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之死

作者:不詳  (字數:2300字作文)

前日裡閒來無事,在路邊的小魚攤買了兩隻橙粉色的雙尾接吻魚,對於女孩子而言,這應該是一種可愛浪漫得不像話的魚種。

上說,金魚是人工馴養而成的觀賞魚,而它的原形,便是飯桌上所常見的鯽魚。

美麗這種東西,是需要代價的。就好象去醫院拉個雙眼皮,代價就是好好的痛一把,再受個三五七天眼睛紅腫的罪,最爛的就是左邊拉了兩層,右邊扯出了四五六層,而且完全不對稱。

金魚就是屬於那種,把自個捕食的能力,弄個禮盒裝著,雙手捧著,恭恭敬敬的遞到人面前,然後“啪”的一下,把那身的灰不溜秋給換了,換了個紅艷艷、黃燦燦、黑油油。

嘿,你還真別不信。咱說的可是實話。擱什麼“勞動局”“稅務局”啦,你準能常看到這種“魔術”。

沒了捕食能力的金魚怎么辦?總是不會餓死的。別忘了咱還有那身紅艷艷、黃燦燦、黑油油呢。一副好皮囊可不能就這么浪費了。咱咬咬牙,節個食,瘦個身……然後就住了上了玻璃小別墅(魚缸)。別羨慕,有的哥們住的可還是半山別墅(壁式魚缸)呢!還帶特大的園。

然後就每天有專人送吃的,營養豐富,美味香甜,簡直是色香味俱全吶!

寫到這,總覺得我該對魚食有些什麼闡述才對。

魚食這種東西,我記得和老爸出去釣魚的一次,曾見到過漁民拌魚食。

把大米(用白酒泡過,致於為什麼用酒泡,漁民的解釋是:“把魚灌醉,然後上遊客的鉤。”)(外音:這分明是把人灌醉,然後心甘情願上你的鉤!)打成粉末的中草藥,打成粉末的乾蚯蚓,拌在一起,就是塘里魚的一伙食了。

金魚的食,恐怕得精緻些。

這樣就好象最近上當受騙買的那些所謂“新新網路文學”。包裝得,那叫一個精美,還附帶作家照片,這群“新新作家”照片無疑被P.S過。個個“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只差沒看到我小心臟撲騰、撲騰的亂跳了。二話沒說,老闆!我掏錢!結帳!

回家一翻,我就直接的兩眼一黑了。

故事從頭到尾,一模式!看了開頭第一句,立馬就能知道結局最後一句。先是這個主角遇到那個主角。然後一起遇到什麼意外(無非是一些打架、醉酒,實頂實的了不得來個穿越)兩人就都看不慣對方了,然後又因為什麼什麼兩個人雙雙被牽扯到一起,死活分不開,……最後,在一起了,啊,大團圓,結尾。

還有幾個模仿安妮寶貝和衛慧的文章,寫一些邊緣題材,精神、叛逆、犯罪、身體,只是沒有安妮的深刻,也沒有衛慧的曖昧。

免不得想改用范偉在小品里的一句話:“只是隔了十年的時間,這差別咋就那么大囁?

可是金魚就覺得魚食很好吃,咱生活得舒坦吶!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小別墅里天天有人給換水,說實話,咱打心眼裡瞧不起住在魚塘里的同類。

只可惜它們是忘記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魚塘寬了,什麼魚都有。”自己也是從那塘里出來的,連純種都算不得的魚。

想到劉心武,那個靠在“百家講壇”講《紅樓夢》大火特火了一段時間的作家。買過他寫評“紅樓”的書,還沒來得及讀,就被先完那兩本書的老爸徹底的束之高閣了。我不便作些什麼評價,但老爸的一句話已經足夠尖刻“作家低能,江郎才盡”。作家寫不出書,便去評論別人的文章,以此來博得眼球。

擴展而來,于丹、易中天等等。同是講《論語》我著實更喜歡易中天一些。他的古文造詣,對於孔夫子的言論解釋得透徹程度,實在令人折服。

而于丹,我只能說是佩服她的勇氣。在“國學熱”當頭的情況下,敢上電視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雖然得到一件寫著“孔子很著急,莊子很生氣“的T恤及許多白眼之外,還是得到了不少掌聲。我想,這就是傳統經典文學平民化的必然趨勢。

金魚,屬於那種完全不俱備判斷能力的傢伙。有吃的,條件反射式的不經過大腦思考就會做出一個舉動:吃!

也不管自己是餓,飽胃,已經失去了“語言”能力,只管往裡填,也不管是不是還填得下。

有的時候判斷能力也是很容易被麻痹的。

有人在對小學生喊:“注意全面發展,發掘特長!”於是,送特長班,適合什麼呢?不知道,那就都送吧。音樂、美術、體育……

有人在對中學生喊:“素質教育!高考範圍不再是課本啦!”於是開始擴展課外讀物,聽說金庸的《天龍八部》也入教科書啦?可能也得考!

有人在對大學生喊:“注意全面發展吶!社會不再需要考試型人才,需要全能型人才啦!”於是,文藝、物理、電子……無一不修。不是想一個頂倆,而是恨不得一個頂八!

真想仰天長嘯一句:“回歸填鴨吧!最好能一次性把所需的,全給填進我的腦袋裡!”

判斷能力形同虛設,不是沒有,而是早已分辨不清。

網路文學、現代文學、傷痕文學、現實主義流派、虛無主義流派、荒誕派……太多太多,我的腦袋已經轉不過彎來,能不能列成一張PTP格式的表,裝進電腦里?恐怕是得占不少GB的記憶體。

金魚的胃現在處於混沌的狀態,唯一的意識就是:吃!

終於,吃不下了,停在缸底。

金魚身上的紅艷艷、黃燦燦、黑油油,面向了缸底,往上浮了起來。露出水面的,是白慘慘腫脹的肚皮。

金魚,死了。

不禁寒意升騰而起,我們這條金魚,又還能活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