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令狐

令狐

春秋晉邑。在今山西臨猗縣西。《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前636):晉公子重耳從秦返國,“濟河、圍令狐”;文公七年(前620):晉“敗秦師於令狐,至於刳首”,皆即此。

令狐字典分解

令狐的解釋 (1) [Linghu]∶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縣一帶(2) 複姓

令的解釋 令 líng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臨猗縣一帶;b.複姓。 令 lǐng 量詞,印刷用的原張平版紙五百張為一令。 令 lìng 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命

狐的解釋 狐 hú 哺乳動物的一屬,形狀略像狼。毛赤黃色,性狡猾多疑,遇見攻擊時肛門放出臭氣,乘機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稱“狐狸”):狐臭(腋下臭氣)。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

也學習下:令狐熙【歷史人物】

字長熙,敦煌(今屬甘肅)人。北周大將軍整子。通經,善騎射。起家吏部上士。武帝末,為吏部中大夫。隋初,為滄州刺史,查實隱戶萬餘家。後治汴州,抑工商,聚船戶,逐流民,禁民戶向街開門。文帝極讚賞其法。遷桂林總管。善待部族首領。建城邑,開學校,所轄稱治。數年後,被誣告受賄縱交州酋帥李佛子。帝怒,鎖押還京。至永州,憂憤而死。(參見《北史》)隋敦煌人,字長熙。令孤整子。性莊重,不妄通賓客。博覽群書,尤明三禮。

令狐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