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網>> 作文大全>> 散文>>正文

難得的真話

——有感瞿秋白《多餘的話》

“話既然是多餘的,又何必說呢?已經是走到了生命的盡期,余剩的日子不但不能按年份來算,甚至不能按星期來算了。就是有話,也可說可不說了。”這就是瞿秋白,臨刑前仍糾結在矛盾中,留下多餘的話。

人將要死,其言也真,真話實在、真話害人。真話為死後的瞿秋白埋下了伏筆。“多餘的話”,是作者“失誤”,還是有人“刁難”?在長汀羅漢嶺,一塊精美的大石頭上,鐫刻著紅色的墨痕,提示這就是瞿秋白就義處。佇立石前,我沉思良久,在生死抉擇之間,秋白完全有可能選擇生。執刑官也給他鋪墊了頗有面子的台階,為他打開生活的另一扇視窗。然而秋白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永遠的休息。

人的生命是寶貴的,生命只有一次,單程票,無法返程。36歲年華,按通俗的觀念秋白還是屬於“青蔥”歲月期。“少年”秋白,面對屠刀,卻能掌控好自己的情緒,“喜氣洋洋”通體舒泰地去呼應死神的召喚。他早已胸有成竹,勝券在握,儘管當局為秋白騰挪“好”位置,秋白說這也很難找到自己施展的空間。人固有一死,早晚而已。從這個意義上說,秋白選擇無可非議。秋白的死是一款大義凜然的“標本”。與其忍氣吞聲地消磨生命的余剩,還不如早點休息。這是秋白臨死前最執著的理念。

難得的真話_難得的真話作文

瞿秋白的個頭並不魁梧,一介生、蒼白羸弱,是他留給世人的不二影像。在《多餘的話》里他坦言,捲入政治漩渦是一場“歷史誤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十五年政治工作,曾一度得到同行的認可,被推上領袖位置。主持重要工作期間秋白也確實留下幾件尚可彪炳千秋的大事,“南昌起義”“廣州 * ”“秋收起義”等等無不凝聚著他的一腔心血。

人們樂於談論生死觀,生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死卻容易得很。人活就爭一口氣,而爭氣,卻如此艱難。有人貪生怕死,有人視死如歸,砍頭只當風吹帽,青史留名的壯士便是例證,秋白便是這壯士中的佼佼者。他有長項,也有短板,“多餘的話”短板多多,幾乎是積習難除。他不是完美的蒼蠅,他是有缺點的戰士。他在懺悔自己是個脆弱人物,假如自己乾點別的,當教員,做學術,當翻譯,憑他的滿腹才華,賺飯一碗,豈不輕而易舉,何苦沒日沒夜地提著腦袋乾那事。他說過:“我願意到隨便一個小鎮上去當一個教員,並不是為著發展什麼教育,只不過得一口飽飯罷了,其餘的時候,讀讀自己所愛的書,文藝小說,詩詞,歌曲之類,這不是很逍遙的嗎?”這就是秋白的另一面,積極真實,人生二元,拳拳可見。

秋白說:“文人和書生大致沒有任何一種具體的知識,他樣樣都懂一點,其實樣樣都是外行。”議論國家大事也許會,但做具體工作他會沒把握的。秋白無疑是一位頂級文人,一刻不動筆,就會手癢,囚在長汀監獄仍思緒洶湧,就這么留下了“多餘的話”。此話是否多餘,成為他死後人們爭論的焦點,真可謂“眾聲喧譁”。其實不管如何喧譁,首先我們應當尊重作者的發言權,文字最容易遭人起鬨,因為它是感性產物,感性的東西,有它的共鳴內在。

人總會有些盲點,心房孤獨潮濕。潮濕的心房人們總不願示眾。秋白的可貴之處在於他敢於大膽地“閉門推出窗前月”,能夠放下包袱,放下面子,放下身份,把真話留給這美麗的世界,實屬難能可貴。

“其實最理想的世界是大家不要爭論,和和氣氣過日子。這是秋白理想的世外桃源、園內鳥語香。那些血淋淋的鏡頭再也不要看見。人生風光與失意只有自己最清楚,能夠放開懷抱,便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秋白拿得起,放得下,心弦處溢滿了對大自然無窮無盡的愛。停筆前他寫下,“告別了,這世界的一切”,唯一思念“中國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東西,世界第一。”豆腐——百姓餐桌上的廉價菜餚,是瞿秋白臨走前念茲在茲的美味。

來源:三明日報 2017-09-22 20:07:54
難得的真話_難得的真話作文0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