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寂寞”

有人說,今天就是當代史。那么,按照我們的思維模式,今天人的思想感情也應該有歷史的淵源和所謂的必然性了。於是,放眼於歷史的昨天與今天,試以次來詮釋已成為“新人類”們流行語的“寂寞”一詞。

在歷史的文明似乎偏重於所謂的後現代性時,人們似乎比較趨向於自我意識的膨脹,於是乎一方面注重交流那些細微的過程的過程,而極致的另一面,將自己慢慢獨立於群體也相拌而生。處於這樣的“二律背反”狀態下,嘆一聲“寂寞”,或者呼一下“理解萬歲”當然是無可厚非的。

但到底什麼是寂寞呢?從漢語本身的理解來看,應該是孤單、冷清或者清淨、寂靜之意。這當然指的是人的心境,而心境猶如心靈相對於環境的物語,離開具體的時空,便只是虛幻的抽象。

中國的歷史是如此的悠久,以至於名人們的“寂寞”也是五彩斑斕的。遙想當年太白月下獨飲,舉杯邀明月,可謂在一個人的歡樂中的寂寞;東坡把酒問青天,由景生情,竟念及千里共嬋娟,又可稱超脫形骸的達觀的寂寞;而岳飛弦斷知音少,是報國無門,歸隱無路,同時失落了儒道兩家精神追求後,無奈的寂寞;蘇武獨持漢節,在茫茫大中牧羊白海邊,可稱是士大夫心中獨存漢家社稷的忠貞的寂寞;而范仲淹,微斯人,吾誰與歸,可嘆為有心達濟天下,卻無同道人的冷心的寂寞……

當然,前述種種大概由於過於的“大”而不受今天大眾的青睞。而另一方面,作為直抒言情的對於相思寂寞的描述,從柳永的更那堪冷落清秋節,縱有良辰美景也虛設到今天港台大腕們的無病呻吟,不能不說是淵源流長的。

但是,為什麼那些無病呻吟,高嘆寂寞之詞會在很短時間後便被稱為落伍而少有人問津呢?我認為還是因為寂寞是一種悽苦的美麗。而這種美真正的魅力就在於以孤獨和近似於瘋狂的方式實踐固守於心的理念。明白這一點,才能理解屈原那“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執著;才能為那獨處高台,為千夫所指者所發自內心的悲歌“誰不想國家圖治民富強,也難擋恨水動逝歸大海”而熱淚盈眶……

語至於此,我又想起了兩千多年前老子的名言:“大音稀聲,善言不辯”,是啊,幽幽稀疏之聲卻如空谷傳音,飄渺而宏亮。只不過“大音”在歷史的長河的傳播中,是聽的人少,聽懂者更少而已,這樣的心境才是真正的寂寞!

 

詮釋“寂寞”_詮釋“寂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