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汾鼎

汾鼎

鼎:古代炊器,青銅鑄成。圓形,三足兩耳。古人以為立國的重器。漢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在汾陰(今山西榮河縣北)得到一個寶鼎,武帝十分喜悅,在宗廟祭祀後,保藏在甘泉宮內,稱為汾鼎,群臣都來慶賀。後以“汾鼎”為典,象徵國祚,多詠郊廟、應制之事。

【出典】:

《漢書》卷64上《吾丘壽王傳》2797、2798頁:“及汾陰得寶鼎,武帝嘉之,薦見宗廟,臧於甘泉宮。群臣皆上壽賀……。”“壽王對曰:‘……天祚有德而寶鼎自出,此天之所以興漢,乃漢寶,非周寶也。’上曰:‘善。’群臣皆稱萬歲。”

【例句】:

唐·蘇頲《奉和聖制途次舊居應制》:“盛業銘汾鼎,昌期應洛書。” 唐·岑參《僕射斐公輓歌》:“氣歇汾陰鼎,魂飛京兆阡。” 唐·蔣防《望禁苑祥光》:“拱汾疑鼎氣,臨渭比瑩光。” 唐·杜牧《故洛陽城有感》:“錮黨豈能留漢鼎,清談空解識胡兒。” 唐·張復《山出雲》:“異起臨汾鼎,疑隨出峽雲。”

汾鼎字典分解

汾鼎的解釋 漢武帝 元鼎 四年於 汾陰 所得的 周 鼎,藏於 甘泉宮 。後用以指象徵國祚的寶鼎。 唐 蘇頲 《奉和聖制途次舊居應制》:“盛業銘 汾 鼎,昌期應 洛 書。

汾的解釋 汾 fén 〔汾河〕水名,在中國山西省。 筆畫數:7; 部首:氵; 筆順編號:4413453

鼎的解釋 鼎 dǐng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銅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鑊。 鍋:鼎罐。鼎鍋。 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鼎彝。九鼎。定鼎

多學一學:汾陽【歷史知識】

春秋晉邑。在今山西靜樂縣西。《國語·晉語二》:晉惠公未立時,謂公子縶曰:“中大夫里克與我矣,吾命之以汾陽之田百萬”,即此。

汾鼎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