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羨之文言文閱讀和翻譯

徐羨之文言文閱讀和翻譯

傅亮,字季友,北地靈州人也。祖成,司隸校尉。父瑗,以學業知名,位至安成太守。瑗與郗超善,超嘗造瑗,瑗見其二子迪及亮。亮年四五歲,超令人解亮衣,使左右持去,初無吝色。超謂瑗曰:“卿小兒才名位宦,當遠逾於兄。然保家傳祚,終在大者。”亮博涉經史,尤善文詞。初為建威參軍,桓謙中軍行參軍。桓玄篡位,聞其博學有文采,選為秘書郎,欲令整正秘閣,未及拜而玄敗。義旗初,丹陽尹孟昶以為建威參軍。義熙元年,除員外散騎侍郎,直西省,典掌詔命。轉領軍長史,以中書郎滕演代之。亮未拜,遭母憂,服闋,為劉毅撫軍記室參軍,又補領軍司馬。七年,遷散騎侍郎,復代演直西省,仍轉中書黃門侍郎,直西省如故。高祖以其久直勤勞,欲以為東陽郡,先以語迪,迪大喜告亮。亮不答,即馳見高祖曰:“伏聞恩旨,賜擬東陽,家貧忝祿,私計為幸。但憑廕之願,實結本心,乞歸天宇,不樂外出。”高祖笑曰:“謂卿之須祿耳,若能如此,甚協所望。”會西討司馬休之,以為太尉從事中郎,掌記室,以太尉參軍羊徽為中書郎,代直西省。永初元年,遷太子詹事,中書令如故。以佐命功,封建城縣公,食邑二千戶。入直中書省,專典詔命。以亮任總國權,聽於省見客。神虎門外,每旦車常數百兩。初,文筆皆是記室參軍滕演;北征廣固,悉委長史王誕;高祖登庸之始,表策文誥,皆亮辭也。二年,亮轉尚書僕射,中書令、詹事如故。明年,高祖不豫,與徐羨之、謝晦並受顧命,給班劍二十人。初,奉迎大駕,道路賦詩三首,其一篇有悔懼之辭。亮自知傾覆,求退無由,又作辛有、穆生、董仲道贊,稱其見微之美。元嘉三年,太祖欲誅亮,先呼入見,省內密有報之者,亮辭以嫂病篤,求暫還家,遣信報徐羨之,因乘車出郭門,騎馬奔兄迪墓。屯騎校尉郭泓收付廷尉,伏誅,時年五十三。

(摘編自《宋書》列傳第三徐羨之、傅亮、檀道濟部分)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瑗與郗超善,超嘗造瑗 造:拜訪

B.未及拜而玄敗 拜:授官

C.復代演直西省 直:掌管

D.高祖不豫,與徐羨之、謝晦並受顧命 豫:猶豫

5.下列語句中,全都表現傅亮廣泛涉獵經史,尤其擅長文詞的一項是(3分)

①桓玄篡位,聞其博學有文采,選為秘書郎 ②高祖以其久直勤勞,欲以為東陽郡

③入直中書省,專典詔命 ④初,文筆皆是記室參軍滕演

⑤高祖登庸之始,表策文誥,皆亮辭也 ⑥亮轉尚書僕射,中書令、詹事如故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④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傅亮幼年時就顯出其大方的一面而被人稱讚。郗超讓人把傅亮的衣服脫下並帶走,傅亮沒有絲毫吝惜的樣子,郗超認為傅亮的`名聲和官位將超越他的哥哥傅迪。

B.傅亮並不十分看重增加俸祿。高祖考慮傅亮長期辛勞因而想讓傅亮到東陽郡做官並以此增加他的俸祿,傅亮卻表示他不想外派,高祖順從了他的心愿。

C.傅亮的能力得到高祖的認可,受到高祖的重用離合。剛剛登基之時,所有的表、策等檔案都是出於傅亮之手,他又是接受高祖遺命的大臣之一。

D.傅亮為人勤苦謹慎,但終不免被殺的命運。元嘉三年,太祖想殺傅亮,就設計先命傅亮進宮,讓屯騎校尉郭泓在宮中抓住傅亮並交給廷尉殺了傅亮。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o(10分)

(1)亮未拜,遭母憂,服闋,為劉毅撫軍記室參軍,又補領軍司馬。(5分)

(2)亮自知傾覆,求退無由,又作辛有、穆生、董仲道贊,稱其見微之美。(5分)

參考答案

4.D(安逸,“不豫”在此指高祖生命垂危)

5.A(②是說傅亮為官勤苦④是說滕演的⑥是說傅亮官職變動的)

6.D(原文未說傅亮是在宮中被抓)

7.(1)傅亮未到任,因母親去世,在家守孝,守孝期滿,做劉毅撫軍記室參軍,又加任領軍司馬之職。(得分點:“未拜”、“憂”、“服闋”各1分,句意2分)

(2)傅亮自己明白將要倒台,但又沒有辦法退身,於是又寫了辛有、穆生、董仲道的贊文,稱讚他們的見解正確。(得分點:“傾覆”、“求退無由”、“見微之美”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傅亮字季友,是北地靈州人。高祖傅鹹是司錄校尉。父親傅瑗,因學業有成就而聞名,官至安成太守。傅瑗與郗超關係很好,郗超曾經到傅瑗家,傅瑗讓他的兩個兒子傅迪和傅亮出來拜見郗超。傅亮當年只有四五歲,郗超叫人把傅亮的衣服脫下,讓手下人把衣服拿走,傅亮沒有絲毫吝惜的樣子。郗超對傅瑗說:“你的小兒子將來的名聲與官位,必定大大高過他的哥哥。但保持家業傳宗接代,還得依靠大的。”傅亮廣博涉獵經史,尤其擅長文詞。開始作建威將軍,桓謙的中軍行參軍。桓玄篡位,聽說傅亮有學問而文章又寫得好,便選中他作秘書郎,想讓他整頓秘閣,傅亮還沒來得及做這個官,桓玄就垮台了。舉義之初,丹陽尹孟昶讓他做建威參軍。義熙元年(405),做員外散騎侍郎,到西省,掌管詔書命令之事。後又調任為領軍長史,讓中書郎滕演取代他原來的職位。傅亮未到任,因母親去世,在家守孝,守孝期滿,做劉毅撫軍記室參軍,又加任領軍司馬之職。義熙七年(412)遷為散騎侍郎,又代滕演到西省,還是任中書黃門侍郎,像以前一樣管理西省。高祖因他很久以來一直很勤勞,想讓他到東陽郡做官,先把這件事告訴了傅迪,傅迪十分高興地告訴了傅亮。傅亮聽後不語,立即去見高祖說:“我知道您的恩典,想讓我到東陽。家中貧困有了俸祿,以一家之私而想,實在是幸運。但我平生心中所想只願留在京都,不想到外地做官。”高祖笑道:“只考慮到你很需要俸祿才想調你到東陽。若能像你所說的這樣,那么就按你希望的辦吧。”當時正碰上西討司馬休之,高祖讓他做太尉從事中郎,掌管記室,讓太尉參軍羊徽做中書郎,代管西省。永初元年(420),傅亮遷官為太子詹事,仍作中書令。因輔佐有功,封為建城縣公,食邑二千戶。進入中書省,專管詔書命令。讓傅亮擔任總國權,在省中接見賓客。神虎門外每天大早就停車數百輛。當初,所有書信全是記室參軍滕演代寫,北征廣固時,把這些事都托給了長史王誕。高祖剛登基時,所有的表、策等檔案都是出於傅亮之手。永初二年,傅亮調任為尚書僕射,並仍為中書令、詹事。第二年,高祖生命垂危,傅亮與徐羨之、謝晦一同接受高祖遺命,配班劍二十人。開始,傅亮奉迎大駕,在路上賦詩三首,其中一首流露了後悔與害怕的意思。傅亮自己明白將要倒台,但又沒有辦法退身,於是又寫了辛有、穆生、董仲道的贊文,稱讚他們的見解正確。元嘉三年(426),太祖想殺傅亮,先喊他進見,宮內有人密報給傅亮,於是傅亮推說嫂子病重,請求暫時回家,並派人送信給徐羨之,自己乘車出城門,然後乘馬奔往哥哥傅迪的墓前。屯騎校尉郭泓抓住了傅亮並交給了廷尉,傅亮被殺,當時五十三歲。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徐羨之文言文閱讀和翻譯0
徐羨之文言文閱讀和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