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和字子孝,少以母王有寵見愛”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孫和傳
孫和字子孝,少以母王有寵見愛,好學下士,甚見稱述。赤烏五年,立為太子,時年十九。闞澤為太傅,薛綜為少傅,而蔡穎、張純、封俌、嚴維等皆從容侍從。
是時有司頗以條書問事和以為奸妄之人將因事錯意以生禍心不可長也表宜絕之又都督劉寶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寶。和謂晏曰:“文武在事,當能幾人,因隙構薄,圖相危害。豈有福哉?”遂兩釋之,使之從厚。和常言:“當世士人宜講修術學,校習射御,以周世務,而但交遊博弈以妨事業,非進取之謂。”後群寮侍宴。言及博弈,和以為“妨事費日而無益於用,勞精損思而終無所成,非所以進德修業,積累功緒者也。且志士愛日惜力,君子慕其大者,高山景行,恥非其次。”乃命侍坐者八人,各著論以矯之。於是中庶子韋曜退而論奏。和以示賓客。時蔡潁好弈,直事在署者頗斆①焉,故以此諷之。
王夫人與全公主有隙。權嘗寢疾,和祠祭於廟。和妃叔父張休居近廟,邀和過所居。全公主使人覘視,因言太子不在廟中,專就妃家計議,又言王夫人見上寢疾,有喜色。權由是發怒,夫人憂死,而和寵稍損,懼於廢黜。魯王霸覬覦滋甚。陸遜、吾粲、顧譚等數陳適庶之義,理不可奪,全寄、楊竺為魯王霸支黨,譖訴日興。粲遂下獄誅,譚徙交州。權沈吟者歷年,後遂幽閉和。於是驃騎將軍朱據、尚書僕射屈晃率諸將吏泥頭自縛,連日詣闕請和。權登白爵觀見,甚惡之,敕據、晃等無事忩忩②。權欲廢和立亮,無難督陳正、五營督陳象上書,稱引晉獻公殺申生、立奚齊,晉國擾亂。權大怒,族誅正、象,竟徙和於故鄣,群司坐諫誅放者十數。眾鹹冤之。太元二年正月,封和為南陽王,遣之長沙。
(選自《三國志•吳書•孫和傳》有刪節)
【注釋】①斆:xiào,效仿;xué,古同“學”,學習。②忩忩:(cōng cōng)紛爭。
4.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是時有司頗以條書問事和/以為奸妄之人將因事錯/意以生禍/心不可長也/表宜絕之/又都督劉寶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寶。
B.是時有司頗以條書問事和/以為奸妄之人將因事錯意/以生禍/心不可長也/表宜絕之/又都督劉寶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寶。
C.是時有司頗以條書問事/和以為奸妄之人/將因事錯意/以生禍心/不可長也/表宜絕之/又都督劉寶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寶。
D.是時有司頗以條書問事/和以為奸妄之人將因事錯/意以生禍/心不可長也/表宜絕之/又都督劉寶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寶。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赤烏,是傳說中的瑞鳥,亦指太陽,這裡是指孫權的年號。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漢武帝首創年號,始創年號為元狩。古代紀年的方法還有乾支紀年、生肖紀年等。
B.太傅,古代職官,始於西周,為國王的輔佐大臣與皇帝的老師,位尊職虛,如西漢的賈誼就曾做過長沙王太傅、梁懷王太傅。
C.射御,古代六藝中的兩種,指射箭御馬之術,都屬於尚武的技藝,另外四種技能是禮、樂、書、數。韓愈《師說》中的“六藝經傳”即指此六藝。
D.廟,本是供奉祖宗的地方,古代對廟的規模有嚴格的等級限制。《禮記》中說:“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太廟”是帝王的祖廟。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項是()(3分)
A.孫和反對朝臣互相攻訐構禍。在劉寶和丁晏相互狀告之時,他說,因有矛盾就相互攻擊,都企圖坑害對方,這怎么會有福運呢?於是對雙方進行勸釋調解。
B.孫和好學下士,對博弈妨害事業頗有微詞,認為博弈耗勞精神費盡思慮而一無所獲,
有志之士愛惜光陰珍惜精力,追求高尚的品德,並用這樣的話規勸蔡潁。
C.孫和之母與全公主有矛盾,孫和因全公主誣陷而被孫權疏遠。全公主說孫和不在太廟祭祀,而專往妃子家去謀劃事情,又說王夫人看到皇上病重,臉上露出高興的神色。
D.在孫和與孫霸的爭鬥中,孫和雖有陸遜、吾粲、顧譚等人多次向孫權陳述區分嫡庶的道義,但最終仍然難免太子之位被廢的命運。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時蔡潁好弈,直事在署者頗斆焉,故以此諷之。
(2)權大怒,族誅正、象,竟徙和於故鄣,群司坐諫誅放者十數。眾鹹冤之。
參考答案
4.(3分)C
5.(3分)C(韓愈《師說》中的“六藝經傳”指的是《詩》《書》《禮》 《易》《樂》《春秋》)
6.(3分)B(“用這樣的話規勸蔡潁”錯,原文是用把韋曜的論奏出示給賓客傳閱的方法規勸蔡潁)
7.(1)(5分)當時蔡潁喜歡下棋,在他官署中任職的人很多都效仿(學習)他,所以孫和用這個方法(這篇論奏)來規勸他。(“直事”、“焉”、“諷”、“直事在署者”定語後置,各1分,句意1分。)
(2)(5分)孫權非常生氣,將陳正、陳象滿門抄斬,最終流放孫和到故鄣,因勸諫而被誅殺流放的大臣多達幾十人。眾人都為他們感到冤屈。(“徙”“竟”“坐”“冤”各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
孫和,字子孝,是孫慮的弟弟。他小時候因為母親王夫人受孫權的寵愛而被孫權所喜愛,十四歲時,就安排他為宮廷侍衛,讓中書令闞澤教他學習經傳典籍六藝。他愛好學習,禮賢下士,頗為人們所讚譽。
赤烏五年(242),被冊立為太子,當時十九歲。闞澤任太傅,薛綜為少傅,而蔡穎、張純、封亻甫、嚴維等都是他的陪侍隨從。當時司法官員多用條例律書來問罪,孫和認為奸猾狂妄之徒,將利用訟事摻雜個人私情,從而產生為禍作歹的念頭,此風不可助長,上表表示應當杜絕。又都督劉寶狀告中庶子丁晏,丁晏也狀告劉寶,孫和對丁晏說:“文武官員稱職主事,能有幾人?因有矛盾就相互翻臉攻擊,都企圖坑害對方,這怎么會有福運呢?”於是他對雙方進行勸釋調解,使他們相互交往厚待。他常說當世的才學之士應探研講習學問,操演熟習武功,以勝任當世事務,而只知交遊下棋以妨礙事業,不是進取的態度。後來群臣出席他的宴會,言談中說到下棋,孫和認為此玩藝只能妨礙事務浪費時光而毫無用處,耗勞精神費盡思慮而一無所獲,不是可用來增進德行致力功業,積累功績的行為。而且有志之士愛惜光陰珍惜精力,君子的最大願望是功德崇高如山行為光明耀世,以不能列入此種等級為恥。天地之長久,而人處天地之間,有如白駒過隙,年齡很快衰老,青春一去不返。舉凡人生所憂者,就在於人的欲望所不能杜絕的那些東西,如果真能杜絕無益的慾念來遵循道義的路徑,拋棄不必要的事情以培植功業的根基,對於人的名聲品行,難道不是良好之事嗎?當然,人的欲望不能沒有戲嬉娛樂,而戲嬉娛樂的愛好,也在於飲宴書琴騎射等方面,何必非得下棋不可,然後才感到快樂呢?於是命令陪坐者中的八個人,各自寫出評判下棋行為的論文以矯正時弊,於是中庶子韋日翟回家後寫了一篇論文奏上,孫和將文章出示給賓客傳閱。其時蔡穎喜歡下棋,在他官署中任職者不少人都跟著他學,故此孫和用這個方法規勸他。在這以後王夫人與全公主有了矛盾。孫權曾大病臥床,孫和到太廟祭祀,孫和的妃子的叔父張休的住所離太廟很近,就邀孫和到他家逛逛。全公主派人跟隨監視,藉機向孫權進讒說太子不在太廟裡,而專往妃子家去謀劃事情,又說王夫人看到皇上病重,臉上露出高興的神色。孫權因此發怒,王夫人猶豫而死,而孫和所受寵信日益減損,害怕自己被廢除。魯王孫霸圖謀太子之位的欲望更為強烈,陸遜、吾粲、顧譚等多次向孫權陳述區分和明定嫡庶的道義,指出按理太子之位不能被剝奪,全寄、楊竺是魯王孫霸的黨羽,他們天天在孫權面前讒毀。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孫和字子孝,少以母王有寵見愛”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孫和字子孝,少以母王有寵見愛”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