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散文>>正文

飛騰吧,羅源灣

不久前報端記載:亞州超大規模的“海上世界”落戶羅源灣。這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很想去看看羅源灣的新面貌。

在去羅源灣的路上,我的思緒回溯到七十多年前的那段難忘的歲月:那是抗日烽火在全國各地熊熊燃燒的日子。我在羅源縣城鳳山國小讀書,日寇飛機經常低空盤旋羅源灣。敵機未到,警報先響。聽到警報聲,學校立即敞開大門疏散學生。我們這些來自山區的寄宿孩子,便趁機溜出學校,跑到羅源灣玩耍嬉戲取樂,享受那自然的海洋美景。

明、清代的《羅源縣誌》都有“草橋夜市”的記載,描述了當時商業繁榮的景象。國小畢業班班主任陳學汀老師,主動給我們增加鄉土課程教育,講起了“草橋夜市”。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拍手叫好。當晚,我和林大平等幾位友好的同學,便私自從宿舍後門偷偷摸摸溜去草橋頭,觀看那晚上的夜市。想不到我們到那裡徘徊走動了好久,到處靜悄悄的,只有一個挑魚丸擔的生意人。第二天,我們問老師:“草橋夜市”應該去哪裡去尋找啊!老師這才不好意思地說:“我說的是老縣誌上記載的事。如今這個世道,日本人侵占中國,到處欺壓百姓, * 婦女,掠奪民財,還用飛機大炮和軍艦把羅源灣封鎖得死死的,各種船隻進不來,也出不去,‘草橋夜市’當然只是空中樓閣了。”

說來也巧,沒多久就傳來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訊息。各地紛紛舉行慶祝大遊行。我們班全體同學不約而同地投入到慶祝活動中去,最後還被學校評為慶祝抗日戰爭勝利活動的先進班。

抗日戰爭勝利後,羅源灣可算是真正“活”過來了。羅源與福州等地的水路運輸也迅速恢復了起來。在讀求學之餘,我們仍然像往日一樣經常到羅源灣海邊,觀賞那自然的美景。眺望遠處,小漁船穿梭來往不絕,不時還有漁歌陣陣,動聽入耳。海水退潮後,海灘上的紅樹林猶如一條綠色長廊延伸到海岸深處,灘涂上到處是跳跳魚留下的“小空洞”。

羅源地處福州東北部,過去陸上沒有公路、國道,羅源灣成為人們外出的唯一出口。抗爭勝利後,沉睡在羅源城東端水陸交接處的五里亭驟然歡騰起來。五里亭成為羅源灣水運的臨時碼頭,羅源銷往福州的禽畜山貨及海產品,都從這裡裝船出發;福州售至羅源縣的貨物,也在這裡卸貨,分發至各商家。每次船隻到達,人流不息,生意人的吆喝叫賣聲此起彼伏,這裡成為歡聲笑語的海洋。

解放後,我當了省報新聞記者,到全國各地參觀學習採訪,也了解到羅源灣是全國六大天然優良深水港之一,被譽為閩東“夏威夷”。它水深港寬,長年不塗不凍,避風條件好,航道穩定,所以早在民國初期,孫中山先生就在《建國方略》中提出建設松岐大都市的構想,要把羅源灣建設成東方大港,澤福中華內地。長期在閩東從事革命工作的葉飛將軍,解放後,主政福建時,也多次親臨羅源灣視察調研,對這裡的發展提出不少構想和具體建議。

這一次,是我第三次踏進羅源灣。我好像進入了一個夢幻世界。當年與羅源古城接壤的淺海灘涂,現今早已成為一片平地,矗起一批高樓大廈,成為嶄新優雅的居民生活區——這就是新出現的羅源濱海新城。這裡集商貿、科教、文化等部門於一體,布局合理,配套齊全,各街道都已種上遮陽的樹木草,鬱鬱蔥蔥,十分優美。

目前羅源灣發揮天然深水港的優勢,正在打造臨港產業,並出現了相關的產業集群。昔日冷清異常的羅源灣,驟然變得人潮湧動、機聲雷嗚,百業俱興熱鬧非凡、羅源灣成了人人嚮往的好地方。

但也有些人這樣對我說:羅源灣這幾年變化確實夠大了,可是海港環境污染嚴重了,這樣下去怎么辦?在回家的路上,我心裡一直反覆思考這一問題。回到福州,這個問題總算找到了滿意的答案。回答這個問題的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羅源灣老百姓,我叫他“於老闆”。他老家在羅源灣北山村,過去也是討小海的“高手”,後來因為開發羅源灣,夫妻兩來福州做海貨生意。他問我:依伯,你今天去羅源灣看了什麼?我答:濱海新城以及各個碼頭都看了,就是北山村沒有看。他說:你真是太傻了,你去了北山村,才能看到原汁原味的羅源灣。我說:這幾年羅源灣確實發展很快,可是也帶來了海洋污染。這位於老闆立刻板起臉對我說:這是暫時的,現在中央已經發出命令,不能用破壞環境的代價來發展生產!像我老家,前幾年在灘涂上種紅樹林,養殖跳跳魚。現在紅樹林在這裡種植成功了,成活了一大片。跳跳魚養殖在這裡也很快發展起來了。在一大片紅樹林下,魚、蝦等一大批生物會吸引白鷺、海鷗飛來覓食,一年四季都可看到白鷺海鷗在這裡飛翔,環境越來越好。只要我們緊跟中央部署,大家團結起來,群策群力,有什麼困難無法克服,有什麼事情辦不到呢!

這不正是我想聽到的羅源灣人民的正能量聲音!我心中也情不自禁地道出一句:騰飛吧!羅源灣。

來源:福州日報 2015-07-29 10:28:32
飛騰吧,羅源灣_飛騰吧,羅源灣作文0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