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口中國情

秦晉谷,陰山下,今宵月色映流水。月色入夢,水卻未眠。在黃河靜靜的奔流中,何人吟唱著千年一韻的出塞曲,何人用美麗的顫音輕輕呼喚?是在憑弔塞上遊蕩的亡靈。或是中原發的慈母。

段段憂愁,孰不知,長安的宮殿為苦難所鑄就,洛陽的城牆以血肉而砌成。中國經歷了太多的磨難,如風沙中的邊塞,有多少個隘口就有多少個秋,多少塊殘磚就是多少次離愁。風沙起時,愁緒便起;風沙落時,愁緒卻無處停息,捲起黃河也洗不淨。

然而,風沙到此總要放低音調,胡馬至此必定勒緊韁繩。山崖背面傳來黃河的怒吼,這怒吼,陶醉了中國人,又驚醒了中國人。這裡的激流永遠不知疲倦——壺口掀煙,十里撼天地。

中國人在苦難中掙扎,傷心滿懷時,正是壺口氣勢如洪的瀑布,把中國人從無盡的悲傷中解脫出來。目睹滾滾黃水從高崖間策馬飛奔而至,夾風帶雨,凌厲銳進,義無返顧。如土山飛崩,黃海傾倒,捲起水霧騰空;如萬馬奔騰,洪鐘悶雷,崖間吞雲吐霧。霧氣蒸騰處,彩虹飛架其上,浩浩乎,飄飄乎,在淡黃的霧氣中,似為浩蕩激流請出,又似被磅礴厲聲喝退,與山石間時現時隱。

站雜飛騰著水汽的岩石上,心中的愁苦憂傷為水流一掃而去。儘管城上城下爭戰了一部歷史,儘管奪了焉支又還了焉支,戰爭與苦難始終無法阻止一個民族打開心襟,傾聽豪邁的聲音。

在壺口間沖刷一次,天上來的黃河水便灌醉了李白與王之渙。自此,中國人得意勢必須盡歡。金樽絕不空對月。讓創傷一層乘結痂,一層是一種蛻變,一層是一種掙扎。跳動的壺口一張一弛,一舒一閉,豪情便通達整箇中國,於是即有了名山大川,赤子烈女的豪情萬丈,熱情好客的中國人從此詩意般的棲息在這個世界上。

至於民族危亡的時刻,又正是堅韌不屈的壺口,把中國人從詩意里引回到國恥家仇的悲憤中。

當日本人扣關而入,槍彈炮彈和著北國的大一齊紛飛。中國人再也沒有長城的保護了。黃河也凍成了塊,整個北國江山隨即陷入沉寂。然而天神般的力量自秦谷北來,寂靜壺口開始有流水滲漏,接著似湧泉。數日之後,水流衝破壺口,撕開一塊冰面,掀翻一塊岩石,撞擊在崖壁上,浪滾渦翻,泡抹簇擁,壺口激流,奮勇向前。千里黃河,有幸從此開始解凍。

壺口破凍的轟響驚醒了光未然,冼星海。唱徹南北的大合唱猶如花叢中的大炮,激勵著詩意豪情中虛度的中國人奮勇向前。哪怕肚子裡只有草根樹皮,哪怕身間只有單衣草履,四萬萬中國人以壺口破冰之勢愛烈火中冒著炮火前進,心中滾騰著壺口瀑布,不累於俗物,高蹈於上蒼。

中國人不只是在苦難中撫摩傷痛,更勇於在豪情中享受生活;不只是在碌碌中虛度人生,更善於在奮進中創造未來

正如壺口飛奔的洪流。我們自強不息,捲起水霧凌厲銳進,詩意地棲息在這個世上,而且自由地往來於天地之間。

 

壺口中國情_壺口中國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