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高中生作文>> 高三作文>> 議論文>> 莫向東風枉自嗟正文

莫向東風枉自嗟

作者:不詳  (字數:1800字作文)

“一朝春謝紅顏老,落人亡兩不知……”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香……”

這些《紅樓夢》詩詞,明明白白地描繪著一個千古難覓的奇特女子——林黛玉,她的倩影竟是那前世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絳珠仙草;這就是黛玉,下凡人間用一生淚水來償還那日日澆灌她護衛她的神英侍者。淚水的流逝,情感的枯竭,世事的滄桑,人情的冷暖,終於便成為她生命的耗結,不得不魂歸離恨天。這就是黛玉喔,那虛幻的、真實的、理想的的化身,一個千百年令人為之哭泣嘆息的女子,一個臨花照水、卓而不群的才女!

黛玉的短暫一生,大多光陰是在“寶鼎茶閒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的瀟湘館裡度過的。她的一生被情緒美化和情感詩化,也被千百桿翠竹詩意般地映照與演繹,把黛玉打扮成了世人永遠的夢中情人、傳世佳人。

只可惜,黛玉最終還是去也,因此我不得不說說她的死。

有人曾經講過,黛玉的死不平凡不簡單,整個過程充溢著文學的高級素養和人性的最高境界。但是,我並不否認續書者用殘忍悲慘的、毫無人道的“調包計”進行安排,為黛玉那本不完美的命運劃上句號。可誰也沒有去認真想一想,這樣一位神仙一般的夢幻女子,怎么只會來得那樣的至善至美,動人心魄,而去得卻是那般的平常平淡,其結果果真是如此嗎?我以為,非也!

考究黛玉之死,我得從劉姥姥游大觀園說起。那日,黛玉曾在藕香榭湖上坐著遊船,同寶玉說,她只喜歡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句詩:“留得殘荷聽聲”,寶玉就下了決心,不再拔湖中的殘荷葉了。這黛玉如此地這般珍愛蓮花,莫非這句詩里隱藏著什麼?為讀者啟發著什麼?

我又不得不想起了另一個重要的細節——壽怡紅群芳開夜宴。那晚,寶玉與眾姐妹共行酒令“花名簽”。黛玉得到的是什麼?是芙蓉!批語是:風露清愁。要知道,黛玉若與芙蓉聯繫起來,那倒有悖作者曹芹老先生的初衷和意願了。地球人都知道,晴雯死後,一小丫頭對寶玉講,晴雯是天上專管芙蓉花的花神。這裡,倘若說黛玉也是芙蓉花的花神,豈不是前後自相矛盾?!於是,我反覆思忖得出這樣的結論:黛玉得到“花名簽”上的芙蓉之稱謂,就應該指的是水上的芙蓉——荷花了。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把黛玉的前世想像成為荷花神了。究其原因,我還認為,那絳珠仙草不是一直生長出落在前世靈河之畔嗎?要我的分析真的是這樣,我眼下真的要認可著名紅學專家周汝昌先生給予黛玉之死所作出的評語了:黛玉緩緩走到湖中心,然後緩緩消沉了下去……而導致黛玉沉湖的根本緣故,我以為有幾種:或許是一處文學的最高境界的具體表現——黛玉前往人世間,還完了眼淚和感情,又該回去做她的絳珠仙草……此舉,就是正所謂的“質本潔來還潔去”的印證,又一次人生的倒轉輪迴吧;或許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嚴重打擊:驟然而至的政治更迭狂暴的襲擊,使她脆弱地無可奈何地離開人世……或許是一份感情的不幸:賈母歸天,黛玉唯一的一座靠山轟然倒下,加上她本有的肺病卻長期吃人參一類易上火的“補藥”,自覺今生病若抽絲,無法救治,選擇了如此了斷方式——投湖自盡……

這一切的發生,倒真真是那句“天盡頭,何處有香丘”,寫明了大地上沒有安葬黛玉的一方淨土。還有那句“明媚鮮艷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更是為黛玉葬身湖中給了更加清晰的解讀。

大觀園眾多水塘,哪一處才是黛玉歸身之地呢?又推斷出另一個或許來,這就是我方才所說,藕香榭的水塘吧?!

這是我想像出情景:或許是在一個初秋的深夜,天空還下著蒙蒙小雨,悲傷已極的黛玉跨進湖水,撥開枯荷,念叨著什麼,毅然走上不歸之路……

或許再有一年之後,貧困潦倒的寶玉也是在初秋的雨夜中,來到藕香榭水塘邊,望著那一片枯枝敗荷的水塘,心潮翻滾,淚珠漣漣,在悽慘悲涼的呼喚聲里,便會想起他那枚曾經照耀他命運的靈通之玉,那枚已經讓他生命逐漸黯然的靈通之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