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的思考

作者:不詳  (字數:700字作文)

當今少年不約而同地把自己的青少年時期比喻為“季”,讓人不禁心生疑慮:大自然的生物千姿百態,為什麼人們單單用花來比喻當代青少年,為什麼就沒有人想到青少年也可以像樹呢?

提出這個問題並非抬槓,只要深入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花後樹下”大有文章。

我們的父輩很少把自己的青少年時期稱為“16歲的花季”。16歲時,他們已經開始在大興安嶺里伐木,在農場上耕耘,在河邊挖泥。他們更願意稱自己為樹,一棵有16道年輪的壯實年輕而飽經風的樹。

我們的父輩的父輩中更少有人將自己的青春稱為“16歲的花季”,因為他們16歲時,中原大地風雨如晦,花兒無處開放,於是他們就成了擎天的柱樑,擔當起救國的急先鋒。

只有我們這一代人,喜歡將“16歲的花季”掛在嘴邊,並認為已經是約定俗成的了。

年輕的花和年輕的樹都是美麗的,前者清純嬌麗,燦爛芬芳;後者風華正茂,鬱鬱蔥蔥。所不同的是,年輕的花雖然燦爛但也單薄,需要精心呵護;年輕的樹,雖不那么燦爛、鮮亮,卻已能獨立抵擋風雨,承擔責任了。

如此看來,將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稱為“16歲的花季”確實是符合現狀的。因為燦爛柔嫩、備受呵護、未經風雨正是我們這一代青少年的特徵。

可我們不能甘心自己總是花,是花就易凋謝,樹卻可久經考經而常青。16歲,已經可以承擔責任了。像我們的前輩那樣去做一棵壯實的樹,如何?如果嫌它太單調,那就讓這棵青春之樹上開滿鮮花!新時代青少年的青春應該茁壯而長久,燦爛而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