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如魚

人到底是為什麼而活著呢?有的人一輩子拼死拼活也只賺了個溫飽;有的人則一呱呱墜地就豐衣足食,然後一輩子就只剩下左鑽縫右鑽隙地追名逐利了;更有甚者,有的人雖早已名利雙收,但依然想著能更上一層樓地來譁眾取寵一下以便多釣一些名譽,世態萬千,可悲可嘆!

前些日子看過一篇小說,講一個大活人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的戶籍被註銷了。於是為證明自己還活著,他四處找人為他做證明,但都沒什麼效果。終於,在小說的最後,他選擇了以砸派出所玻璃的違法行為來證明自己活著!!小說作者在小說後記說:“如果為身份活著還說得過去,可為身份證活著,實在令人不明白。”

為身份證而活著當然是沒什麼必要的,但為身份而活著,在很多人看來,可就不是什麼“還說得過去”的事了,而是十分必要且仿佛很“光明正大”的事了!也正因為此,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著有一個正式的正面的形容詞來加在自己大名的前面,比如說張三希望自己名字前有“詩人”二字,李四希望自己名字前面有“思想家”三字,王五希望自己名字前有“大哲學家”四字。所以金庸希望在自己名字前加上“作家”二字或“作協榮譽副主席”七字,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或許有人會說:“我們早就知道金庸是一代武俠小說宗師,早承認他是作家了,他有必要加入那勞什子作協嗎?”我的回答是:“我們承認他是作家是一回事,人家作協承認他是作家是另一回事。要知道,武俠小說這一文學體裁在前幾年可還被人貶得低之又低,是近幾年才被拔高了地位。難得如今作協大門開得那么大,金庸又已經是耄耋之軀,不趕快“正名”更待何時?

其實吧,我總覺得作家在很多時候就跟魚一樣,有的作家喜歡自由自在地在大河大海里暢遊,去接受各種各樣的考驗,活出自己的風采;而有的作家則嚮往著所謂“平靜安寧”的日子,於是乎就放棄了自由,從廣闊的河流海洋里一躍而進作協這個大魚缸,成了一尾尾供人觀賞的魚。只是有一點:在大自然里,喜歡自由自在生活的魚是占絕大多數的,而在人類的社會裡,喜歡在“魚缸”里生活的“魚”卻占了多數。這,不可不謂悲哀!!

 

精彩推薦:


作家如魚_作家如魚作文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