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思故國在

作者:不詳  (字數:1900字作文)

“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黨的十七大報告

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曾經做出過一個涉及自我意識的哲學命題——“我思故我在”。當今中國在全力建設新型社會主義國家的進程中很有必要對自己深刻地“思”一回,以此來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前不久,黨在十七大報告中就提出了關於建設生態文明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有力命題,這是黨對新形勢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在認識上不斷深化的結果,為社會主義建設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旗幟。

西方主導的傳統工業文明是一個挑戰自然、索取自然,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礦物資源的過程,我國曾有一段時間全盤沿襲西方的老路,把能源蘊藏量置之度外,一味追求經濟效益提高。雖然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正在加快,經濟出現新一輪的上升趨勢。但是成績很大,問題不少,我國經濟社會面臨著不穩定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的雙重問題。面對流動性過剩,外貿順差量變大,設施投資率偏高,能源在世界市場交易上的價格漲幅較大等問題,使我們深刻地意識到能源問題亟待解決。

正如我們現在所共同關注的問題——石油一樣,先不說國際形式你爭我搶的局面,就是由此引發的價格問題也很微妙。尤其是近幾年,石油價格節節攀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火上澆油。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從2004年的42%上升到2006年的47%,而石油消費量迅速上升,使中國由石油淨出口國發展到對外依存的石油需求國。伴隨著進口依存度不斷上升的是油價的上漲。2003年時國際油價處於26美元/桶,到2006年油價已達到66美元/桶,目前竟狂飆至90美元/桶。從2001年底以來,6年內每桶石油價格上漲近60美元,由此高油價問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可見一斑。這正如,國家發改委在《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所指出的那樣:我國戰略石油儲備體系建設剛剛起步,應對供應中斷能力較弱,影響天然氣電力安全供應的因素趨多,煤礦安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維護能源安全任務艱巨。由此可見,節能減耗、提高能源績效對中國經濟發展而言尤為緊迫。

面對如此嚴峻的挑戰,我國該如何應對呢?其實我國也早已發現疏漏之處並且力求爭取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就作出了提高資源節約效益的六大措施,概括來說便是:

一要將價格稅收等經濟手段充分運用。促進節約使用和合理利用。

二要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制定與完善“四節”標準(即節能,“節水、節地、節材),推進重點建設項目。

三要大力推進以節能降耗為重點的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加快淘汰能耗大的產品。

四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在固定地區實行循環經濟試點,推進廢物利用和廢舊資源的回收利用。

五要全面加強管理,將節能降耗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估計、評價考核體系中,建立各地節能信息發展制度。

六要在全社會開展廣泛持久的資源節約活動,使資源節約意識深入人心。

其實回歸到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的細節,這些細節之處往往都是扭轉局面的關鍵。在能源問題上,單是依靠認識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針對當今的形勢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前不久,我看了一則新聞,說的是英國倫敦的汽車改造問題。英國政府為了應對油價暴漲的不利因素,開始全市範圍的推行“電能車”,這種電能車與普通車的外形沒有什麼大的分別,只是在動力方面做了改變,將普通以汽油、柴油為動力的燃料改變為以電能為動力的能量,並且在固定路點設有專門充電設備,擁有戶只要每年交納65英磅就能享受隨時隨地快捷地充電行程。政府表示,大範圍普及電能車,一方面可以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對大氣質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一方面對能源結構的改進,減少同油價上漲帶來的對經濟的衝擊。我國當然也可以在全社會範圍內開展資源節約運動,通過節流與開源並舉,並有效開發利用新能源,增加新能源供應量,降低對煤炭,石油的過分依賴,就會從根本上緩解供給壓力,保障能源安全。

經過各個方面的努力,節能降耗工程順利啟動,成績喜人。譬如華電襄樊電廠的等離子點火技術,全過程無需燃油的運行。現電廠已有兩台60萬機組和一台30萬機組運用這項技術投入生產,全年可節省燃油1000多噸,降低燃油成本600多萬元。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它讓節能降耗的號召變成現實,中國在節約能源方面取得了質的飛躍。

國思故國在,看來現在這個命題該成立了,我們深切地期盼,國家的明天會因能源節約的實現而繪上精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