擣衣

拼音:dǎo yī

擣衣的解釋

古時衣服常由紈素一類織物製作,質地較為硬挺,須先置石上以杵反覆舂搗,使之柔軟,稱為“擣衣”。後亦泛指捶洗。 南朝 齊 謝朓 《秋夜》詩:“秋夜促織鳴,南鄰擣衣急。” 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三:“ 長安 一片月,萬戶擣衣聲。” 宋 葛天民 《春懷》詩:“夜雨漲波高一尺,失卻擣衣平正石。” 清 陳維崧 《瑤花·秋雨新晴登遠閣眺望》詞:“金閨瑟瑟,正青砧隔院擣衣纔罷。”

詞語分解

  • 擣的解釋 擣 ǎ 同“搗”。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衣的解釋 衣 ī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體的東西:衣服。衣著(?)。衣冠。衣架。衣錦還(俷 )鄉。 披或包在物體外面的東西:炮衣。糖衣。腸衣。 中醫把胎盤和胎膜統稱為“胞衣”。 姓。 筆畫數:; 部首:衣; 筆順編