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連線號

(一)戰鬥是殘酷的連線號

人類的歷史是部戰爭史。

人的一生有何嘗不是一場場無形的時而激昂時而抑鬱的戰爭。

儘管沒有刀槍與鎧甲,沒有硝煙與烽火,但勝利、成就、創傷與毀滅依舊在悄無聲息間更迭上演。伴隨著生命的降臨,一個嶄新的戰場同時誕生,連線生與死的陣營。無論是同敵人的,同苦楚與磨難的,同世界的陰暗一隅的,甚至是同自己的。

我們必須接受血與淚的洗禮,以此證明這又可被稱作一場追逐夢與希望的遙遙征程,是多么神聖與偉大。戰爭是生命殘酷的連線號。

莫泊桑在《一生》中描繪了一位女性的生命之戰。主人公讓娜自幼生長在風俗敗壞的村莊中,然而在她本性中所故存的純真與尊嚴,讓她並沒有因為環境的濡染自甘墮落。青春是朵美艷卻帶刺的朵,與其他妙齡少女一樣,在經歷成長與蛻變的過程中,讓娜痴迷與幻想所帶來的如同酒精般的迷醉與快感。她幻想著財富帶來的奢豪享受,幻想著極度浪漫的奇境偶遇,幻想著嘗試愛情的甜蜜與喜悅。現實與夢想的拉鋸戰給予她青春時期特定的迷惘與憂悒。終究,她擺脫了白日夢的毒害與束縛,勇敢的面對現實殘酷的挑戰,腳踏實地開始了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奮鬥。與幸福的距離似乎越來越近,就在讓娜事業最輝煌的中年時刻,她的兒子竟捲走大部分的財產棄她而去。仇恨與愛匯聚成一股創傷寫在讓娜的心靈之上,經歷煎熬與思想鬥爭後,她依然決定接納兒子接納生活,從綿綿恨意中解脫。儘管錢財殆盡,讓娜的生活仍舊回歸到溫馨而靜謐的樸素之中。

生命的戰爭始終難以斷言是勝利或是失敗。總有寶貴的事物需要割捨放棄,總有悲慟的壯烈犧牲,總有生離死別的無奈。或許,到頭來死亡依舊會以沉默宣布,我們用盡一生所苦苦追求的罷不過一場虛空一場捕風,那又何妨,畢竟我們曾經為了熾熱的希望與理想,轟轟烈烈的奮力拚搏並戰鬥過。

(二)選擇是考驗的連線號

“人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正如史鐵生所言,人是無從選擇生命以怎樣的姿態開始的。家庭、容貌、環境和天賦的完美與否,都不在我們所能掌控的範圍之內。因此,我們更需要把握住以何種姿態死去這個可以選擇的權利。

於是生命成為一道又一道艱難的抉擇,我們面對猶疑,面對進退兩難,面對重重考驗,把所有的抉擇連線成生命這道繁複的證明題。它所證明的結論無關生死,只在於我們的靈魂是用怎樣的方式,莊嚴地完成了這道生命的證明。

倫敦塔是英國泰晤士河北岸一道鮮明的血的印記。它是一座飽含黑暗記憶的牢籠。在小說《倫敦塔》中,一位外表柔弱的皇室女子最終選擇以死亡的代價換取對信仰的堅持,走上斷頭台接受對決心與忠貞的考驗。她的一生短暫卻非凡,儘管從今天的角度看,我們無從肯定她的死亡是否具有價值,但最起碼我們應該對她靈魂中不二的歸屬表示敬意。

歷史上有太多這樣的事例。岳飛的選擇是精忠衛國,魯迅的選擇是喚醒世人,劉胡蘭的選擇是寧死不屈……生對他們而言並不漫長,但他們以一道完美的證明,肯定了人與人之生的價值。連線在他們生命中的符號,是一個強而有力並且永恆閃爍人性輝煌的選擇。

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光榮的死去。或許並不是每個人都對生命的謎題完全領悟。哪怕你所選擇的是輕輕的來與輕輕的去,你依舊通過了這場生命的考驗,因為你的隱忍也是你所選擇的死亡姿態。

(三)旅途是行走的連線號

每當翻開徐霞客、馬克波羅這樣訪遏世界全景的旅行家的遊記時,心中滿是羨慕。在他們的生命中有太多的美麗值得記憶、留念與回味,生命對於他們而言不應該有過多的遺憾。

看過非常多的散文詩歌把生命比作路途,我卻更願意理解它為旅途,因為路途只是這個世界所給予人生的,而人生所給予我們的是這個旅行的機會。因而,儘管那些風景無從改變,但把握方向何去何從,還是我們旅人用雙腳去嘗試與體驗的。我們用旅途行走出一條生命的道路。

這場路途,醜陋與美麗並存,黑暗與光明共生,絕望與希冀同在。

安妮寶貝說:生是過客,跋涉虛幻之境。生命是場幻覺。

從某種角度去思索這樣唯心主義的悲觀,可發現它的產生也並不是毫無緣由。死亡之時,就算我們擁有再多的財富,擁有再多的地位權利,擁有多少豐功偉績,都只能原原本本的遺留在這個繼續前進的世界上。而它是否能延續,早已不在我們的視野與掌心裡。就算是我們的記憶,也在失去意識的剎那湮滅在腦海之中。

或許再多的擁有也會因為時間而一無所有。可一無所有又怎么樣,最後,只要我們能滿足的停留在大地的某個角落,死亡只不過是駐足,我們並不在意這一路旅程能讓我們帶走多少,而是這一路的行走中,我們是否連線起了一道生命的橋樑,找到精神所能皈依與永生的天堂。

 

生命的連線號_生命的連線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