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使者

使者

奉命出使之人。《左傳 ·襄公二十七年》:“止使者而盟於河,托於木門,不鄉衛國而坐。”


官名,即使臣,掌奉詔去辦理某事,事畢即罷。《後漢書·孝獻帝紀》:“帝避正殿請雨,遣使者洗囚徒,原輕系。”《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壬申,使使者以璧幣祀華山。”

使者字典分解

使者的解釋 (1) [messenger]∶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辦事的人歡迎來自親密鄰邦的友好使者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 魏。——《史記&middo

使的解釋 使 shǐ 用:使用。使勁。使役。使力。使錢。 派,差譴:使喚。使命。使女。 讓,令,叫:迫使。 假若:假使。即使。 奉命辦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館。

者的解釋 者 zhě 用在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詞組後,並與其相結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時等:讀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來者。 助詞,表示語氣停頓並構成判斷句的句式

看一看:使蚊負山【歷史典故】

兼語 讓蚊子背山,比喻不能勝任。《莊子·應帝王》:“其於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也。”△貶義。常用於描述辦事不成。→挾泰山以超北海

使者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