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

似乎已經停了,可我依然撐著傘,一是為了躲避那些還被樹葉托著不時滾落的水珠,二是因為覺得這樣的畫面比較浪漫。

很久沒試過這樣清靜的環境,這樣詩意的雨天,這樣一個人優雅地踱步。只可惜剛才的旅程實在讓人生不如死,儘管我坐慣長途。我們是到奶奶的鄉下,兩個多小時車程,一路上望著緊閉的玻璃我真有種窒息的壓迫感,可是一旦打開車窗,噪音便立即瘋狂地響徹這個狹小的空間。

我討厭雨天出行鄉間,準確點來說是不喜歡下車後走在泥濘的地上,我珍惜我的鞋子。但我知道這兒會帶給我一種與城市截然不同的體會,或許會給我的作文帶來靈感。然而事實證明我的估計沒錯,這樣的地方的確有利於人思考。

不知為什麼,我想起我第一次坐一個男生的車。

那人是我六年級的同桌,我一直後悔沒能在最後的那段時光給他取一個外號,以致於每每提及總沒有一個習慣的稱呼。姑且叫他締林吧,只要大家不誤會是那個歌手。

教師節,同班同學說讓他載我回去,當時我望著他們奸笑的臉,不屑地說:“他?我寧願走路。”最後我還是做他的車了。我還想好了一段嘲諷他外貌的話,但一看到他那爸爸還是叔叔在專心駕駛和他鼻樑上那副我看了就想摔的眼鏡時,有種索然寡味的感覺。

如果現在坐車的話,會快很多的,但那就不是散步了。走啊走啊,我終於走到了一條能看到完整天空的有柔和陽光的大路。

柳暗明又一村?

我厭恨自己只能找到這樣一句早已被人用膩的古詩,或許會讓看這篇文章的人感到煩悶。

看了下手腕的表,爸爸他們應該吃完午飯了。我突然覺得可笑,現在的自己像個看破紅塵的世外人,好像披上一頂竹帽我就可以成為一個在麥田裡守望的稻草人,在不斷變遷的時空保持著一個姿勢。

一個無聊的荒唐,不玩了。

我在猶豫著,是繼續向前走,抑或原路返回。

似乎很難抉擇,誰知道盡頭有多遠,有沒有盡頭,到了盡頭還不是要回去,如果沒盡頭的話更不可以,我不是個嚮往流浪冒險的人。那么就選擇後者吧,雖然是及早醒悟,可前路的風景,恐怕是要無緣了。

我信奉祥和,恬靜的處世之道,體育自然好不到哪去,那一個恥辱的56分至今讓我悔恨。

小腿已經開始酸痛了,我嘆了口氣,轉身,視線兩邊是漠漠水田加幾座隆起的小嶺,那些是不是水田還不清楚。套一句話:“不是我選擇了後退,而是後退選擇了我。”

回到最初的出發點,看到他們還在打火鍋我有種時光漫漫懊悔不已的感觸,再走一次是不可能的了。進屋,坐下,空氣渾濁,我跟他們不熟悉,待在一間滿是陌生的面孔可卻人人都出奇熱情的房子裡,無疑是一個令我又拘謹又尷尬的場合。

這時,爸爸說:“這菜太多油了。”

“喔。”我漫不經心地回應著,“我們什麼時候回去?”

 

回鄉_回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