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高中生作文>> 高三作文>> 議論文>>正文

不為外物所動 (議論文)

一個盲人,一個聾人,一個耳聰目明的人了,來到鐵索橋頭,三個人一個接一個地抓住繩索凌空前行。盲人和聾人都過了橋,可是健全人卻跌下了橋,喪了命。盲人說:“我眼睛看不見,不知山高橋險,可以心平氣和地攀索。”聾人說:“我耳朵聽不見,不聞咆哮怒吼,恐懼相對減少很多。”健全人喪命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外界太多的干擾所致。

形形色色的世界給予我們很多,也影響了我們的心情和諸多的處世方式。每個人一生中總會遇到許多困難,總會遇到許多不開心的事,我們應該不為外物所動,堅持自己的主見。記得魯迅在《忽然想到?六》里說過:“世上如果還有真要活下去的人們,就應該敢說,敢笑,敢怒,敢罵,敢打。”是啊!如果一個人做事老是顧這顧那,縮手縮腳,不但會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傷害,更遑論成就什麼大事了!生命就像一把傘,每一頂傘下,都有自己的天空,我們行走在自己的天空下,無論絢麗還是平淡,都是自己的,都是一種美;可是他人的思想和行為以及流言一直在干擾著我們,常使人感到無路可走,常有人嘆息生活忙亂,負擔沉重。的確,背負了太多的壓力,流星才會墜落,背負了太多的流言蜚語,我們才會活得那么累!

但丁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一個人的一生,不能總被別人的言行左右。傳說公元前223年的冬天,馬其頓大帝亞歷山大進軍亞細亞,他到達那兒後聽到一個著名的傳說:“幾百年前,弗尼吉亞的戈迪亞斯王在其牛車上繫上一個複雜的繩結,並宣告誰能解開它,誰就能成為亞細亞王。但從來沒有人能解開。亞歷山大仔細觀察了這個結,連繩頭都找不到,他突然想到用自己的辦法來打開這個繩結。於是,他拔出劍來,一劍就把繩結劈成兩半,這個保留數百年的難解之結,就這樣輕易被解開了。如果亞歷山大也像其他人一樣找不著繩頭就放棄了,也被別人的言行所左右,還能解開這個結嗎?還能名正言順地成為亞細亞王嗎?不能!毛 * 的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思路, * 的“一國兩制”的手筆,都是前無古人的,可見,一個偉大人物之所以偉大,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做事能不為外物所動,堅持自己的思路做事方式。

靜靜地想想,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像媽媽倒開水時灑下的那些水一般,一直在縮小自己的生活圈子,想自由自在地做個快樂的小公主,可總是被現實擊打得流不出一滴眼淚。太在意別人的想法了,那自己做的事顧忌就多了;太附和別人的行為了,那自己做的事就更會礙手礙腳了。聾人盲人的成功和健全人的失敗可以看出,失敗有時不是因為力量的不足,成功也不是本身具有多大的優勢,關鍵在於你有沒有一顆鎮定和不為外物所動的心;生活中可能不會遇到“過鐵索橋”的危險,但處理事情如果能夠以我為主,不為外物所動,就可以達到偉人的一種境界,現實中的歡笑可能就會比眼淚多。

不為外物所動,是一種境界。請專注你的目標,無論風動,水動,他人動,你的心都不動。

[點評]能緊扣話題“自己的鑰匙”寫作,即我們的行為和心情不能受外物的左右,這是寫作的一個基本功;內容能引古論今,翔實具體,很好地論證了不為外物所動的主題,給我們以生活的啟迪;引、議、聯、結,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的結合使用,使本文成為議論文中較為實用的一種藍本 。

 

不為外物所動  (議論文)_不為外物所動  (議論文)作文0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