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卷漫履

捲起一卷,攜於左右,油墨的濃郁,紙張的清新,總猶西湖龍井般沁人心脾。

我與書的情誼可稱得上莫逆之交,交好的髮小。童話中善良的公主,英俊的王子,玻璃鞋……總是有股奇異果般的味道,深深吸引著孩提時代的我,並在一個又一個星光閃爍的夜晚伴我入夢。

斗轉星移,我與書之情未淡反愈濃。漸大後,我便怡情於宋詞那古雅之風中。捧著詩集,便融於金戈鐵馬,風月,讓心靈在宋詞中穿行,尋覓古人的淡然心境和絕世才情。一厥宋詞在碧波瀲灩中流傳,在繁華塵世中流傳,我便品味唯美,品味風韻,品味才情,其中妙益無窮。無論是東坡居士“把酒問青天”的豪放;或是“花褪青殘紅青杏小”的柔美;亦或是易安居士的“花自飄零水自流”的淒切。都令我感嘆這宋詞真為冰潔凝思之物。無論是婉約或是豪邁;無論是抒情或是言志都能令我暢遊詞海,詩情飛逸!花般豆蔻年華,戀上雲般的散文。這淡若止水,靜若處子的感覺,令我沉醉。如行雲流水般的思緒,有時輕歌曼舞,落英紛飛。有時如古箏彈奏盪氣迴腸。秋實先生說散文“絢爛極了”,確是絢爛極了,在這極一時之盛“絢爛極了”的散文百花園中,有周作人的雋永、徐志摩的艷麗、冰心的飄逸、朱自清的真摯清幽。散文的魅力凝結成一股純厚的氣息從紙張中散發出來,便道是一種格調,一種修養,一種情至深處的共鳴,令我文思泉湧。

書的內容繁多,形式亦是百態。願與其深交,遂常空出時間,在湛藍的天空下,憑靈魂在書中移步。自己便似走進大自然去體會文字中蘊涵的鮮活的生命氣息。有人說書是文學庫,可我卻認為書是文學的載體,更是文學本體。那些華麗的詞藻,樸實的感情,去品,步入能喜形與色。正如“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手舞足蹈才罷,滿腔義憤又起。直到月光朦朧了文字,合上書,品味書的余香,像剛從沙場鏖戰而歸——大汗淋漓。讀書便是與一個個偉大的靈魂神交,人生苦短,書引我進入一個廣博的世界,使我的人生歷程徒然加寬,無形中滋長了修養,升華了心靈。書,就是不斷注入人思想方塘的清水,給人以進步的力量。

若問為何沉於書卷,答曰:“酒傷身,多飲不益,但亦有履戒不止者,何哉?只因此物‘太甜,太香醇’。”對於我,書,正如嗜酒者眼中的酒,令我心馳神往,欲罷不能。置身紅樓一夢之中,便好似細品著百年女兒紅一般,醇香於齒,品味人生,終知無謂“機關算盡太聰明”原卻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朝暉撒向新花,嬌蕊吐露著芬芳,夕煙繚繞的時分,昔人前來採擷。帶著稚幼的回憶,散發出猶如幽曲深巷美酒般的氣息,回味良久。而在傲慢與偏見交織的世界裡,純真的愛情、真摯的愛慕之意仿似葡萄美酒一般惹人憐愛。真實的情感是無法用理智掌控的,正如書中說的“當我意識到時,我已經在愛河中行走了一半的里程了。”其實讀書也正是如此,你會在不知不覺中迷戀上它。持書細品,讀書又何嘗不是在讀生活、讀生命,從書中閱生活經歷,透晰生命的價值與真諦。有書相伴,書中內涵每思各異,收穫頗豐,歲月流逝,日見其長。

“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攜帶書香一縷,盈滿衣袖,漫履人生之路,品味百味千滋……

 

攜卷漫履_攜卷漫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