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高中生作文>> 高三作文>> 議論文>>正文

孔子:現代中國人的文化焦慮

百年中國,以變為主。中國的現代化,在文化領域,是以激烈反傳統為基本特徵的。古非今是、中劣西優的價值觀念和“傳統”與“現代”非此即彼、水火不容的思維方式主導著中國人的文化實踐。孔子,作為中國文化的象徵符號,首當其衝成為千夫所指、橫眉冷對的靶子。“打倒孔家店”、“不讀中國”、“拚命往西走”,一度成為文化上的主要流行色。

“高上仰止,景行行止。”激烈反傳統、批孔子的文化現象,不期然地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孔子是中國文化的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山和不可迴避的問題。越是批判他,越是說明他深深地影響著國人。換而言之,國人必須回答孔子的價值觀念何以是或何以非的問題,必須回答孔子的文化理想是否還有價值或生命的問題。這種圍繞孔子而展開的“傳統”與“現代”的緊張與衝突,集中說明了孔子成為國人在文化上的一種內在焦慮。

西方有這樣一句俗語:一個青年人若不激進,是沒有心臟;一個老年人若還激進,是沒有大腦。雖然現代化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但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一個現代化進程中的懵懂的青年人。如果說,對於中國文化,頑固保守應該也已經退出歷史舞台的話,那么,極端激進也必須和遲早會退出歷史舞台。事實上,國人已經在用寬容和理性的態度來重新定位孔子,來重新審視中國文化。“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已經成為歷史的絕響,而對孔子保持必要的“溫情和敬意”,對中國文化採取“了解之同情”的態度,成為大部分國人的基本共識。

然而,準確定位孔子和正確對待中國文化,特別是在具體的文化實踐上,仍將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畢竟,國人要走出反傳統的歷史情結,還需要時間。由龐朴、張立文、郭齊勇、蔣慶、陳明5人發起的由海內外、老中青50餘位知名學者聯合署名的《以孔子誕辰為教師節建議書》引發的熱烈討論和不同反應,再次印證了國人在如何對待孔子和中國文化的問題上,仍然存在著一些分歧。

毫無疑問,《建議書》的發布,應該看作和必會成為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文化事件。它雖然以呼籲把孔誕作為教師節作為直接訴求,但是字裡行間所透露出的卻是對孔子和中國文化的整體的、高度的肯定性評價。比如,《建議書》明確主張中國文化的復興,明確承認中國文化對於化解中國社會乃至人類世界的各種危機與衝突的合理價值與積極意義。就此而言,毋寧說《建議書》乃是就中國文化的某種立場性宣示。或者至少可以說,《建議書》之意既在“酒”,也在乎“山水之間”,即試圖把以孔誕為教師節和促進中國文化復興兩者巧妙地融為一體,借教師節談中國文化,誠可謂是“極高明而道中庸”。

很多現象是利於《建議書》贏得國人同情和支持的。最明顯的是,有些國家和地區已把孔誕作為法定教師節,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教師節、美國加州的教師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教師節以及中國台灣、香港的教師節等,而孔子的故土卻反而不得實行。牆裡開牆外香,從國人的感情上來看,這是說不過去的。《建議書》中的一個反問很有意味:“難道需要等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再把孔子誕辰搶注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時,我們才會感到危機和不安嗎?”這個反問,看似輕巧,但四兩撥千斤,有效地觸動了國人心頭的一大傷口:韓國搶注端午節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

可以這樣說,如果現在中國是首次確立教師節,那么孔誕這天無疑是首選。問題在於《建議書》生不逢時。關鍵還在於中國已經把9月10日作為法定教師節,而且有22個年頭了,因此,《建議書》直接和現行教師節撞車。而更改教師節日期,就既涉及到民意支持的問題,也涉及到立法程式的問題。然而,《建議書》在民意問題上也不是沒有勝算。其一,許多人是支持該建議的,諸多學者署名和大批網友支持《建議書》就是一種表現。其二,還有許多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尊重教師和尊重教育,而不在於以具體的哪一天為教師節。也就是說,這些人並不必然地反對《建議書》。相反,如果使教師節既能有尊重教師和尊重教育之實,又能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蘊,那么,以孔誕為教師節又何樂而不為呢?至於立法程式,這是一個技術操作的問題,不會有太大的困難。畢竟,民意不可違。

當然,《建議書》也受到一些批評和壓力,主要是來自一些把孔子和中國文化與“古代文化”、“封建糟粕”、“集權專制”、“ * 策”聯繫起來甚至是等同起來的觀點。這說明國人在對待孔子和中國文化的問題上,仍然有一些分歧。分歧不完全是壞事。

無論如何,還是那句話,準確定位孔子和正確對待中國文化,仍將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或許,以孔誕為教師節,也是一個需要時間的問題,而不是一個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孔子:現代中國人的文化焦慮_孔子:現代中國人的文化焦慮作文0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