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繪,字元素,綿竹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楊繪,字元素,綿竹人。少而奇警,讀書五行俱下,名聞西州。進士上第,通判荊南。為開封推官,遇事迎刃而解,諸吏惟日不足,繪未午率沛然。仁宗愛其才,欲超置侍從,執政見其年少,不用。以母老,請知眉州,徙興元府。吏請攝穿窬盜庫縑者,繪就視之,蹤跡不類人所出入,則曰: “我知之矣。”呼戲沐猴者詰於庭,一訊具伏,府中服其明。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誥、知諫院。詔遣內侍王中正、李舜舉等使陝西,繪言:“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觀初政。館閣、台省之士,朝廷所素養者不之遣,顧獨遣中人乎?”曾公亮請以其子判登聞鼓院,用所厚曾鞏為史官。繪爭曰:“公 亮 持 國 名 器 視 如 己 物 向 者 公 亮 官 越 占 民 田 為 郡 守 繩 治 時 鞏 父 易 占 亦 官 越 深 庇 之 用 鞏 私 也。”帝為寢其命。繪亦解諫職,改侍讀,繪固辭,滕甫言於帝。帝詔甫曰:“繪抗跡孤遠,立朝寡援,不畏強御,知無不為。朕一見許其忠藎,擢置言職,信之亦篤矣。今日之除,蓋難與宰相併立於輕重之間,姑令少避爾,卿其諭朕意。”繪曰:“諫官不得其言則去,經筵非姑息之地。”卒不拜。未閱月,復知諫院,為御史中丞。時安石用事,賢士多謝去。繪言:“老成之人,不可不惜。當今舊臣多引疾求去,范鎮年六十有三、呂誨五十有八、歐陽修六十有五而致仕,陛下可不思其故乎?”免役法行,繪陳十害。安石使曾布疏其說。詔繪分析,固執前議,遂罷,知亳州。元祐初,復天章閣待制。卒,年六十二。(《宋史•楊繪傳》,有刪節)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公亮持國/名器視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為郡守繩治時/鞏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鞏/私也
B.公亮持國名器/視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為郡守繩治/時鞏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鞏/私也
C.公亮持國/名器視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為郡守繩治/時鞏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鞏/私也
D.公亮持國名器/視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為郡守繩治時/鞏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鞏/私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制誥,是帝王所下文告及命令的統稱;知制誥,掌管起草誥命之意,後為官職名。
B.卿,在古代可以用來代表“你”,但只用於君稱臣、上級稱下級、長輩稱晚輩。
C.經筵,指漢唐以來帝王為講論經史而專門設立的御前講席,宋代開始稱為“經筵”。
D.致仕,指官員退休或辭職歸家。致仕約起源於周代,西漢以後逐漸形成制度。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楊繪聰明能幹。少年楊繪以愛讀書名聞西州,為官後表現出極強的辦事能力,如為開封推官時,他的辦事效率比其他官員都高。
B.楊繪很有個性。與宰相曾公亮產生矛盾之後,皇帝解除了他的諫官職務,對他失去信任,貶他為侍讀,楊繪拒絕了這一任命。
C.楊繪堅持己見。楊繪認為王安石實施的“免役法”有十大危害,他頂住壓力堅持自己的反對意見,卻因此被降職。
D.楊繪仕途坎坷。雖然才華出眾,卻因年少而不被當權者重用;後來又分別因為反對曾公亮和王安石而被罷官。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呼戲沐猴者詰於庭,一訊具伏,府中服其明。(5分)
(2)館閣、台省之士,朝廷所素養者不之遣,顧獨遣中人乎?(5分)
參考答案
10.【文言斷句】(3分)
C(三處地方斷句時需注意:“名器視如己物”,“為郡守繩治時鞏父易占亦官越”,“用鞏,私也”。“時”是“當時”,指曾公亮“官越”的同時,“鞏父易占亦官越”。斷句時,要注意“一句一意、一事一斷”的原則,斷完句之後再聯繫上下文的語境來翻譯一下,看看語意是否貫通。)
補註:“名器”指“名號”與“車服儀制”。語本《左傳•成公二年》:“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杜預註:“器,車服;名,爵號。”
11.【文化常識】(3分)
B(“卿”字用為第二人稱“你”時,表尊敬或愛意,不僅僅“只用於君稱臣、上級稱下級、長輩稱晚輩”,還可以用於朋友、夫妻之間,表示愛稱。如:成語“卿卿我我”;衛人謂之慶卿——《史記•刺客傳》;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孔雀東南飛》。)
12.【文意理解】(3分)
B (錯在“對他失去信任”。由皇帝對滕甫的一番話可以看出,解除他的諫官職務,並不是對他失去了信任,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他。帝詔甫曰:“繪……朕一見許其忠藎,擢置言職,信之亦篤矣。今日之除,蓋難與宰相併立於輕重之間,姑令少避爾……”)
13.【文言翻譯】(10分)
(1)(楊繪)於是把當地耍猴的叫到公堂(法庭)里來盤問,一(訊)問,他們就招供了,興元府的人都佩服他(斷案)英明(或“聰明”)。
(5分。與大意相關的實詞“詰”、“訊”、“伏”、“服”譯對得4分;“詰於庭”倒裝1分。)
(2)朝廷中央機構里的官員,都是朝廷向來用俸祿供養的人,你卻不派遣他們,難道只能派這些宦官嗎?
(5分。與大意相關的實詞“素”、“遣”、“顧”、“獨”譯對得4分,“不之遣”倒裝1分。)
【參考譯文】
楊繪,字元素,是綿竹人。年輕就機敏出眾,讀書時一目五行,名聲遍聞西州。進士考試時考了第一等,做了荊南通判。做了開封推官,遇到事情解決起來都很順利,一下子就解決了,眾官吏都怕整天時間不夠,而楊繪未到中午一概能把問題解決。宋仁宗愛惜他的才能,想把他破格任為侍從官員,但主管官員見楊繪年少,就沒有任用他。因為母親年齡大了,就請求出任眉州知州,遷任興元府。府中小吏請求捉拿打洞穿牆偷盜庫中絲絹的盜賊,楊繪前往查看,發現現場蹤跡不像是人出入留下的,就說;“我知道是什麼情況了。”就叫來耍猴的人在庭堂中審問,一審訊就完全認罪,府衙中的人都嘆服他的神明。神宗皇帝即位,詔任他為修起居注、知制誥、知諫院。皇帝曾下詔派遣宦官王中正、李舜舉等人出使陝西,楊繪說:“陛下剛剛即位,天下都擦亮眼睛來關注著您的初期執政。館閣、台省中的官員(人才濟濟),朝廷平素所供養這么多官員不派遣,難道獨獨派遣宦官嗎?”曾公亮請求讓他的兒子做登聞鼓院判官,與他關係深厚的曾鞏做史官。楊繪爭辯說:“曾公亮主持國事,把朝廷官員的職位看成自己家裡的東西。從前曾公亮在越地做官時,霸占民田,被郡守依法懲辦,當時曾鞏的父親曾易占也在越地做官,曾多方包庇他。現在任用曾鞏,是為了報私情啊。”皇帝為此擱置下了那份任命。楊繪也被解除了諫官的職務,改任侍讀職務,楊繪堅決拒絕赴任,滕甫把楊繪的態度告訴了皇帝。皇帝詔見滕甫說:“楊繪抗命不受的心意孤高深遠,他在朝中行事孤立無援,卻不畏權勢,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沒有不去做的。我一見就很讚許他的忠誠,把他提拔安置在言官的位置上,我對他信任也算深厚了。今日免除他諫官的職務,是因為很難處理他與宰相併立於朝堂的輕重問題,姑且令他稍微迴避一下,你一定向他說明白我的意思。”楊繪說:“諫官的話不能被採納就該離開,御前講席也不是我姑息停留之地。”最終也沒有接受侍讀的職務。沒過一個月,又開始做諫院的官職,擢拔為翰林學士,做了御史中丞。當時王安石當權,賢士多辭職離任。楊繪說:“老練成熟的人,不可不愛惜他們。當今舊臣多託病請求離去,范鎮六十有三、呂誨五十有八、歐陽修六十五都辭職回鄉,陛下難道不考慮其中緣故嗎?”免役法推行後,楊繪上書陳說它的十大要害。王安石讓曾布上奏章解釋他的改革學說,楊繪固執地堅持以前的觀點,於是被罷為侍讀學士、亳州知州。元祐初年,又任天章閣待制。去世時,六十二歲。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楊繪,字元素,綿竹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
“楊繪,字元素,綿竹人”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