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國中作文>> 中考滿分作文>> 2005年全國各地中考滿分作文系列1――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文

2005年全國各地中考滿分作文系列1――得民心者得天下

作者:不詳  (字數:2300字作文)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牆,推倒了就是橋。"人與人心靈上的距離,就如一堵厚厚的牆,我們只有用真誠去推倒它,才能建造一座溝通彼此的橋。

請你以"溝通"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你的經歷、體驗、見聞、看法、信念,也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等。

要求:

①不少於500字;

②題目自擬;

③除詩歌以外文體不限;

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1、審好題,選好材。

本題是一個典型的話題作文,要正確理解提示語中"牆"和"橋"的比喻義。在本題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牆","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是"橋"。題目中說,"人與人心靈上的距離,猶如一堵厚厚的牆",這裡我們要特別注意"人與人的心靈"這五個字,這裡限制了範圍,說明我們在選材時應著眼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而不是人與自然或人與動物;"用真誠去推倒它,才能建立一座溝通的橋",說明我們的立意應是用真誠等美德去化解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和危機,使人們相互理解,相互溝通。

像《牆》一文,既實寫了有形的監獄高牆,又虛寫了父女間心靈上的牆,更寫了溝通之後那濃濃的親情。再如《新白雪公主》改編了《白雪公主》中王后與公主想到隔膜相互仇視的藍本,通過白雪公主用自己的真誠去打動王后,從而真誠相待、友好相處的經過,極好地表現了"溝通"的主題。

2、擬好題目,定好文體。

話題不等於文章標題,本題要求中有"題目自擬"這樣一條。俗話說:"題好一半文",一個醒目的標題是一篇作文引人注目的亮點之一。由於話題範圍都較大,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不宜把話題直接做標題。擬題的方法有兩種,但有一個共同的原則,那就是一定要緊扣我們的材料與中心。一種方法是給話題前面或後面加上修飾語,把大題變小,如《溝通--走向成功的捷徑》;另一種方法是標題中不出現話題,而是作文內容或中心的體現。如《新白雪公主》《期望?風鈴》《大話孫悟空之溝通版》這些題目,更具有吸引人的力量。

題目要求明確地指出"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我們可以根據角度自選文體,如寫自己的經驗、體驗、見聞用記敘性文體;寫自己的看法、信念等可用議論文或隨筆形式;還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童話、劇本等。一般來說應該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文體來寫。

寫作要求評析

1、一定要緊扣話題。

雖然題目的範圍廣,可並不是廣而無邊。其限制就是話題範圍,所以在寫作時萬萬不可偏離"溝通"這個話題,另起爐灶,隨便寫一篇文章來。

2文體一定要鮮明。

文體不限,不是說不要文體,可以把文章寫成四不像。小說要體現故事情節,記敘文要體現記敘的要素,議論文要體現議論的要素,信要有書信的格式等等,一定要根據文章內容明確文章體裁。

3、構思成文力求創新。

話題作文的命題方式針對於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而言,本身就是一種命題的創新,這種命題的目的就是鼓勵學生在作文時創新。這種創新可以體現在下面兩方面。

(1)內容的創新。

要求同學們針對話題,創新思維,大膽想像,靈活地選擇最能夠展示自己的寫作能力的內容。比如《大話悟空之溝通版》,就運用非常新奇的想像把孫悟空文學形象放置在現代背景中,體現溝通的主題。

(2)形式的創新。

這主要體現在儘可能地運用與眾不同的文體上,中考作文中各種創新體裁的文體也層出不窮,如小標題,日記、書信、童話、小小說、劇本等都是形式創新的有效途徑。

   得民心者得天下

悠悠中華五千載,我們的祖先在中華大地上生息、繁衍,創造出一段又一段的輝煌,為後人所讚頌。分析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每一段輝煌之中,都毫無例外地閃現著一個盛世明君的身影,像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康熙帝玄燁……他們為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繁榮穩定,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統治著不同的時代,可他們卻印證了同一個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劉邦、項羽都是名載史冊的英雄,可前者成就了千古霸業,後者卻無奈烏江自刎,這難道真如項羽所言"此乃天意"嗎?不是,劉邦項羽二人相比,項羽比劉邦更有才能,但項羽他恃才傲物,很少與屬下談心溝通,一意孤行,又兼匹夫之勇,婦人之仁,最終走向了滅亡。相反,劉邦沒有突出的個人才能,但他善於聽取各方良言,身邊謀士極多,常常與他們交心傾談,上下溝通,月下千里追韓信就是明證。因此,他可以"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最終成為楚漢之爭的勝者。

時間又過了幾千年,中華大地上又出現了一位歷史偉人--康熙皇帝,他有著比劉邦更為出眾的才華,有著比項羽更為強健的體魄,有著比鐵木真更為勇猛的軍隊,照說他可以安安穩穩的坐上龍椅。但是,他卻遭遇了關內百姓的強烈的反抗,只因為他是滿人,而他治下的卻大多是漢人。在漢人的眼中,他永遠是夷人,是外來者,因此,各地的反清鬥爭不絕,這也成了康熙的一塊心病。但是,他從未想過使用武力讓漢臣服。一次,他去長城察看城牆的毀壞情況,面對早已破落的長城,有的大臣認為要加固,以防來襲,但康熙卻堅定地說:"我要修的是百姓心中的長城,這比真正的長城堅固好幾倍!"是啊,這是明君的抉擇,他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後來,他多次微服私訪,體察民情,用自己的真誠打動了無數百姓,終於使百姓臣服,成為一代明君。

"以史為鏡,可以知古今。"縱古觀今,我們不難看出:成就大業,一統天下,與老百姓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得民心者得天下。

【點評】這是一篇史論性文章,文章論證的中心論點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所選漢高祖和康熙帝的史料與主題十分貼切,緊緊圍繞"溝通"這一主題,足以令人信服。再者,本文語句流暢,思路敏捷,歷史材料可謂信手拈來。考生以時間為序,空間跨度極大,從西漢寫到了滿清,一氣貫通,自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