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散文>> 春寒往事正文

春寒往事

作者:黃國林  (字數:1300字作文)

正月里,乍暖還寒時,鼓嶺下了,老家下雪了,南方很多地方都下雪了……在這個本應是草長鶯飛,春暖開的季節,很多南方人在不經意間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一場雪。

想起我記憶中的初雪,已是非常久遠的事了,久遠到只能依稀地記得老屋外的乾草垛、柴火堆和凌空的木棧道都落滿了積雪,一片白茫茫,還有我在屋外嬉戲時一個大大的趔趄。那時的我才不到五歲呢。

南方的雪終究還是屬於小眾的,陰冷潮濕卻常常是陪伴著從冬到春。唐詩人杜甫曾寫下“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的詩句。意思是:寒霜滿身,衣帶斷了,想把它給結上,指頭兒卻凍得僵硬不聽使喚。這“指直”二字,描述我兒時的生活情狀實在是太貼切不過了。

每年開春時候,乍暖還寒,大人們在田間地頭忙碌開來,孩子們的寒假也正式宣告終結,又是一個開學季。奇怪的是,春總是結伴而來。那時候,我的雨具就是一頂竹編的斗笠和一塊當作雨披的塑膠布。為了防止塑膠布從身上滑落,我不得不用手指捏住繞在脖頸上的兩角,這樣一路走到學校。那時一日三餐吃的都是稀飯,從家裡走到學校,尿也憋得差不多了,於是直奔廁所,手指頭卻不聽使喚,解不開褲頭。那個“指直”啊,那個“捉急”啊,真是不思量自難忘!

到了班上,還是不消停。教室的門窗不嚴實,東西南北風透過門窗縫隙穿堂而過,一張張小臉都被凍得紅紅的。那時候的早讀最來勁了,小夥伴們齊刷刷地把書本打開來豎著,把頭蜷縮在裡面,扯著嗓子大聲朗讀。在這近乎嘶喊的誦讀聲中,寒氣也隨著被驅走了些許。

課間鈴聲響過後,小夥伴們三三兩兩從班級走出來,聚攏到走廊上。多則十幾個,少則三兩個,大家背靠著牆,身體緊貼著身體,分成兩個陣營對擠。“一二三、一二三……”喊聲此起彼伏,那陣勢宛如一群小豬在奮力拱土,吭哧吭哧地樂作一團。不時,有人被擠出隊伍,又有替補跟上,如此周而復始,直到一個個原本瑟瑟發抖的小身軀都被擠得暖烘烘的。男生在擠暖,女生也沒閒著,在一旁助陣。也有調皮的男生冷不防地把女生往裡推,於是在略顯誇張的尖叫聲中,擠暖的勁兒更足了,氣氛更濃了。然而為了擠暖,小夥伴們也是有代價的。因為當時穿的都是粗布衣服,很不結實,靠在牆上來回地蹭,一陣擠下來,身子是擠得暖暖的了,可衣服後背沾滿塵土,甚至起了毛破了洞,於是回家沒少挨家長的罵,甚至要挨打。

放學了,雨還在下著,又是一路凍著回家。快到家門口時就脫下斗笠和雨披,三步並作兩步直奔灶屋。在寒冷的天氣里,灶膛口可是塊寶地啊,暖洋洋,亮堂堂,蹲在灶台下,把凍得紅紅的小手直接往灶膛口上靠。母親在灶台前忙活著,我們兄弟三個在灶膛前或幫著劈柴添火,或就著小板凳做作業。有時候運氣好,在劈開的松木段里會有白白胖胖的蟲子,抓了放在火鏟上烤了吃,真是人間美味。

等到飯菜都做好了,趁著膛里的炭火正旺之時,母親會讓我們去把家裡的“火籠”都拿來,往裡加入燒紅的木炭,以備晚上取暖之用。火籠,是由竹子編成的,形如一個小小的燈籠,內置一瓦盆,有一彎形把手提著。城裡長大的孩子,很難見到,鄉下卻隨處可見。

那個時候,我對爺爺的一項“絕技”無比佩服,那就是晚上睡覺的時候,他可以整宿把火籠放在被窩裡,即便是睡得鼾聲四起,也不會把它打翻。在每個和爺爺一起入眠的寒夜,我緊偎著他。溫暖,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