難。厥自兵興,朝廷寵旌守御之臣,憑堅城深池之險,儲蓄山積,貨財自若;冠胄服甲負弓矢而馳者,不知幾人。其勇不能戰,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棄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楊氏者,婦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楊氏當之矣。
贊曰:凡人之情,皆謂後來者不及於古之人。賢者古亦稀,獨後代耶?及其有之,與古人不殊也。若高愍女、楊烈婦者,雖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懼其行事湮滅而不傳,故皆敘之,將告於史官。
注釋
1.陷:攻陷。
2.盜:侵略。
3.累:捆綁。
4.會:會師。
5.濟:成功。
6.致死:冒死。
7.乘:登上。
8.爨:燒飯。
9.食(音同‘四’):給……吃。
10.無:無論。
11:周而均:周全並且公平。
12.蜚:同”飛“。
13.固:固守,堅守。
14.淠(音同”皮”):城牆。
15.超:越過。
相關試題及答案
《楊烈婦傳》習題
1、下列句中紅色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蓋將掠其玉帛 掠:搶劫。B、侃率之以乘城 乘:登上。
C、不如亟去 亟:趕快。D、則人誰肯固矣 固:堅固。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君如逃,則誰守 雖然,歲滿則罷去
B、府庫皆其財也奪賊之財而食其食
C、重賞以令死士有以弱弓射賊者
D、與之千錢 使侃與賊言曰
3、下列句子括弧中是補出的省略部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雖然,(我)歲滿則罷去 B、(楊氏)使侃與賊言曰
C、(你們)徒失利,無益也 D、中其帥,(帥)墜馬死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君縣令,寇至當守——您是縣令,敵人來到應該守衛
B、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應該一起獻出生命來守衛自己的縣城
C、項城父老,義不為賊矣——項城的父老鄉親,堅持正義不被叛賊嚇倒
D、與其死於城上,不猶愈於家乎——如果死在城上,不還是比死在家中好嗎
5、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表現楊氏深明大義的一組是
①力不足,死焉,職也。 ②如不守,縣為賊所得矣。
③得數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④楊氏親為之爨以食之。
⑤君不在,則人誰肯固矣。 ⑥賊失勢,遂相與散走。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希烈的叛軍要攻占項城縣時,縣令李侃不知怎么辦,他的妻子楊氏說服他應忠於職責,為國家利益而堅守
B、楊氏對召來的吏人百姓講話,激勵他們為保衛自己的家園而戰,不做叛軍之人。
C、李侃帶領召集的幾百人備戰,楊氏親自為他們做飯送飯,並讓李侃向叛軍講話,表示準備戰死決不投降。
D、李侃受傷回家,楊氏責備了他,並和他一起去指揮作戰。叛軍在主帥被射死後撤退,項城得以保全。
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力不足,死焉,職也。
(2)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為賊之人耶?
(3)楊氏親為之爨以食之,無長少必周而均。
《楊烈婦傳》答案
1、D(固:堅持,固守)
2、B(B項兩個“其”都是代詞“他們的”。A項第一個“則”是表假設的連詞“那么”,第二個“則”是表承接的連詞“就”。C項第一個“以”是表目的連詞“來”,第二個“以”是介詞“用”。D項第一個“與”是動詞“給”,第二個“與”是介詞“跟”) 3、A(A句省略的是“縣令”)4、C(“不為賊”是“不做叛賊”之意)
5、C(其中③⑥句不能表現“深明大義”,有③⑥句的項不選)6、D(“並和他一起去指揮作戰”誤)
7.(1)力量不足,戰死在這裡,這是你的職責。(3分。“力不足”1分,“死焉,職也”2分,應譯為判斷句。“死焉”也可譯為“為此而死”)
(2)應該一起出死力來堅守這個城池,怎能忍心失掉操守而成為叛賊的俘虜呢?(4分。關鍵字“相與”“以”“忍”各1分,全句通順1分)
(3)楊氏親自為他們煮飯讓他們吃,不論老小一定周到照顧、公平對待。(3分,關鍵字“爨”“食”“無”各1分,全句通順1分)
內容概要
本文記述的是: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98年),地方軍閥(藩鎮)李希烈作亂,“陷汴州”、“盜陳州”、“抵項城縣”、“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無惡不作。項城縣危在旦夕。其時縣令李侃無能,“不知所為”。其妻楊氏力主抵抗,死守縣城。她親自動員胥吏百姓,“以瓦石中賊者,與之千錢;以刀矢兵刃中賊者,與之萬錢”。得數百人登城防守,楊氏親自為之燒飯,“無長少皆均勻”。項城系小縣,“無長戟勁弓、高城深溝之固”,作亂之人根本不把它放在眼裡。“賊氣吞焉,率其徒將超城而下。”然而守城者眾志成城,決死守之。也許是賊人命中注定有此一敗,守城者“有以弱弓射賊者,中其帥,墜馬死。賊失勢,相與散走。項城之人無傷焉。”項城縣得以保存。事後,刺史上侃(李侃,項城縣令,楊氏之夫)之功,得“詔遷”(得到皇上提升)。楊氏“至茲猶存。”
譯文
建中四年(公元738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著又將掠奪陳州,分出他的部隊幾千人,開拔到達項城縣。將掠取這裡的財物,俘虜捆綁這裡的男女,到陳州會師。縣官李侃不知怎么才好。他的妻子楊氏說: “您是縣官,叛賊到當守衛;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於職守。您假如逃跑,那么誰來守城?”李侃說:“軍隊與錢財都沒有了,該怎么辦?”楊氏說:“假如不守住,縣城將被叛賊搶奪去?糧倉里儲藏的都成了叛軍的積蓄,政府的財庫都成了他的財產,百姓都成了他們的士兵,國家還有什麼呢?奪取賊兵的財物,吃他們的糧食,重賞鼓勵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 於是在庭院召集胥吏百姓。楊氏說:“縣官,確實是一城之主,雖然如此,任期滿了就離職而去,不像吏人百姓那樣。吏人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墳在這裡,應該相互出力死守這個縣城,怎能忍心喪失自身而成為叛賊俘虜呢?”眾人都流淚答應了。於是楊氏宣布命令:“凡是用磚瓦石塊擊中賊人的,獎賞他千錢;用刀箭兵器之類擊中敵人的,獎賞他萬錢。”得到數百人,李侃帶領他們登上了城牆。楊氏親自為他們煮飯讓他們吃,不分老小,一定照顧周到均勻,楊氏讓李侃對敵人通話:“項城父老,守義而決不從賊,都全力死守不怕犧牲,即使得到我們的城也不能顯示你們的軍威,不如趕快離去,白白地失利,沒有什麼好處。”叛賊都笑了。這時有流矢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傷而歸。楊氏責備他說:“你不在,那么誰能固守陣地!即使死在城上,豈不比死在家裡有意義嗎?”李侃就忍著傷痛,又登上了城牆。項城是小地方,沒有長戟勁弩精良武器,沒有高城深溝來固守。叛賊氣焰囂張,率領他們的士兵將要翻過城牆而攻下項城。此時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賊人,射中了他們的統帥,落馬而死。他們的統帥是李希烈的女婿。叛賊失勢了,接著全都逃跑了。項城的人沒有傷亡。
刺史把李侃的功勞上報了,上級下命令調李侃任絳州太平(今山西臨汾)縣令。楊氏至今還健在。
婦女的品德,是要奉養父母公婆,恭敬孝順,和妯娌關係和睦,對老幼孝敬慈愛,並且能不喪失貞節的,那就是有賢德的婦女了。懂得行軍布陣的行列,明白攻守、勇敢剛烈的道理,這是公卿大臣們難以做到的。自從有戰事興起,朝廷褒寵表揚防守、抵抗敵人的大臣,憑藉堅固、深險的城池,儲存的東西堆積如山,物資錢財像平常一樣,戴頭盔,穿上鎧甲,背著弓箭在戰場上賓士的人,不知道有幾個。那些沒有作戰的勇氣,沒有堅守的才智,沒有效死的忠心,棄城逃跑的那是些什麼人啊?像楊氏這樣的婦人,孔子說:“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楊氏合乎這句話了。”
評論說:大概人們的觀點,都是後來的人比不上古人。有賢能的人從古代就很少,那後代呢?(如果)真的出現了,和古人沒有分別。像高愍女、楊烈婦等人,就算是古代的烈女,有多少人比她們強?我擔心她們的事跡消失不能流傳,所以都記敘下來,打算告訴史官。
賞析:
本文選自《李文公集》,是作者的精心之作。它記述了一位縣令的妻子,在叛軍兵臨城下,舉縣不知所措之時,挺身而出,發動胥吏百姓進行抵抗。以弱勝強,擊退叛軍,保住了城池。作者曾在《答皇甫湜書》中自信地寫到:“仆文雖不足以希左丘明、司馬子長,足下視仆敘高愍女、楊烈婦,豈盡出班孟堅、蔡伯喈之下耶?”《新唐書·烈女傳》所載楊烈婦之事與本文大抵相同,當以此文為據。
文章選取了人物的典型言行來塑造人物性格。楊氏與夫君李侃的對話,顯示其“忠”;對智吏百姓的激勵,顯出其“智”;對李侃輕傷下城的責備,顯出其“義”。作者最後將楊氏的勇忠智義同文臣武將“棄城而走”的行為對照起來闡發主旨,不僅使楊氏形象更為突出,對現實的批判也更為深刻。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李翱《楊烈婦傳》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
李翱《楊烈婦傳》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