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曾離開

不經意地翻著報紙,突然眼前一亮,一張熟悉卻久違的面孔直入眼眸——“雷鋒”。一種親切而溫暖的感覺,從心裡傳來:“啊!雷鋒,你來了。”

有人會輕笑著問我:雷鋒?雷鋒在哪裡?你不見“小悅悅事件”?你不聞“彭宇案”名揚天下?曾經,一個敬老院,“一天迎接十幾撥學雷鋒的”,大家都說“雷鋒叔叔沒戶口,三月來,四月走”……

“小悅悅事件”的確拷問著當今社會的道德底線,大小媒體都用大量的篇幅刊載十八位路人見死不救,於是,我們習慣地把“焦點”集中到路人身上,又習慣地忽視另一個焦點“陳阿姨”——這位在冷漠中帶給我們溫暖,真正值得頌揚的活“雷鋒”!

社會上沒有“雷鋒”嗎?不!是“雷鋒”被藏。助個人為個樂,普通而微小,自己不好意思說,媒體也不樂意宣揚。但《雷鋒日記》里記載的可都是“攢一點錢送給困難戰友”“時常義務勞動”“在火車上幫旅客端茶送水”這樣普通而瑣碎小事啊!

讓我們托舉起潛伏的“雷鋒”吧。“小悅悅事件”中,陳賢妹伸出援助之手;“最美媽媽”吳菊萍,一剎那間,托起年幼生命;東北漢子謝尚威,接住墜樓少年;“最美女孩”刁娜,為救人而被汽車撞斷了腿……在祖國的每片土地上,都有鮮活的“雷鋒”。

365行,行行都有活“雷鋒”。騎著舊腳踏車常年奔波於6000多戶居民中間的水電維修工徐虎,讓乘客如沐春風的公車售票員李素麗,在大涼山深處跋涉20多年、創造郵路傳奇的王順友,好乾部牛玉儒,“當代雷鋒”鞍鋼工人郭明義,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上,大學生們義務服務,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中,數十萬志願者,奔赴救災一線……

為什麼,唯讀讀這些名字,心裡就會有暖流?因為“雷鋒”們的仁愛,直指你心靈最柔軟處,和那裡始終裝著的“真”“善”“美”一起和鳴。

別總說“雷鋒”已遠離,他始終住在我們心裡,活在我們周圍。“雷鋒”一別五十載,從不曾離開。 

2013-03-05 21:11:41

精彩推薦:


從不曾離開_從不曾離開作文
{{item.username}}
{{@item.content}}{{if item.fback}}
管理員回覆:{{item.fback}}
{{/if}}
{{/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